对外经贸

对外开放的成就

对外交往

引进国外智力

鼓励外商投资政策

国际性节庆活动

高新技术开发区

三资企业

主要对外经贸企业

主要出口商品

对外招商项目

主要涉外工作机构

国 际 性 节 庆 活 动


返回主页

Sorry,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Java.

 

对外经贸 
 
  在
国际经济环境发展变化的大环境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湖南的对外开放事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1978年以前,虽几经曲折,但从整体上看,发展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全省进出口总额从1951年的948万美元增加到1978年的15918万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1%,高于同期全省工农业增长速度,为改革开放后的更快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改革开放20年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湖南的对外开放工作表现为四个阶段。
  1979—1987年
  从1978年开始,按照中央对外贸体制改革的政策规定, 湖南当时的粮油、土畜、轻纺、化机、五矿、茶叶、工艺7家进出口公司都开始自营出口,国开、华湘等地方综合性外贸公司和华升、湘绣、湘北等工贸企业以及其他分解成立的新进出口公司实行全面自营出口。到1985年全省自营出口额已占出口总额的90%,越来越多的湖南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大大加强了湖南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1987年全省出口创汇63860万美元,比1978年增长3.7倍。
  1988—1991年
   湖南外经贸系统全面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1990年,省政府决定由省外经贸委向省政府实行总承包。省政府在财政、计划、物资等方面给予了相应的权力。省外经贸委据此对全省外经贸系统实行宏观调控,加强了管理,收到明显效果。1990年全省出口创汇登上了7亿、8亿美元两个台阶,1991年,在国家在调整汇率的基础上取消补贴,实行工效挂钩、自负盈亏的政策鼓励下,湖南出口创汇一年增加2亿多美元,登上9亿、10亿美元两个新台阶。
  1992—1997年
  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汇率并轨。按照国家进一步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和省第七次党代会定下的“开放带动”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外经贸系统在抓好省进出口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省机械进出口公司股份制试点的同时。1997年,又有省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和省金环进出口总公司被省政府批准纳入全省第二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努力组建以出口为导向、产供销一体化的华隆绿色产业集团和粮油进出口产业集团等,并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推进小型综合性外贸企业包括地市县外贸企业的改革,1992—199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累计165.49亿美元,其中出口累计116.13亿美元,进口累计49.36亿美元,年均分别递增9.6%、10.5%、7.4%。1997年,全省完成进出口总额32.83亿美元,其中出口23.29亿美元,在全国列第14位,在中西部地区列第3位,比1978年增长16.64倍;进口9.54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34.33倍。
  1998年初至今
  1997年下半年以来,东南亚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湖南省的外经贸工作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大转折,出口创汇出现下降。
  1998年全省完成进出口总额30.77亿美元,比上年的32.83亿美元下降6.3%。对受危机影响的港澳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减少,主要出口商品中的纺织品、箱包鞋帽、有色金属、种类产机械和工农具出口大幅下降,部分省直外贸企业尤其是一些大的综合性外贸企业出口逐月减少,导致省级外贸公司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下降。
  1999年,对外经贸有较大回升。进出口总额达19.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出口12.82亿美元,进口6.74亿美元。1999年完成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1835万美元,当年外派劳务2034人。接受国际援助新增项目13个,金额732.16万美元。1999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21个,合同外资5.26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7.19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5.5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