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Sorry,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Java.

 

 湖南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省份,具有发展农业的明显优势和巨大潜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湖南农业传统优势得到了巩固, 新的优势正逐步形成和发挥。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主要农产品总量大。如上所述, 湖南粮食、牲猪、苎麻、烤烟、茶叶、淡水产品、油料、甘蔗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湖南丰富的农产品, 有一部分销往港澳和沿海地区, 为丰富港澳和沿海地区居民的生活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是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有传统优势。湖南的农民聪慧勤劳,善于精耕细作,这也可以说是湖南农业的人力资本优势。人们常说湖南人会打仗,会读书,会种田,这话有一定道理。湖南农业能在农产品总量、单位面积产量以及农产品品种改良、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等方面在全国有一定位置,与湖南农民会种田这一传统是分不开的。湖南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坚持把农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市、县、乡各级有一批懂农业、善管理的好干部。正是这批人,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充当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联系纽带,把几千万农民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保证了党和政府政策法令的贯彻实施, 保证了湖南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湖南农业科技水平比较高, 具有一定的科技优势。农业科技、教育、推广网络初具规模。目前全省拥有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教育机构106个,平均每年向社会输送科技人员5000多人,培训各类实用技术人员100多万人次。农技推广体系基本健全。湖南农业科研硕果累累,仅改革开放20年来,全省取得的各项农业科技成果就达3216项,其中,国家级59项,部、省级1518项。利用这些成果每年开发一些产业,年创效益达30亿元。近年来,湖南的农技推广工作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农业科研推广服务领域日益拓展,由传统技术开始向现代技术转变,由单项生产技术服务拓展到综合组装配套技术服务。1998年,农业科技在湖南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了45%。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农业专家,发挥群体优势,坚持协作攻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继“三系”法杂交水稻以后,“两系”法杂交水稻、杂交棉、杂交高梁、杂交蔬菜等都取得了大的突破。全省每年杂交稻推广面积在270万公顷以上。杂交优势的开发利用,湖南在全国和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这已成为湖南农业的骄傲。近些年来,湖南为适应市场需求,组织了“超级杂交稻”、杂交优质稻的研制和推广,使湖南的水稻不仅在数量上保持明显优势,而且在质量上也开始形成了优势。“吨粮田”(亩产1000公斤)组合配套技术,优质农产品开发等一批科技成果的开发应用,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四是湖南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区位优势。湖南地处江南中部,北靠长江,南邻两广,毗邻港澳,具有呼应两东(广东和浦东),承接两地(珠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带)幅射的有利地理条件。湖南交通比较发达,公路、铁路、水运等都比较方便。湖南资源丰富,除是“鱼米之乡”外,还是“有色金属矿之乡”、“非金属矿之乡”,也是旅游胜地。这种资源优势与交通优势的结合,使湖南农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当然,面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特别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湖南农业发展也受到一些制约,但只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面向市场,加快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通过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使农业更好地适应市场,走向市场,便可以实现湖南农业由传统向现代、由封闭向开放型的历史性转变,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