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著述成果
图片集锦
研究评论
纪念场所
家族亲友




李  铎

(1930-    )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家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30年4月19日出生于醴陵一个贫寒的乡村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喜爱书法,练习写字,临摹中国古代名帖,乐此不疲。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中南军区第五步兵学校学习。1956年毕业后留校任政治教员。1959年调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工作,历任解说员、秘书、研究馆员。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中国墨香书画研究会名誉主席、北京硬笔书法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

    他自幼酷爱书法,勤学书法,在两首《学书自勉诗》中写道:"学书自古勤为本,笔洗南塘水一湾。夜昕山风吹动草,临池尽兴月中天。""落笔如锥铁画沙,崩云坠石走龙蛇。闲来也学先人法,半似银鸡半似鸦。""学书自古勤为本“一语道出了他的书法成功的诀窍。他认为,学书必须经过"临、立、变、创"几个阶段,要"人形出神",由临而立,由变而创。他数十年如一日,先临柳(公权)、颜(真卿),后临欧(阳恂)、赵(孟頫),后来又临二王(王羲之、王献之)、郭沫若和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旁及郑板桥、何子贞、傅山等书法名家,广征博采,兼收并蓄,历经半个世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以古拙沉稳、苍劲挺拔、雍容大度、舒展流畅著称的艺术风格。

    他的书法作品,享誉中外,不仅为国内的图书馆、名人馆所收藏,而且远播东南亚和欧美,流传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李铎书〈前后出师表〉》,由赵朴初题签、启功作序,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他手书的《孙子兵法》,1993年3月底完成,共有158张,每张均为70公分宽、140公分长,合计长220米,共6000多字,堪称书法史上的古今第一长卷,世界上第一部集兵法与书法为一体的巨著。《李铎谈书法》,先在《中国青年报》上连载,1990年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辑集出版。

    启功在《序李铎书前后出师表》一文中写道:"从前人论学书法,都主张先能人,后能出,但这‘人出'之间,能保持自己的根本性格,而不致有所偏颇,那便可称豪杰之士了。这次看到,李铎同志写的《前后出师表》等长卷正是如此。他在精神饱满、挥洒自如中,并没有毫无理由、不合逻辑的扭泥和行绕,在我们这些曾经对面探讨过书法艺术的朋友之间亲眼看到他的书法发展过程的人,欣喜钦佩的心情,是不可言喻的。"

    1995年7月4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军事博物馆和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李铎书〈孙子兵法〉碑拓展》,受到如潮好评。

    出版有《李铎和他的艺术》、《笔伴戎马行》、《李铎书法艺术评论》、《李铎书法作品选》、《李铎诗词书法集》、李铎书法作品精选》。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