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潇湘画廊 > 绘画


谈绘画传统与时代精神


    

    

    中国绘画传统来是多方面:一是民间美术传统。农民是民间美术的主要创作者,有相当一部分民间画工进入城镇、寺庙、宫廷成为壁画的基本作者群;还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加上长期封闭、以自然经济为特色生产方式的制约,其民间美术呈现着地区性和少数民族特征,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民间美术,唐以前的绘画是以民间美术传统为主流的。二是宋朝以后,以文人画传统为主流。但在文人画传统中又有保守与改革创新的传统主张。不管是保守的,还是革新的,其绘画艺术都有及艺术审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中国传统绘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融汇着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等完整的艺术体系。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谢赫的“六法论”、 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直到齐白石的“似与不似之间”等等,包括着学养、立意、意境、气韵、经营、笔墨、 程式、风格等一系列艺术创造的经验和理论。中国传统绘画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中国墨彩画正处在一个由多样、散乱、创新、发展的转型时期,是个性意识、多样意识、创新意识、现代意识觉醒与活跃的时期,加上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西方文化”潮流现象的冲击转型时期,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我们如何面对传统与时代精神,需要沉着、冷静的思考,更需要明确的选择,还需要快速的发展。绘画传统与时代精神究竟是什么?  
    我们先看看传统,对传统加以分析、比较、综合、取舍,再就传统中的精华部分,必须继承发扬光大,毫无价值的部分 ,就放进历史的博物馆 。传统分三块:即,民间美术传统 ,宫廷绘画传统和文人画传统。  
    其一,民间美术传统。中国是世界上民族众多的国家之一,由于不同民族的地域性和封闭性的自然经济等原因, 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民间美术。如,民间绘画,民间工艺、民间剪纸、民间雕刻、民间织染等,这些民间美术作品的创造直接来自生活形象的概括和理想美的追求。其表现形式以朴实、大方、纯真而体现出一种“真、善、美”的意境和向往。  
    其二,宫廷绘画传统。它在民间美术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民间画工进城在宫廷、寺堂、庙宇绘制大量的以宗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作品,色彩虽然单纯,但具有强烈的装饰性,造型以线为主,笔法灵活多变,或抑扬顿挫, 或轻重缓急,或干湿浓淡,或方圆粗细等不同的处理,所描绘的形象、形态、生动而逼真,表现形式及内容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用笔讲究力度,如:力透纸背、力能扛鼎、高山坠石、棉里包针、金铁烟云、平如锥画沙、圆如折钗骨、 留如屋漏痕等等,把用力提高到生命的存在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同时还有一种人格的、道德的、精神力量的表现。 它不光是用线来塑造形象,同时传达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和形体的质感、量感、空间感觉。各种线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密、浓淡、虚实、组合、交错、顾盼、呼应等,形成了整幅画面的节奏美的韵律美。  
    其三,文人画传统。中国绘画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完备的体系。我们今天认为中国画的成就应以文人画为代表,因为那也是最能代表中国人的绘画性情和风貌,而这其中又以中国人对水墨的认识和理解。讲究表现客观 物象的意趣,以主观的写神、写性、写心、写意为目的,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焦、枯墨、宿墨、积黑、破墨、 泼墨等技法、技巧体现出一种力度、节奏、韵律、气势美感的形式和思想感情。从用笔的韵味上来划分:“有的庄重、 典雅崇高,有的洒脱飘逸、活泼轻松,有的刚健挺拔、豪放雄浑,有的浑厚苍劲,有的质朴纯真自然,有的古拙朴实,有的遒劲流畅等。审美观念的变化,使中国画的线条的品格和表现力,也越来载丰富。”[1]  
    中国文人画传统的文化修养、哲学、宗教观点和美学思想,对于自然的态度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在山 水画中尤为突出,王维是水墨画的创始人,在实践中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与他同时代的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其著名画论《历代名画记》中又精辟地论述了水墨之美。王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创造了诗的意境之美。苏轼是宋代 文人墨戏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十分强调画家的主观感情与表现的客观形象有机结合,达到了“神与乃物交,天机 之结合”、“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观念。历史上文人画家的艺术思想突出表现在笔情墨趣的抒发,闲适宁静的意趣。“平淡天真”,“不为奇峭之笔”,“用笔甚草草、近视几不类物象”的特色。  
    传统文人画的发展,受古代“天人合一”,“阴阳相克相生”的哲学观点影响,东晋顾恺之“迁想妙得”的主张, 唐代确定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造原则,形成了“气韵生动”的审美标准和“以形写神”,“超以象外”、“缘 物寄情”等等艺术理论。然而,写意成为文人画的一大主流,借助笔墨立意为象,表现了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象的。  
    文人画在历史上也是提倡变革创新的。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艺术变革的时代,推动这个变革的,从思想上讲是魏晋的玄学,有了玄学才有魏晋士人做人的理想与标准,才有了不同前人的魏晋艺术,玄学是在魏晋兴起的是对古代老庄思想的重新解释。其代表人物,前有何晏、王弼,后有竹林七贤,如,嵇康、阮籍。他们质凝儒学,反对名教,以“革新”的形式形成了自己的哲学。到了唐朝,以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为代表的“唐宋八家”,便是这场革新运动的主将。  
    中国文人山水画到了元朝,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实质也打着以传统复古为变革的旗号,进行创新 变革直承北宋和唐人传统。如董源、巨然、李成、郭熙的山水画,李公麟的鞍马人物,文同、苏轼的枯木竹石等。到了明代前期,是以戴文进、吴小仙等,成为文人画派的主力。到了清代在董其昌、吴昌硕的倡导下,形成了今天我们 所说的正宗“文人画”传统。再后来的“四王”偏离了以传统复古为革新的轨道。直到现代中国画大师,如,董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傅抱石等,他们沿着文人画传统,在不断地变革与创新,为开拓中国画的新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再来看看绘画的时代精神。古代画家石涛说过“笔墨当随时代”,绘画的时代精神就是追求艺术的新境界,也就是绘画的一种脱俗。陶博吾先生有一幅对联写道:“笔端具有英豪气,眼底曾无世俗情”。时代精神更注重新的理念和新的观点,“现代世界是一个城市世界,现代人的生活和大城市的生活有他当代生活倾向的性质,渴望行动,追求新奇,贪图轰动,城市不仅是一个景观,一个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劳动中心,政治中心,信息中心,它更是一种心理状态。”[2]殷双喜先生指出现代人的生活空间,心理状态,其实就是一种时代的特质,这种特 质的发展,反映了一种时代精神面貌。现代人的空间意识增强了,理解的层次和角度更广了,艺术的审美范畴更宽了, 然而促成了艺术的新结构和新的概念。由于绘画艺术形象的特殊性,无论是具象的、抽象的、象征的……均为直接地反映生活,表现主体对客体的审美意识。  
    绘画艺术表现的时代精神,从各个不同的朝代来看,它是“画家们一个永恒的追求的主题和艺术生命的全过程”,“一件绘画作品的时代精神,不是异想开天的构想,也不是舍弃传统的创新,也不是东拼西凑的土洋结合,更不是随心所欲的狂涂乱抹。它是画家用自己的心灵、智慧、学识、修养构建起来的精神家园,它是画家面对现实社会深刻体察生活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意识,思维活动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充分体现在绘画艺术作品之中,使其作品透露出一种生气、灵气、秀气、才气和焕发出一种能使人振奋、激昂、摧人向上的无限活力,或者使人产生一种愉悦快乐 的观赏兴致。从艺术内涵上讲,它又是一幅思想寓意深刻、启迪心灵、陶冶性情、修养功力到位,颇具中国特色的绘 画作品。”[3]中国绘画的传统与时代精神,传统与创新,它们之间是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是相互依赖依存缺一不可的, 如果传统营养不足创新就无生命力,无时代精神。至于时代精神和创新,是现代人更高的一种审美心理需求,是艺术 最高境界的一种追求,是不断变革、探索、实践、创新、再创造的过程。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其艺术作品经得起历史 的检验。  
    中国墨彩画艺术的魅力也不仅仅在于其单纯的现代性的形式主义,也不仅仅在于传统笔墨程式的构成。它是集古典美、形式美、现代美、气韵和协美、现实与浪漫美、具象与抽象美溶为一体而并存的。我认为:传统要与时代沟通,东方要与西方沟通,绘画要与文化沟通,艺术要与民族沟通。好的艺术作品,既有民族本土味,又有时代精神内涵及思想境界的升华。  

作者:高双洋

 

(返回)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湖南文化信息网 版权所有
湖南省文化厅主办  湖南图书馆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