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潇湘画廊 > 雕刻

    

   
龙门石窟的狮子雕刻艺术


    

    

     作为动物形象艺术的一种,狮子雕刻早在5000年前就被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和尼罗河沿岸的埃及人所崇拜。尽管那些镌刻在岩壁上的作品尚且显得原始古朴,但它们却体现了人类对形象艺术的向往和对动物世界的关爱。在印度,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改信佛教的阿育王,曾在境内建造了许多镌刊有敕文的巨大石柱。这些石柱的顶端,多饰以各种动物雕像,其中就有不少狮子立像的柱头。例如,位于萨拉纳特的阿育王敕柱,①其顶端就雕刻有四只相背而立的狮子。其艺术效果显得苍劲有力、雄浑威严。这一时期的狮子雕刻作品,无论是造型构思还是技术手法等方面,都达到了生动传神、气质充沛的艺术水平。
    我们知道,狮子的故乡不在中国,据史籍记载,中国最早出现狮子,是在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中外交通之后的事情。东汉晚期,安息王曾以狮子进献于中原,②从而使中国社会增加了对狮子的了解。而在石刻艺术领域中,自东汉中期以后,才开始流行以石狮作为陵墓或其它建筑的装饰。象四川芦山姜公祠的杨君墓石狮(122年),③山东嘉祥县东南十五公里的武宅山武氏祠的石狮(147年),④即是汉代石刻作品的实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石窟艺术的兴盛,被赋予护法意义的狮子形象逐渐日益增多,这在山西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表现得尤其突出。
    龙门东西两山有狮子雕刻作品近千件,其中北朝狮子占百分之六十,仅古阳洞一窟就有二百余件这类题材的作品。在现已命名的大部分中型洞窟和一部分无名小龛中,其正壁主佛佛座前沿显赫位置往往雕刻有成组的狮子。今天,我们从这些窟内狮子雕刻的构图配置及造型技巧分析入手,对龙门石窟狮子雕刻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作一简略的论述。

一、龙门北朝狮子雕像的造型与配置

    1 正面蹲踞形

    龙门北朝早期狮子的配置比较单调,通常雕刻在佛座两侧或龛柱柱基的下端,从狮子的造型特征来看,基本延续了云冈石窟狮子的形态。这类狮子的形态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前身隆起正对前方,前腿直立叉开,呈八字。后身隐于佛座之下,狮子身躯瘦俏,肌肤光滑,鬣毛采用大块大面的夸张技法。这种形态的狮子,主要集中在古阳洞、魏字洞、火烧洞等龙门早期窟龛中。图一如古阳洞北壁比丘惠感为亡父母造弥勒像龛〔景明三年(502年)〕(图一)、南壁齐郡王元熙平二年(517年)造像龛等。另一种与前者不同的是,狮子的鬣毛呈于阶梯形由前胸向头部两侧飘动,刀法细腻,技艺娴熟。如古阳洞本尊佛座前壁面上永平四年(511年)造像龛、皇甫公窟右壁孝昌三年(527年)造像龛、魏字洞北壁正光四年(523年)造像龛、神龟三年(520年)慈香窟南北壁狮子造像,都是正面蹲踞形狮子较为典型的例子。此类狮子的雕刻年代约在太和十八年至孝昌三年(510-527年)之间。从有题记的纪年像龛和相类似龛形的比较看,它的辉煌期当在神龟至孝昌(518-527年)年间。

    2 侧面蹲踞形

    此类狮子,姑且称之为“龙门风格”,它多雕刻在佛座前或佛龛的附属壁面。北魏末年,尚有出现在龛内左右坛基前面的实例,如普泰洞、魏字洞的耳龛内即有此种造像。又从狮子的表现形态上,则可分为侧面向外型和侧面向内型两种式样。前者狮子多回头返顾,神态游离,后者则昂首相望,情绪专一。这类狮子表情丰富,动态活泼,鬣毛飘逸,流畅舒展。如古阳洞南壁永平三年(510年)造像龛、古图二阳洞南壁神龟三年(520年)造像龛(图二)、莲花洞北壁孝昌三年(527年)造像龛、莲花洞南壁上层永熙三年(534年)造像龛等等。这一样式的雕刻年代从永平五年一直延续到北齐时代,其辉煌时期当在正光至孝昌(520-527年)年间。
    龙门东魏、北齐的狮子雕刻,其艺术风格是北魏样式的继续。虽然此期窟龛数量不多,但狮子作为一种艺术题材,其装饰作用并没有被人们所忽略。此时如药方洞、汴州洞、唐字洞、莲花洞外若干窟龛,都是北朝后期的造像区域,这里仍有许多狮子雕刻的精品。

二、龙门隋唐狮子雕像的造型与配置

    龙门隋代佛龛数量不多,狮子雕刻的实例也极为少见,主要分布在宾阳三洞区域,狮子的体态已较以前略为丰满,且其前身稍有抬高,艺术气质上已较北朝稍为昂扬。
    龙门唐代石狮的配置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先由佛座前沿移至左右坛基壁面,高宗时代,则发展到窟门外两侧,最后移至前室的两个侧壁。狮子的形态,以侧面向内蹲踞形式为时尚。技法上有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三种式样。高浮雕多刻于束腰莲座的覆莲上,中型窟有敬善寺、双窟北洞等。小龛以老龙洞、破窑、宾阳南洞居多。浅浮雕石狮多置于窟龛的附属壁面,且分布较广。龙门唐代狮子躯体丰满,富于动态。往往前腿撑起,胸肌突出,头部上扬,情态可掬。对狮之间,一般饰有香炉,加强了宗教崇拜的气氛。

 三、龙门狮子雕像规模的形成

    佛教艺术渊源于印度,但在印度本土石窟中,狮子的形象不多见。印度石窟中,往往是由双鹿拱卫在佛的座前,表现出鹿野苑说法的艺术情节。这一动物形象,直到云冈石窟还有继承的痕迹。在中国石窟的发展史中,狮子雕刻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龙门占有最首要的地位。但狮子何以在龙门石窟中备受造窟者的青睐,我们可以从佛教经典的比附和社会生活心理现实中得到相应的解释。
    《大智度论》卷七《放光释论》中说:
    问曰:何以师子座,为佛化作师子,为实师子来,为金银木石作师子耶,又师子非善兽故,佛所不须,亦无因缘故不应来,答曰:是号名师子座,为佛化作师子也,佛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若床若地,皆名师子座,譬如今者国王侍处,亦名师子座,复次王呼健人,亦名人师子,人称国王,亦名人师子,又如师子四足兽中,独步无畏,能伏一切,佛亦如是,于九十六种道中,一切降伏无畏,故名人师子。⑤
据此经文说法,佛为人中的狮子,和佛并驾齐驱的国王也为人中狮子。在这里实际上国王是把狮子的威力有意转移到自己身上,从而显示其统治的权力。从这一点看,北魏君主之极力推崇狮子,和阿育王崇尚狮子、强化惟我独尊的心理是不谋而合的。在这里不能不提到的是,龙门石窟最早的古阳洞和宾阳中洞的大型圆雕狮子,均是以皇家身份雕刻的,这无疑给众多造窟者提供了仿效的粉本。从此以后,这种刻划狮子的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北齐、隋唐。

四、龙门狮子雕刻的特征与风格

    公元493年,北魏首都南迁,佛教雕刻艺术的中心由平城转移到了洛阳。在此之前,我国陵墓和寺庙石兽雕刻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为石窟中的动物雕刻提供了创作基础。下面针对龙门狮子雕像的艺术风格作一分析。
    地处中原的龙门石窟,因窟龛内崇拜群体的增大,窟内空间已比云冈石窟有所改观,佛像仅占窟内面积的五分之一左右。正是如此,狮子在艺术环境上才发挥出了特有的装饰作用。在普泰洞、魏字洞左右两壁各有一个大龛,龛内空间较大,造窟者改变了以往的施工模式,将狮子雕刻在龛内左右两壁上,这既增强了空间扩大的视觉效果,又增加了狮子躯体动态的艺术魅力。类似于此的这种崭新的布局,在莲花洞北壁一龛中也可见到。另外,万佛洞前室两侧壁雕刻的一对大型狮子(已被盗),⑥它的设计尤其具有独到的地方,若将这对大型狮子旋转于窟内佛座的前沿,无疑就会显得比例失调,牵强附会,极大地干扰了人们的视觉。当时艺术匠师们把狮子移至前室两侧壁各一穹隆小龛内,这既节约了窟室空间,又不喧宾夺主影响人们的视线。这一造像形式在后来的龙华寺等窟龛中同样可以看到。
    在奉先寺南壁的奉南洞(图三)和八作司洞两个唐代洞窟中,狮子已蹲踞在左右坛基上面,狮子的鬣毛呈一束束卷状排列,下巴又有三缕胡须。这类狮子体格健壮,姿式可爱,表达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气氛。这一艺术格局的改变,说明了在唐石窟开造者空间布局意识发生变化的同时,作为装饰题材的狮子,其个体形象也发生了变化。
    武周时代,龙门狮子雕刻逐渐转移到了窟门外侧和前室两个侧壁上,在石狮个体的外围,有穹隆顶遮盖。这类窟龛主要有净土堂、龙华寺和极南洞南侧的两个唐代洞窟。石窟雕刻不同于田野墓前石刻,它往往受到环境的制约。如龙门古阳洞、莲花洞还有诸多北朝小龛,龛内佛的衣裙遮盖座前,其左右菩萨、弟子的脚下仅留有较小的空间,就在这十分局促的一隅之地,艺术匠师们却巧夺天工雕出了神态奕奕、精美动人的狮子。
    古阳洞、莲花洞以及石牛溪北侧,有进深约在十厘米至一米的几十例北魏大中型像龛。通过细致观察可以发现,进深在二十厘米以上的龛内正壁,狮子均为侧面向内型,而进深较浅的龛内正壁,狮子则持向内或向外动态各异的形象。这充分表现出石窟雕刻独特的艺术环境和匠师们的创造意识。匠师们为了适应人们的视觉习惯,将狮子的朝向随着龛形的进深变化而进行调整,使居高临下的佛像和作为装饰题材的狮子,同时映入礼佛者的主体视野。
    狮子的形态变化,在北魏孝明帝年间有了长足的发展,典型的作品主要在六狮洞、古阳洞和莲花洞。下面对这些有代表性的狮子造像作一简单的概述。
    六狮洞,开凿于孝明帝时期,窟内三面设坛,各坛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坛前均雕有浮雕双狮,狮子的设置和佛的坐式交相辉映,形成极为融洽的组合。正壁主佛为结跏趺坐式,佛的衣裙下摆下摆呈阔面筒状,衣裙下面设一香炉,两侧各一狮子(图四)。
    这组狮子昂首翘尾,侧耳聆听,双目圆睁,舌体吐出。而狮子一腿撑地、一腿抬起的动态,富有相向嬉戏之情调。这种欢快活泼的姿态,更衬托出佛陀宁静、安定的心境。南壁是交脚弥勒菩萨,衣裙两侧各一狮子。双狮间无香炉,结构简洁明快。可是,就从这简单的构图上,可以看出为了取得画面的左右平衡,古代匠师们将狮子安排在呈斜线几何图形的衣裙两侧。狮子躯体向后,头颅高高扬起,为交脚弥勒坐式增添了稳定感。该窟北壁为结跏趺坐佛,衣裙呈飘动弧形状。座前雄狮(图五)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这一组狮子身体瘦俏,鬣毛不但披佛整个肩颈,而且垂及前胸,两狮尾端有团毛一簇。二狮子侧身向外,相向蹲踞,动态稳重。而且脊背呈弧线的走势与佛陀衣裙相随和,显得和谐自然、光彩夺目,真可谓龙门狮子雕刻之精品。
    在龙门石窟的浮雕作品中,“层叠式”构图,多用于礼佛图之类较大的场面,但有相当数量的浮雕狮子图像也采用了此种手法。如古阳洞南壁下层内侧一大龛(图六),就是这样的例子。该龛坐佛衣裙遮盖于座基前壁,左端狮子回头返顾,表情丰富,匠师们在佛陀衣裙与狮子的交汇部位将狮子的脊背隐于衣裙后面,有意使衣裙遮挡住狮身,这一艺术处理,使整个画面的生活情调更加浓郁。
    在龙门石窟中,文殊骑狮题材极为罕见。据笔者调查,龙门石窟这种造像组合仅发现三例。这三例是,药主洞北侧20米,距地面高6米的岩壁上一例(图七),八作司洞窟外右侧一小龛内主尊左侧一例(图八),八作司洞下方距路面高1米处的一个佛龛中一例。这些狮子均为肥大粗犷的图七行走姿态。特别是从雕刻的位置和文殊骑狮被作为供养对象来看待,这类造像组合应为唐代中期以后的作品。据唐阿地瞿多的《陀罗尼集经》卷一《金轮佛顶法》中说,⑦文殊骑狮是在佛的身光之左,常与普贤骑象作对称。但龙门石窟所发现三例或为主尊或为胁侍,与佛经记载的显然不符。为何在龙门石窟造像中,骑狮的文殊形象之少,而在构图上又异于经典?笔者认为这三龛规模不大,且比较分散,很可能是民间匠师们根据传闻,更多地加入了自己的主观见解所导致,至于更深的意义,则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最后,我们还要提到龙门几件颇有特色的狮子雕像。古阳洞主尊方座右侧一小龛(图九)内,狮子高16厘米,为浅浮雕,刀法平直,造型冷峻。尤其狮子身态细长,头部前伸,具有一种变形的美感。
    慈香窑右侧一小龛,狮子(图十)高10厘米,脊背隆起,龇牙裂嘴,形态特别,是龙门石刻的精美小品。
    赵客师洞南壁龛附属基面的狮子(图十一),双耳竖起,身体直立,下巴下方刻有胡须,左侧前爪举至腮旁,呈挠痒状态,颇有返朴还真的情趣。
    极南洞南侧一窟外狮子(图十二),此狮呈蹲坐式,尾巴紧贴肚皮从腿间伸出,前右爪撑地,左爪举至腮旁,头部扭转上扬,面相和悦,一副沾沾自喜、目中无人的神态。

五、结 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龙门石窟狮子雕刻的风格演变是由形象单一向形象多样化发展的,这一发展过程经历了一个由北魏到隋唐的漫长历史阶段。在北魏宣武帝永平年间,龙门石刻狮子的风格渐渐有了比较固定的时代模式,后至孝明帝时期的正光———孝昌年间,这一艺术风格达到了自己的繁荣阶段,并影响到龙门周围地区的巩县、水泉等地石窟的石刻造像。至唐代初期,龙门石刻狮子侧面向内蹲踞的形态已经固定,而其鬣毛和胡须的刻化更加细腻而富于变化。从开元年间开始,尽管龙门狮子形象逐渐趋于消失,但龙门石狮雕刻的艺术风格却一直影响着中原地区狮子造型艺术面貌,从而构成了中原石刻艺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特征。

 

                                                                       作者:贺志军
                                                                  

 

(返回)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湖南文化信息网 版权所有
湖南省文化厅主办  湖南图书馆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