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湘语 (33)
第二篇 西南官话 (471)
第三篇 赣语 (765)
第四篇客家话 (1027)
第五篇 湘南土话和沅陵乡话(1229)
第六篇 湖南各方言点声调对照表(1399)
第七篇湖南各方言点单字音对照表(1451)
第八篇湖南各方言点词汇对照表 (1601)
第一篇 湘语
第一章 |
长沙方言 |
35 |
第一节 |
概说 |
35 |
第二节 |
语音 |
36 |
一 |
声、韵、调简介 |
36 |
二 |
同音字汇 |
39 |
三 |
文白异读 |
55 |
四 |
长沙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58 |
五 |
长沙话与中古音比较 |
61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64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82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88 |
第二章 |
衡阳方言 |
94 |
第一节 |
概说 |
94 |
第二节 |
语音 |
96 |
|
声、韵、调简介 |
96 |
|
同音字汇 |
100 |
|
文白异读 |
117 |
|
衡阳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120 |
|
衡阳话与中古音比较 |
122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125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141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146 |
第三章 |
祁阳方言 |
151 |
第一节 |
概说 |
151 |
第二节 |
语音 |
153 |
|
声、韵、调简介 |
153 |
|
同音字汇 |
155 |
|
文白异读 |
174 |
|
祁阳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177 |
|
祁阳话与中古音比较 |
180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184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201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207 |
第四章 |
湘乡方言 |
211 |
第一节 |
概说 |
211 |
第二节 |
语音 |
215 |
|
声、韵、调简介 |
215 |
|
同音字汇 |
218 |
|
文白异读 |
241 |
|
湘乡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243 |
|
湘乡话与中古音比较 |
247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252 |
|
语法例句 |
269 |
|
标音举例 |
275 |
第五章 |
新化方言 |
277 |
第一节 |
概说 |
277 |
第二节 |
语音 |
280 |
|
声、韵、调简介 |
280 |
|
同音字汇 |
284 |
|
文白异读 |
302 |
|
新化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309 |
|
新化话与中古音比较 |
312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317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336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342 |
第六章 |
邵阳方言 |
345 |
第一节 |
概说 |
345 |
第二节 |
语音 |
349 |
|
声、韵、调简介 |
349 |
|
同音字汇 |
352 |
|
文白异读 |
369 |
|
邵阳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371 |
|
邵阳话与中古音比较 |
374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379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397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403 |
第七章 |
武冈方言 |
407 |
第一节 |
概说 |
407 |
第二节 |
语音 |
409 |
|
声、韵、调简介 |
409 |
|
同音字汇 |
411 |
|
文白异读 |
429 |
|
武冈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432 |
|
武冈话与中古音比较 |
435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440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459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465 |
第二篇 西南官话
第一章 |
常德方言 |
473 |
第一节 |
概说 |
473 |
第二节 |
语音 |
474 |
|
声、韵、调简介 |
474 |
|
同音字汇 |
476 |
|
文白异读 |
491 |
|
常德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491 |
|
常德话与中古音比较 |
494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498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512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518 |
第二章 |
大庸方言 |
532 |
第一节 |
概说 |
532 |
第二节 |
语音 |
534 |
|
声、韵、调简介 |
534 |
|
同音字汇 |
537 |
|
文白异读 |
554 |
|
大庸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555 |
|
大庸话与中古音比较 |
558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562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579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585 |
第三章 |
吉首方言 |
589 |
第一节 |
概说 |
589 |
第二节 |
语音 |
592 |
|
声、韵、调简介 |
592 |
|
同音字汇 |
594 |
|
文白异读 |
612 |
|
吉首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614 |
|
吉首话与中古音比较 |
617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620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636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642 |
第四章 |
会同方言 |
646 |
第一节 |
概说 |
646 |
第二节 |
语音 |
648 |
|
声、韵、调简介 |
648 |
|
同音字汇 |
651 |
|
文白异读 |
668 |
|
会同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671 |
|
会同话与中古音比较 |
674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677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698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704 |
第五章 |
永州方言 |
710 |
第一节 |
概说 |
710 |
第二节 |
语音 |
711 |
|
声、韵、调简介 |
711 |
|
同音字汇 |
714 |
|
文白异读 |
733 |
|
永州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733 |
|
永州话与中古音比较 |
736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740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755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761 |
第三篇 赣语
第一章 |
岳阳方言 |
767 |
第一节 |
概说 |
767 |
第二节 |
语音 |
769 |
|
声、韵、调简介 |
769 |
|
同音字汇 |
771 |
|
文白异读 |
789 |
|
岳阳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790 |
|
岳阳话与中古音比较 |
793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796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812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817 |
第二章 |
平江方言 |
826 |
第一节 |
概说 |
826 |
第二节 |
语音 |
829 |
|
声、韵、调简介 |
829 |
|
同音字汇 |
832 |
|
文白异读 |
856 |
|
平江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858 |
|
平江话与中古音比较 |
862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866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882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887 |
第三章 |
攸县方言 |
892 |
第一节 |
概说 |
892 |
第二节 |
语音 |
895 |
|
声、韵、调简介 |
895 |
|
同音字汇 |
898 |
|
文白异读 |
916 |
|
攸县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921 |
|
攸县话与中古音比较 |
924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928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948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954 |
第四章 |
耒阳方言 |
959 |
第一节 |
概说 |
959 |
第二节 |
语音 |
961 |
|
声、韵、调简介 |
961 |
|
同音字汇 |
963 |
|
文白异读 |
986 |
|
耒阳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988 |
|
耒阳话与中古音比较 |
991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997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1015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1021 |
第三篇 赣语
第一章 |
岳阳方言 |
767 |
第一节 |
概说 |
767 |
第二节 |
语音 |
769 |
|
声、韵、调简介 |
769 |
|
同音字汇 |
771 |
|
文白异读 |
789 |
|
岳阳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790 |
|
岳阳话与中古音比较 |
793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796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812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817 |
第二章 |
平江方言 |
826 |
第一节 |
概说 |
826 |
第二节 |
语音 |
829 |
|
声、韵、调简介 |
829 |
|
同音字汇 |
832 |
|
文白异读 |
856 |
|
平江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858 |
|
平江话与中古音比较 |
862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866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882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887 |
第三章 |
攸县方言 |
892 |
第一节 |
概说 |
892 |
第二节 |
语音 |
895 |
|
声、韵、调简介 |
895 |
|
同音字汇 |
898 |
|
文白异读 |
916 |
|
攸县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921 |
|
攸县话与中古音比较 |
924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928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948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954 |
第四章 |
耒阳方言 |
959 |
第一节 |
概说 |
959 |
第二节 |
语音 |
961 |
|
声、韵、调简介 |
961 |
|
同音字汇 |
963 |
|
文白异读 |
986 |
|
耒阳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988 |
|
耒阳话与中古音比较 |
991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997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1015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1021 |
第四篇 客家话
第一章 |
酃县方言 |
1029 |
第一节 |
概说 |
1029 |
第二节 |
语音 |
1032 |
|
声、韵、调简介 |
1032 |
|
同音字汇 |
1035 |
|
文白异读 |
1056 |
|
酃县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1057 |
|
酃县话与中古音比较 |
1060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1065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1084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1089 |
第二章 |
桂东方言 |
1094 |
第一节 |
概说 |
1094 |
第二节 |
语音 |
1098 |
|
声、韵、调简介 |
1098 |
|
同音字汇 |
1102 |
|
文白异读 |
1122 |
|
桂东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1126 |
|
桂东话与中古音比较 |
1129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1134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1153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1160 |
第三章 |
汝城方言 |
1164 |
第一节 |
概说 |
1164 |
第二节 |
语音 |
1170 |
|
声、韵、调简介 |
1170 |
|
同音字汇 |
1172 |
|
文白异读 |
1190 |
|
汝城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1192 |
|
汝城话与中古音比较 |
1195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1198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1215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1221 |
第五篇 湘南土话和沅陵乡话
第一章 |
临武土话 |
1231 |
第一节 |
概说 |
1231 |
第二节 |
语音 |
1233 |
|
声、韵、调简介 |
1233 |
|
同音字汇 |
1236 |
|
文白异读 |
1252 |
|
临武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1253 |
|
临武话与中古音比较 |
1255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1259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1273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1279 |
第二章 |
宁远平话 |
1287 |
第一节 |
概说 |
1287 |
第二节 |
语音 |
1289 |
|
声、韵、调简介 |
1289 |
|
同音字汇 |
1291 |
|
宁远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1303 |
|
宁远话与中古音比较 |
1306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1310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1325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1331 |
第三章 |
沅陵平话 |
1340 |
第一节 |
概说 |
1340 |
第二节 |
语音 |
1344 |
|
声、韵、调简介 |
1344 |
|
同音字汇 |
1357 |
|
沅陵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
1364 |
|
沅陵话与中古音比较 |
1368 |
第三节 |
常用词汇 |
1374 |
第四节 |
语法例句 |
1388 |
第五节 |
标音举例 |
1394 |
第六篇 湖南各方言点声调对照表(1399)
第七篇湖南各方言点单字音对照表(1451)
第八篇湖南各方言点词汇对照表 (1601)
编辑说明
一、本志由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直接组织编写。全部编写工作委托湘潭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两校共同负责。编写人员以两校为主,并吸收省内一部分方言工作者参加。
二、本志内容由概述、方言代表点眼睛和全省各方言点比较三个部分组成。代表点选点是根据湖南方言分区的情况布局的。面上的比较只限于声调、字音和词汇三项内容。
三、有关体例的几项设定
(一)音标符号
本书使用国际音标标注字音的声母和韵母,使用五度制调号标注声调。轻声在竖线前加圆点。
(二)同音字汇
1、字汇的排列先以韵母为序,同韵的字以声母为序,声韵相同的字以声韵为序。
2、有文白异读的字,在右下角加注小字,文表示文读,白表示白读。其他情况加注小字,又表示又音,新表示新派读音,老表示老派读音。
(三)常用词汇
1、所收词语依据原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词汇手册》,并略有增加。增加条目排在相关的条目之后。
2、每条先后汉字,后标读音。与普通话差别较大的词在音标后面作出简单的注释。
3、同义词排在一起,第一条顶格排,其他条目另行退一格排。
(四)语法例句
例句的编排参照原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词汇手册》的语法例句部分。每一例句先标注方言说法的语音,然后在音标下面写出汉字,最后在括号里面用普通话对照。
(五)标音举例
所选语料均系反映各地方言的民谣、民间故事或其他材料。一律用音标和文字进行对照。本志采用的材料除个别外,下限一般段自1990年,所以人口数、行政区划等均以1990年的调查统计为准。
五、本志在调查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各有关市县地方志办公室的大力协助和一大批发音人的热心合作。湘潭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两校的科研处等有关部门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本志中的疏漏、错误和不足之处,敬祈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