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国达 |
|
陈国达 (1912.1.22- 2004.4.8) 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广东新会人。1934年中山大学地质系毕业,同年获美国洛克菲勒文化基金奖学金,进国家北平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读研究生。曾任两广及江西地质调查所技士、技正,中山大学地质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1952年后历任中南矿冶学院(后改名中南工业大学)教授、地质系主任、科研部副主任、副院长,湖南地质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中科院院士,1998年被国务院授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称号。是湖南省科协名誉主席、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洼学说研究会理事长、国际地科联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兼地洼学组主席、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研究总中心主席、国际矿床成因协会构造--岩浆活化(地洼)学组主席、国际刊物《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主编。长期从事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地震、地貌、新构造、古植物、成矿规律、矿床、岩石、沉积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1956年提出关于大陆地壳构造和陆内造山带的地壳演化运动新理论──地洼学说,被列为自然科学史上的大事之一,为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1年又创立了壳体(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撰有《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地壳的第三基本构造单元--地洼区》、《地壳动'定' 转化递进说--地壳发展的一般规律》等论文200余篇;出版有《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体系概论》、《陈国达地洼学说文选》、《亚洲陆海壳体大地构造图》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