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ENGLISH

当前位置:地方文献 >> 21世纪地方文献工作发展研究论文选
 

  论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的选题策略

   

  (首都图书馆 北京 100021

  

  [ ] 本文根据作者的工作实践,从反映本地特色,馆藏支撑率,信息网络传播权和难度的选择四个方面,就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的选题策略和建设进行讨论。

  [关键词] 地方文献 数字化 专题数据库 选题

  1 地方文献数字化的意义及特点

  地方文献数字化是新时期地方文献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文献工作的一个延伸和深化。地方文献数字化不但能减少珍贵地方文献资料的破损、遗失,起到有效保护的作用,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文献资料的利用率,使得读者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查阅资料,从而扩大了本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宣传,对传播地域人文经济、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系统中,地方文献是以行政区划为内容限定,这一地域性决定了它是重复建设率最低的品种。因此,各地公共图书馆在选择本馆数字化项目时,多数优先考虑的是地方文献。

  近几年,国内各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数字化工程也已初具规模,如:上海图书馆的“上海图典”、“上海文典”、“上海年华”,湖南图书馆的“湖湘人物图文数据总汇”,辽宁图书馆的“东北历史图库”,天津图书馆的“津门旧影”和“地方文献精选(全文)”,山西图书馆的“走进山西”,河南省图书馆的“中原文化资源数据库”,汕头市图书馆的“潮汕海内外名人数据库”等。2003年以来,首都图书馆也启动了以保护和传播优秀地方文化为宗旨的“北京记忆”大型多媒体资源数据库及其网站的研究、设计与建设工程,获得地方文史专家和图书馆业内的一致好评。20041028日,文化部图书馆评估专家小组在给首图的反馈意见中提到,“我们特别欣赏‘北京记忆’这一工程,拟将这个经验在全国推广”。

  在“北京记忆”建设过程中,我们尤其感觉到,地方文献数字化应该具有如下几个内容特点:

  1)完备性:地方文献数字化是建立在丰富的馆藏基础上,覆盖了专著、论文、报纸、期刊等重要文献资料和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文献载体类型。

  2)权威性:数字化工作由图书馆地方文献机构及专业人士共同建设,在内容选题和扫描识别的质量上,都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改变人们不敢使用网上资源的现状。

  3)标准化:网站的质量标准不仅包括数字化过程,还包括编目和置标过程,同时还要考虑存取是否方便(如图像文件大小),用户可能的用途(如网上浏览、打印),并由图书馆学方面的专业分编人员,参照国际标准、国内标准和使用习惯,组织制订知识结构、应用标准和规范体系。

  4)实用性:针对用户需求进行开发建设,充分体现服务特色,注重实际。

  2 专题文献数据库的建设意义

  经过近4年的建设,目前“北京记忆”已完成的栏目包括:以经典文献为主的“北京文汇”,以老照片为主的“旧京图典”,以音视频文献为主的“京华舞台”,以学术论文为主的“北京研究”,以报刊资料为主“昨日报章”,以历史地图为主的“京城舆图”,以金石拓片为主的“燕都金石”,以旧京戏报为主“戏单集萃”,以普及地域文化为目的的“乡土课堂”和以虚拟咨询为主的“史料导航”等内容版块,数字化资源容量达400GB

  网站在设计之初,即以基础资源数据库建设为主,以不同载体类型为数据库划分依据。不同载体类型的数据库著录标准不一,具有鲜明的特点,能够满足一般读者的浏览和检索需求。但对于研究型学者和乡土文化爱好者来说,更多的时候可能是想查阅某一专题的相关资料,而较少考虑其载体类型。因此专题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专题数据库,是某一专题信息的集合,重在选题和资料的汇集与组织。它不仅能提高其治学和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效率,有利于研究者更广泛深入地开展研究工作,有利于乡土文化爱好者轻松获取知识,而且还将通过计算机技术,提高传统文献的利用价值,提高读者的检准率与检全率。

  “北京记忆”于2005年立项建设“北京近代城市管理数据库”,并指导、协助北京市区县图书馆进行专题数据库立项,下面将根据我们的实践,就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的选题和建设进行探讨。

  3 选题依据

  31理解和把握本地区的特色,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原则,以本地重点学科建设和重点课题的开展为依据。

  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的选题,是建立在地域性的基础上,因此能充分反映本地特色,同时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社会需求,是选题立项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例① 北京近代城市管理数据库

  北京是全国最早办理近代市政的城市之一,其城市管理机构发端于清末,初创于民国,在20世纪初期向近代化的转变进程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代北京城市发展中的一些规律性因素和条件在不同程度上仍影响至今。因此,只有了解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状况,才能准确地把握和认识当前北京的发展及其问题。研究近代北京城市管理的资料能为当代北京的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城市化道路提供历史借鉴和历史依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古代北京城市管理》,内容下限截止清代。本课题将填补近代民国时期北京城市研究的空白。

  

  例② 宣南文化数据库

  宣南地区是今宣武区,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学者的研究,“宣南文化”已自成体系,并有“宣南文化”是北京历史文化的精华、源头和缩影之论,是近年来宣武区政府的重要研究课题。以此为选题制作大型专题数据库,不但使用价值和研究价值高,而且为政府决策、经济及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文献支撑,对弘扬和发展“宣南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2馆藏支撑率及馆外文献获取的可能与成本

  

  专题数据库建设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独具特色的专题数据库是建立在丰富的馆藏基础上。在选题之初,要充分调研数据库建设的馆藏支撑率。本馆的馆藏不可能百分之百满足,还要调研其他重要文献收藏机构的收藏情况,并考虑获取的可能与获取的成本。有些区县馆在选题时,充分发掘了地域特色,但因地方文献收集工作开展时间短,馆藏不能满足专题建设,相关文献多收藏在国家级的档案馆和博物馆,获取可能非常之小,且成本昂贵,因此我们建议其改变选题,或暂缓建设。

  例① 北京近代城市管理数据库

  民国初期,北京的城市管理机构创立伊始,即编辑和发行《市政公报》,内容包括机构设立、人事任免、政策颁布的各项训令、批文、来往电函以及布告、法规和各局的工作报告和统计数据等。首都图书馆所藏《市政公报》基本完整,少量缺期也能通过北京市档案馆等具有良好合作基础的单位获取。

  首图还藏有民国时期的法律汇编、统计图表、专业地图、老照片、论文、调查报告等大量的反映市政方面史料书籍。是本专题的重要文献组成部分。

  例② 崇文区传统手工艺资源库

  崇文区是北京传统手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曾被誉为“工艺美术的故乡”、“特种工艺的摇篮”。拥有传统手工艺行类30余种。

  崇文区传统手工艺方面的文献资源较少,且其他馆的资料也不多见,与以往对这方面的挖掘与编辑出版程度有关。但崇文区图书馆通过对崇文区传统手工艺的普查,积累了相当一部分文献、图片、访谈录音以及录像资料。同时,也与北京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本区的工艺美术企业、以及工美大师建立了良好资源共享关系。在文献资源不多的情况下,该专题建设引入“口述历史”的工作方法,对工艺美术大师进行口述记录和编辑整理。并将与区内的工艺美术企业、新闻媒体合作,联合拍摄传统手工艺流程纪录片。音频与视频将成为该专题的亮点。

  

  3. 3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解决

  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已成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瓶颈。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的选题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应解决或合理规避信息网络传播权。

  例① 北京近代城市管理数据库

  该数据库内容时间截止于1949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第五条,多数文献的著作权已超出权利的保护期,且专题内容多为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因此信息网络传播权基本不会成为该数据库的建设瓶颈。

  例② 北京地方法律法规政策及文件数据库

  1996年以来,法律一直是朝阳区图书馆的主要服务特色。根据文献调研,相关地方法律法规图书约600余种,其中非公开出版物占90%,涉及北京法律法规、政策及文件约在20000条以上,包括现行有效的和已废止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不享有著作权。因此制作“北京地方法律法规政策及文件数据库”不但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而且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34难度适中,避免大而不当

  地方文献数字化工作还处于初始阶段,对数字化的标准、规范、流程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在专题选题时,避免选定规模宏大,涉及面广,学科难度大的题目。尤其是作为本馆第一个数字化专题建设,一般来说,较注重积累经验、规范流程,试验的成分较多。

  例:会馆专题数据库

  “宣南文化”数据库包括寺庙、商业、戏剧、会馆、街巷等十个子专题,涉及学科广泛,内容丰富,“宣南文化”研究深度及广度不够成熟,因此该数据库的规划难度较大,操作较难。从文献资源来看,需要深度挖掘的资料较多;从文献支撑来看,需要大量的零次文献采集和一次文献生产。因此,宣武区图书馆在一期建设时,以“会馆专题数据库”为主,为其它子专题的建设积累工作经验。

  

  4 小结

  从“文献”和“地方文献”定义来看,地方文献应该包括图书、档案、石刻、器皿等不同载体形式的文献类型。也就是说“载体上的只是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并具有明显的重复使用价值” [1],我们就可以肯定地确认它们属于地方文献范畴。但由于收集、整理、保管等方法的不同,我国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并未把档案、石刻、器皿作为收藏范围。

  从概念上分析,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一个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开发多个数字图书馆,多个图书馆也可以合作建设一个数字图书馆,这种合作关系甚至完全可以超出图书馆界的范围。因此,地方文献数字化不仅仅只是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内的地方文献数字化的成果,还应该包括地方档案、地方文物等等。图书馆内的地方文献是数字地方文献的重要信息来源和组成部分。所以地方文献数字化工作不仅仅只是由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机构来完成,它应该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的工程,单靠一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的。

  同一地域内省、市、区、县图书馆在自建专题数据库选题时,应该有所分工,互通有无。由中心馆牵头,加强组织协调,在选题上避免重复,在文献的使用上资源共享,在技术标准上要统一规范,制定共同遵守的原则。

  加强与地方档案馆、地方博物馆、地方研究机构等地方文献收藏系统的联系与合作。避免各自为政、闭门造车和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在选题上各有侧重,突出本单位的收藏资源特色,在标准上,尽可能遵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业界标准,相互之间具有较通畅互联接口。

  在此基础上建设起来的专题数据库,才能成为数字精品,才能真正成为适合专家研究、百姓查阅的优秀专题数据库,才能开拓出具有持续发展生命力的地方文献工作新领域。

  参考文献:

  1.韩 朴. 地方文献事业与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增刊)

  2.金沛霖. 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3.潘妙辉. 公共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建设研究. 图书馆论坛,20024

  4师丽梅 于爱君. 数字图书馆与地方文献数字化.图书馆学研究,20003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备案证书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