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图书馆展览策划和操作
——以首都图书馆地方文献展览为例
闫虹
(首都图书馆 北京 100021)
[摘 要] 通过首都图书馆地方文献展览策划的实例,分析地方文献部门开展展览业务的优势和意义,探讨展览选题策略和具体操作要点。
[关键词] 地方文献展览读者服务
近年来,图书馆策划的展览与讲座一样,作为一种良好的文化学习和休闲方式,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已成为公共图书馆普遍应用的一种读者服务模式。首都图书馆地方文献中心自从2002年以来,遵循“大开放、大服务”的办馆方针和“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已策划举办过9次展览,参观人次累计7-8万,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为首图建设文化品牌做出了一定贡献。本文以首都图书馆地方文献展览实例为参照,略论展览策划和操作要点,希望对地方文献推广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1 认识地方文献展览
现代的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三者都具有收藏和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图书馆是“藏书以致用”,把公众对信息的知晓和利用作为根本目的。因此图书馆策划的展览,在内容和方式上都不可能与博物馆展览一致。它不把展品的珍贵程度放在第一位,不以文物原件为展览主体,而主要以图文并茂的展板形式,提供深层次的文献信息,展板是可以大量复制的,内容的价值则远远超过展品本身。
图书馆进行展览策划,需要充分开发馆藏文献资源,而地方文献部门往往最适合承担这一任务。相对于典藏阅览、报刊、古籍等部门,首都图书馆地方文献的馆藏不受载体类型限制,典籍、报刊、照片、拓片、舆图、特种文献集于一库,可以根据主题需要进行全方位开发,使展览资源多样化,达到生动的展示效果。
要做出一个特色鲜明、内容充实的展览,往往要求策划人员具有良好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素质。具有前瞻性选题,高效检索文献,充分理解内容实质和优美的文字表达能立等。而地方文献的业务特点使其工作人员长期受地方文化熏陶,接触经典文献,承担研究性课题,能够较早培养出博而且专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地方文献部门的馆藏多样性和人才专业性,是其策划展览的优势所在。
展览对地方文献工作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它通过创造性地开发地方文献,传播地方文化,进行乡土教育、素质教育,增加广大市民和青少年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感情。展览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产品,是地方文献工作水平的突出体现,有利于塑造地方文献服务品牌,增加社会对于地方文献的认识,并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品位。
地方文献展览的特色,不在于珍奇版本,不在于艺术价值,而在于内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含量,所以选题的成败就特别重要,要靠创新取胜。
2 展览选题策略
适当的选题是展览策划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下面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展览的被接受程度。一般首先应考虑:
2.1主题的地域特色
受馆藏文献地域性的影响,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地方文献的产品标识,也是经过长年积累形成的他人难以比拟的优势。如果急于跟随时事热点和流行潮,做地域性不强的主题,就掩盖了自身的长处,还有可能因馆藏资料不足而中止。
2.2 馆藏文献支撑率
一个有深度、成体系的展览,需要大量文献的支撑,尤其是形象资料。馆藏文献支撑率直接决定了选题是否可行,定题之前需投入一定的时间进行文献调研、筛选。
2.3 文献获取可行性和成本
以上对文献支撑率只要求大体满足,其余少量不足可向其他单位借用、交换和实地拍摄照片。但要考虑借用的难易,时间费用成本,实地拍摄的文物古迹还是否存在等等。
北京地方文献中心的历次展览选题,大致有以下几种主旨及形式:
(1)结合市内大型活动、民俗节令,寓教于乐。如2003年面向市民的“北京科技周”活动期间,策划了“科学的足迹——北京城市生活百年回顾”展。展示20世纪100年间,北京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四大方面的变化轨迹,具体而微观地表现科技进步对城市生活的深远影响。制作展板87块,文字1.5万,图片500多帧,还拍摄了专题片现场播放。“中秋民俗展”:除了用展板和图片说明月亮神话、中秋溯源、月饼食俗、赏月诗词等,还请艺人制作了月亮码儿、月光菩萨、泥塑、兔爷等民间工艺品。“岁末春明——老北京年俗展”:分为腊八、祭祖、年货、除夕、大年、元宵六部分,生动再现老北京年俗文化。与展览同时举办的还有6场民俗讲座和为期一个月的灯谜竞猜。
(2)展现特色馆藏,揭示北京历史文化内容。这类展览都是建立在地方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某类文献作深入开掘,系统介绍;同时注重趣味性,讲述文献背后的故事。如“金石记忆——北京地方石刻拓片展”,58块展板,配合拓片展挂和相关专著的解题,第一次把馆藏3000余种石刻拓片介绍出来,引导读者认识这古奥艰深的“黑老虎”,获得一个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新视点。但专业的拓片研究非我们所长,也很难被普通读者接受。本展览的内容设计为北京石刻传拓史、保存状况、拓片所关联的古迹遗存和历史故事,分为庙宇、会馆、人物、衙署四部分,选配了大量历史照片、人物肖像画和实拍照片。化艰涩为形象,达到了雅俗共赏。2005年10月,我馆与香港中央图书馆合作举办了“往日京华——首都图书馆历史照片珍藏展”,从我馆收藏的万余种老照片中选出280种,复制放大,分别配以文字说明,形象反映了北京自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城市风貌和社会生活。在香港展出28天,累计参观人次超过3万,香港数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在图书馆展览中,照片无疑是最可信,也最吸引人的资料,是了解地方历史和风情的最直接途径。“京华文脉——北京典籍中的故事”:这是对我馆地方文献一次全方位的展示。41块展板,1.8万余字,配以各种文献实物和电脑演示,分为地方志、典籍、报刊、舆图、拓片、照片、特种文献及“北京记忆”网站八个部分。不是单纯的版本介绍或书目推介,而特别注重文献的深层信息和内在联系。勾画出北京地方文献生产和流变的历史轨迹,分析重要史料的价值,讲述文献背后的人物和故事。
(3)解读文化地标和文化现象。在一座历史悠久、人文浓厚的城市,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可能具有不平凡的文化意蕴。我们的展览选题旨在以小见大,通过一些文化地标和现象,解读城市发展和世态变迁的脚步,这样的展览对于读者也很具有亲和力。比如:“北京公园开放记”:描述清末和民国年间农事试验场、中央公园、城南公园、京兆公园等七座公园的开放经过。这些皇家禁地向大众公园的转变,折射出城市近代化的步伐;公共空间的建立对市民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北京之门——老车站”:把老车站作为城市的门户和时代变迁的缩影,展现北京铁路发展的历史、车站上演过的政治活剧、车站景象所体现的古都风情。
为了保证展览的质量,我中心投入了较大力量。策划人员参考大量文献,深入研究,并委托专业美工设计,制作之前多次校改,每个展览都是反复磨砺的结果。目前已设立专门的“信息推广”岗位,负责展览策划和讲座工作。
展览的目的在于科普,但要做到“深入浅出”,策划人应该站在学术研究的高度上,“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目前有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做:由于展览要大量运用形图片资料,同时用适当的文字揭示图像蕴含的信息,图和文的契合度最能体现展览的水平。而历史照片通常散见于各种书刊相册,还没有全面系统的整理,采购征集来的散片也需要鉴别。所以策划人平时要留心积累,学习考证照片的年代地点和对象,逐步建立起分类科学、检索方便、有规模的照片资料数据库,这对展览配图将是极有力的辅助。
3 展览的宣传和延伸业务
举办展览是投入大、耗时长、多环节的系统工程,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尽可能多的读者利用。除了本身的质量之外,展览还要运用经营策略,扩大受众面,赢得社会效益。这里探讨两个展览操作要点:宣传和延伸服务。
要把展览这一产品推向社会,关键环节是宣传,展览策划人要特别注重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在展览即将问世时,就提前准备好新闻稿提供给媒体,另外还可利用网络博客、海报、宣传折页等手段。新闻稿要详细介绍展览的内容、意义、时间地点等,也不妨运用新闻技巧,针对受众特点,突出一些“看点”,吸引大众注意。比如在香港的“往日京华”展中,我们撰写了这样一段宣传,后来被香港多家报纸引用:对于香港人来说,北京并不遥远,但对业已逝去的京华风貌可能还是陌生,毕竟一些风景已经改变,习俗已成历史。愿您能够凭借这些斑驳的老照片,领略到老北京那古朴而绚丽的风情。为这次展览,港方作了全方位宣传。除了登报、制作网页、海报、招牌、宣传册、推荐书目,办开幕式,办讲座等,还与全港中小学联系,组织学生集体参观,提供讲解。他们十分成熟的宣传策略值得我们借鉴。
除了展览新闻,展览的图文内容也很可能引起报纸副刊编辑的兴趣,给予整版登载。展览策划人完全可以与编辑达成合作,对展览进行深度报道。
展览的延伸业务是首次展览的良好效应带来的,包括网上展览、巡回展览、出版等等,其社会效益可能比有限期的现场展览大得多,也更深远,所以要趁热打铁,积极向外界推介。比如巡展,只要寻求到合作伙伴,让展览走出馆门,在多个地点展出,可以使参观者成倍增加。在经费使用上,由于展板重复使用,本馆方面几乎不需要更多花费。这样一次投入,多次产出,大幅降低了每次展览的平均成本,使有限的资金实现了最大程度的社会效益。像“城市生活百年回顾展”,在馆内首展后,又到大学、公园、火车站、各区、县图书馆巡回展览,展期长达3个月。近期,这个展览又应邀赴长春和济南。山东省图书馆借鉴此项选题,因地制宜,策划了同样规模的“济南生活百年回顾”与之联展,实现了展览资源和创意的全面交流,可以说是联展双方的“双赢”局面。
另外,一些展览文案由于策划时进行过深入研究,撰写有体系,资料丰富,可以扩充成一部书的规模,进而尝试正式出版。经过图书市场的检验,真正高质量的展览可能实现更广泛更长久的流传。
4小结
地方文献部门通过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策划出特色鲜明、具有原创性的展览,这个业务是大有可为的。展览在实现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会给地方文献自身带来促进和效益。对图书馆来说,策划展览比举办讲座要求的智力投入更高,是提高人才专业化水平的有效手段。展览的参观者多,作用面广,社会效益明显,对地方文献的推广也显出意义重大。随着新的展览不断推出,将培育出图书馆展览市场,成为一个新的文献信息增长点,开辟出一块充满活力的服务领域。
参考文献
1.李诚.整合地方文献服务城市发展——首都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探索 图书馆学刊, 2006(1)
2.张桂凤.拓展服务领域强化展览功能——由辽宁省图书馆近年展览实践引发的思考.图书馆学刊,2005(3)
3.贾晓东.论发展公共图书馆会展业.图书馆.2001(2)
4.陈克.图书馆开展展览活动初探——玉林市图书馆12年经验小结.图书馆界,2003(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