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献与文化遗产
杨远新
(包头师范学院图书馆 内蒙古包头 014030)
[摘 要]特色文献蕴含着中华文明特有的民族精神。本文对特色文献入藏、保护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文化回归 馆藏建设 特色文献 文化遗产
特藏文献是图书馆馆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图书馆而言,其无可取代的资源性、独特性、不可再生性都将成为各馆生存发展的决定性指标。特色文献做为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文明特有的民族精神,对维系民族生存,保障文化传承,保证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化回归与馆藏建设
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社会文化基础是维系民族生存和保障文化传承、保证社会进步的根基。文化基础做为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就中国而言,儒学曾被视为国学的根基、汉文化的正统。并由《论语》而繁衍出众多的经学经典及伦理理念。诸子百家、释道风行与儒学一道又衍生了多民族的丰富的中华文化遗产。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虽历经磨难而处惊不变,在某些文明多遭不测之际唯其得以发展,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其根植于博大精深的社会文化沃土之中。
人类文明的发展以技术的进步为先导,由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都见证了这一过程。然而技术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深度撞击着社会文化基础。除战争因素外,这一现象在后工业文明时代开始显现,其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则是大批农民进城。据相关资料统计,1978年中国人口有17.9%居住在城市,2005年为40%,到202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55%。未来15年内,预计有3亿到4亿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城镇人口总数将从目前的5.2亿增加到8—9亿。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民进城且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社会结构及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文化基础发生巨大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及区域文化特色将进一步变化或消失。
有一种滞后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即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所击发的技术革命,其速度要超越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所积累的人格信念或哲学理念。这种社会文化滞后于先进技术的现象,使文化保存受到威胁,尤其以欠发达国家表现为甚。而欠发达国家的农民进城务工如果发生在更为先进的网络时代与信息时代(其运作短促而集中),从而文化基础结构上所受到的拉动更为剧烈,滞后现象也更为突出。
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做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文化保存、文化基础是否受到威胁?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我们对它的研究不够,认识上滞后。
以图书馆学为例。图书馆学被边缘化的根源正是由于文化基础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泡沫现象。图书馆学作为一个传统学科由小到大、由窄到宽皆由信息技术所左右。许多图书馆人找不到权衡自身价值的坐标,以至于权威失落、精英流失,传统图书馆文化受到威胁;当图书馆文化滞后于技术发展之际,或将图书馆学置于一个泛信息化的框架之内,而图书馆的模式尚未现代化,管理理念仍很落后;图书馆权益与法之理念尚未建立,市场经济与公共产品间的法理界限尚未清晰,这时候,一旦盲目跟进,受伤的当然是学科本身。
欣慰的是,文化基础一旦遭受严重威胁或创伤之后,会产生一种应急与自我修复的机制。人们会大声的呐喊:保护长城!国学回归!国家机器也会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社会文化基础。在自我修复与重新构建的过程中,人们会理性地创造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软实力”。而强势文化会回归到其最本质的属性上来,这不再是简单的回归,将属一种理性的重建性的回归,尽管曾丢掉过什么或已留下疤痕。
目前,图书馆馆藏建设研究不足,某些泛信息化的文章又不着边际。在相关的研究中,对馆藏的内涵有两种理念。一是认为馆藏即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之和,再是认为馆藏即现实馆藏与特色馆藏之和。所谓现实馆藏主要指已经发行出版的文献资源。所谓虚拟馆藏泛指本馆以外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总和。第一种意见的不规范处在于虚拟馆藏并不唯图书馆所独享。某个企业可以拥有,某个俱乐部也可以拥有。不具排他性所以对图书馆馆而言不能称之为馆藏。也就是说图书馆只有将信息网络中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有序整合下载供读者直接利用方可成为馆藏,否则图书馆与区域网络中心和网吧又有何区别?
虚拟技术是需要有具体对象的,无法虚拟并不存在的东西。据说虚拟一个标准人,要从上百个死人中挑选,并做小于0.2毫米的切片扫描组合后方可成功一个虚拟人。虚拟图书馆及数字化图书也需要有具体而真实的对象,而不重复的独具知识产权的对象当然地做为数据库的首选,这也是最佳数据库的必备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文献资源建设中特色文献入藏将会是图书馆生存发展的标志,也将会是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促进传统文化回归的物质基础。
2 特色文献与遗产保护
特色文献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记忆的历史见证。特色文献有别其他一般文献之处,是其特有的区域性、民族性和文物性。因此,特色文献是传统本土文献、民族与民俗文献和稀有特珍文献的总称。从历史的层面上讲,它是人类活动的记忆,它影响着历史又揭示了丰富活泼的历史画面,如甲骨文、金石铭文等。从文化的层面上讲,它是传统文化的根,使人有一种回归与净化的感觉,用时下的话语可称其为“绿色文献”或“品牌文献”。
传统本土文献是指某一地区历史上遗留的以各种媒介为载体的文献,如东巴古籍、皮质彝文书、白华法典、房山石经等。另外还有对本土和本土文献进行相关研究的文献,如方志、舆图、地方文集、地方史志研究等。
民族文献特指某一少数民族文字的文献和历史上某一地区主体民族的文献。我们国家现有21种少数民族文字和57种少数民族语言,另外还有许多被淹没在历史尖埃中的语言文字。如存世的蒙古文献在内蒙古就有1500余种,以《珍宝史纲》、《江格尔》等为经典;藏文文献计有60多万函,以《大藏经》、《四部医典》、《格萨尔》等为经典;维吾尔族的长篇巨著《福乐智慧》;满文的《大藏经》及有清一代的满文清宫文献数百万件;数万种的古壮文文献;数万册的彝文文献及宁夏伊斯兰教文献数百种等等[1]()。历史上曾经使用的文字有粟特文、古蒙文、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古壮文、古白文、梵文、女文等等。其载体以各种形式的介质存在于世,如甲骨、竹木、帛、金石、纸、动植物皮叶等等。这些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宝库中的珍贵文献有待我们图书馆人进一步挖掘、征集、整理与利用。
民俗文献主要指民间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文字载体或以特殊载体(如人脑)形成的有形或无形的文化遗产,如民间创作、民间传说、民间说唱、谱牒、档案、个人笔记、信札等等。民俗文献多带有原始文化的遗韵,遗留着许多远古先民和乡土文化的烙印,它是最自然的农耕文化的产物,人称“活化石”。又多为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果,与民族文献有交叉,如纳西族东巴古经、瑶族女文等。民俗文献对研究人类文明、人类遗传、家族起源、家族文化及维系中华文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珍文献专指元代及元代以前的高古历史文献,其介质如前所述。此类文献大多出于古遗址、窖藏、墓穴、洞穴等处,多为出土之物或出土流散之物,少有传世,传世品多集中在大收藏机构和个人收藏家手中。如殷墟甲骨、眉县铭文青铜器、里耶秦简、居延汉简、楼兰纸文书、敦煌文书、传世宋元版古籍等等。特珍文献因其文物价值极高,非一般馆可入藏,然而有时会无意中浮出水面或出现于乡间里弄。如1997年内蒙古某博物馆征集到1册元代文献:《文献通考》·(元)·至正元年·蝴蝶装·60页。该文献原为一农村中学教师从牧民手中购得,据说这还是平时给孩子擦屁股剩下的。对于特珍文献各大馆可以筹集资金或拨专款征集、购入,而乡镇区县馆因宜于掌握一线信息,用心征得也极为便宜。再如内蒙某大学对元圣旨金牌的征集。各自极具魅力与彰显,正如此说。
以上所述只是特色文献的核心部分,因地域不同所产生的地域文化或本土文化差异也很大,所以各馆应有自己的特色对象。另外专题选择要准、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方可集腋成裘。如晋商与徽商、京派与海派各自都有各自的文化名片,其文化遗存、脉络师承各不相同,各馆只能根据自己的区域优势挖掘本土的特色文献,只有这样方可更快地优化馆藏体系。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已故教授张海鹏先生奔走于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徽州各地,访求珍藏,广搜博采从史籍、方志、谱牒、笔记、小说、文集、契约、文书、碑刻、档案中进行梳理剔取编辑成《明清徽商资料选编》等三部学术专著,其给图书馆人的启示不言而谕。
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据说仅“祖产”一项够我们坐吃三百年。什么是文化遗产?1975年国际图联(IFLA)在法国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研讨会上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作为图书馆的首要职能的意义又是什么?[2]这一点在我们的相关教科书里并没有很好地予以阐述,以至于个别专著竟将此首条职能作了修正。正是由于图书馆人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冷漠或认识上存在的差距,因而导致馆藏信息资源特色基调苍白,文献资源配比失调。
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举行,会议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本次会议对“文化遗产”的经典定义是:从历史、艺术、科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通价值”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
经过多年的争议,现代世界遗产体系淡化了“突出的普遍价值”之色彩,更倾向于“多元文化主义”,即强调文化遗产的地域、民族和文化上的特殊性。也就是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采纳了非主流文化(去欧美文化)的价值观。并于1992年提出了“文化权”的概念,即少数族裔“发展其自身的文化”的权利,从而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原则被承认。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发表,2003年10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被通过,最终确定了文化遗产“特殊性”原则的法律地位。
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如果协调主流文化(欧美文化)所强调的“突出的普遍价值”与非主流文化所代表的“特殊性”原则,那么是否应该这样来表达:人类文化遗产即从历史、艺术、科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普遍价值和特殊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相关资料报道:郑和下西洋所绘航海图被某收藏家在上海滩古玩店以4000元的价格买去。此航海图若被认定,将成为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有力证据,并改写人类发展史。该收藏家据此撰写论文《中国人最先发现美洲》在国内未被采用,后由英国学者孟席斯推荐在以保守严谨著称的英国《经济学家》发表,引起世界各大媒体及国内媒体的关注。像这样以拥有我们的“祖产”研究历史的事例已数不胜数。这说明我们的文化意识、遗产意识或文物意识存在严重缺陷。
如果说研究中国文化遗产非要跑到国外去不可,那我们还能拿出什么面对我们的祖先,教育我们的后代。远的不说,2004年7月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年会在我国苏州召开,“遗产热”及随之而涌动的“申遗热”通过各种媒体及网络一下子火遍全国,而被炒得最火的纳西族东巴古籍(2003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瑶族女书有谁知道有多少早已被国外博物馆或个人所收藏?刚刚在北京被拆的名人故居其照片、录像资料有多少已被外国人所珍藏?我们有些图书馆钱多的花不出去,只好坐飞机在全国各大书市间飞来飞去,难道不能拨出点钱征集、访求买点文化遗产吗?有人会说这在政策上可能不方便或无法以准确的价格购置下帐等,但如果我们自己的文化政策捆住我们自己的手脚却让外国人钻空子或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非得出国镀层金回流后才允许国人重金拍下,这个玩笑开得确实有点大了。这样的例子在近年国内各大拍卖会上多的不愿意再一一例举了。唯一让人不解的是国内图书馆尚无发现有一家为拍品而举牌的,这恐怕不是资金而是人才不济或认识上的原由吧。
图书馆负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能,其意义在近期《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下简称通知)[3]中有具体规定。《通知》第一条,即“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指出: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通知》还特别指出: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其紧迫性。对图书馆而言,剩下的问题只是辩析“保存”与“保护”两个概念的细微差别了。
在汉语言中,“保存”与“保护”是两个并列的单词。因共有一个“保”字,从词意上讲两个概念又是高度重合的即保护离不开存,保存离不开护。两个动词同时作用一个对象,即“文化遗产”,因而其取向的外延便有所不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取向为“存”,更符合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图书馆职能便于操作的根本所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取向为“护”,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列其中,更符合文博部门的职责范畴,当然这只是职能细化的结果,保护文化遗产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方可取得真正的实效。根据《通知》精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数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基本方针。这一方针对图书馆,特别是对图书馆馆藏特色文献而言也具指导性与政策性。图书馆要作为全社会力量中的主要组成,积极投身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列之中,把属于文化遗产中的特色文献作为自身保存的对象,予以访求、征集、整理、登记、建档和安全管理,以“保存为主、抢数第一、适度使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做好图书馆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3 结束语
中国现在正处于信息技术领先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的震荡过程中,即政治与经济的转型期。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文化无处不在地影响着中国体制变化。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化、多民族多地域的特色文化形成了不朽的中华文化遗产,它不仅造福于中国也将造福于全人类。做为一个图书馆人受传统文化熏陶几十年,那种难以割舍的“文化保存”情结不时油然而生。对大多图书馆馆藏模式单一、特色文献藏品不足,进而引发的生存危机深感忧患。做为一个自然人,对能够受到阳光普照的温暖又心怀感激,全球化与多元化必将使图书馆馆藏更加丰富多彩,将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尽收眼底,这正是图书馆人的殷切希望。
参与文献:
1.才旦卓噶.振兴中华民族多元文化[A]中国民族图书馆.民族图书馆学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
2.黄宗忠.图书馆学导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国文物报,2006.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