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会概况  组织建设  学术研究  学会活动  中青年人才库  共享工程  图书馆50年  图情刊物  学会30年 
  当前位置: 首页>图书馆学会>图书馆50年
公共图书馆50年——炎陵县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网 2009年09月14日

炎陵县(原酃县,199445 目改现名)图书馆占地 19亩,馆舍面积 2560平方米,包括主楼和读者报告厅两部分。整个馆舍座落在红花绿草之中,掩映于苍松翠柏之间。环境优雅,风景宜人。

该馆成立于19761025 日,其前身是1951年建立的县文化馆图书室。197610县图书馆正式成立至1978年底,图书馆与文化馆乃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19793月,两馆正式分家,文化馆原馆舍的绝大部分交付图书馆使用。1981年,县委、县政府决定新建县图书馆馆舍,馆址设在县城书岗西路。1984418日,新馆竣工交付使用。198455 日正式开馆。

炎陵县图书馆现有藏书10万余册,其中图书8万余册,报刊2万余册。藏书以农、林、水产类图书为入藏重点。书架总长度达3100多米,年订报刊200种。开设外借处、少儿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科技阅览室、地方文献室。炎陵名人书库、信息中心等7个服务窗口。每年接待读者10万多人次,外借书刊13万册次。现有工作人员9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人,中专学历3人,3人获中级职称。现任馆长张金梅。

建馆伊始,该馆就把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作为其办馆方针。1998年,为适应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该馆还引进了深圳图书馆研制的“文化部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的编目和流通两个子系统,逐步走上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之路。

该馆十分注意利用馆内图书资料,为当地的科技生产服务。经常性地与科技工作者保持联系,并长期定点、定题为科技示范户提供资料和信息,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9915月,创办了《炎陵科技信息通讯》(原名《科技致富通讯》)。每年4期,每期1000份。摘编一些通俗实用的科技致富信息,无偿赠送给广大农户和个体经营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该馆获得了1993年全省公共图书馆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成果评比三等奖。

积极举办“红读”活动是该馆开展读者活动的一大特色。自1985年,该馆已连续14年无间断地举办各种形式的“红读”活动。其中,具较大规模的就有7次。在全县广大中小学师生和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1992年,文化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新闻出版署联合授予该馆“全国十年红读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该馆历来把发展基层图书馆(室)列为工作的一个重点,并专门配备了一名专业人员负责基层业务辅导工作。1989年,在该馆的帮助和支持下,策源乡办成了县内第一个乡万册图书馆。1990年,又帮助水口镇建起了一个高标准的镇万册图书馆。接着沔渡、十都、船形等6个乡镇万册图书馆也相继建成。在帮助建立基层馆(室)的同时,该馆还注重对基层图书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历年来,已举办基层图书管理员培训班4期,培训学员111名,为基层馆(室)的巩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业务基础。至19995月底,全县已有8个乡镇万册馆,19个村级千册图书馆,全县15个乡镇文体站均建有图书馆,乡村两级图书馆(室)藏书达22万余册;38所中学、中心小学全部建立了图书馆,藏书总量逾50万册。一个以县图书馆为中心,辐射全县各单位、各乡镇的三级图书馆网络已基本形成。

为弥补经费不足,增强自身造血功能。1992年创办了集电脑打字、复印等多种经营项目为一体的服务部;1994年承包了文化馆的舞厅;199612月投资30万元,建起了炎陵县第一家彩色摄影扩印中心。由于经营得当、服务优良,生意红火、效益可观。1992年以来,每年创收4万元以上,累计上缴税金数万元。如今,该馆用于补文创收的固定资产达42万余元。1995年,在湖南省第三届以文补文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上,该馆被省文化厅、省财政厅评为“先进集体”。

该馆1986年、1988年、1991年、1994年、1998年连续五届被评为省文明图书馆;1994年还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明图书馆,同年被评定为湖南省一级图书馆和国家二级图书馆。1998年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第二次评估定级中,晋升为国家一级图书馆。二十几次受到省、市、县的奖励,全国十几家报刊杂志30多次报导了该馆的事迹。前两任馆长胡昭仁、曾筱萍二人先后被评为“全国图书馆先进工作者”.

 

发表评论
版权所有 2009-2010 湖南省图书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