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加强基础业务建设
随着湖南省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基础业务工作逐渐得到加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基础业务建设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在藏书建设、目录体系建设、文献标引和著录的标准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1图书馆藏书建设获得大发展
图书馆藏书是图书馆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非常重视藏书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和方式充实馆藏,提高馆藏质量,加强馆际协调,藏书数量有了极大发展,较好地满足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书刊的需求。建国之初全省仅有少数几个公共图书馆,这些馆藏书数量都很少,即以当时最大的省图书馆而言、也仅有13万余册藏书。而经过50年的发展,全省公共图书馆的藏书已达到2000万册,1997年全省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的藏书已达到1434万册(件);湖南图书馆的藏书达到338万册,是建国时的26倍。
50年代初,图书馆注意了新书的采集和藏书的清理,逐步形成了适合社会发展和人民阅读需要的新的藏书体系。如省馆在建国初新购进图书4万册,又注意抢救了一大批在土改中散佚的古旧图书约10万册。1956年和1957年先后分两批接收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拨来的古籍30万册。接收省新闻出版处连年没收、兑换来的反动、淫秽、荒诞书刊样本上万册。省馆由于入藏大量古籍,为了加强古籍保护工作,于1957年10月动工兴建一座面积为3322平方米的书库。1954年7月建立的湘潭市图书馆接收原湖南省南岳图书馆的2万余册藏书,1955年5月迁入大同北路新馆时已有藏书3.2万册。50年代后期,由于政治运动和“大跃进”浮夸风的影响,图书馆工作受到一定影响,但这段时期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仍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如1956年10月成立“湖南省整理积存图书资料工作委员会”,完成了90多万册古旧图书的整理工作。1959年省中山图书馆采购各类书籍12万册,相当于1949年~1956年购书的总和。这段时期至60年代,图书馆加强了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工作,增加了科技书刊的入藏比例,如省图书馆1974年采集科技书刊的经费占全部购书费的70%,其中,国内出版的农业书刊几乎全面入藏,在入藏的外文期刊中,农业类占60%,但流通率很低。图书馆界的协作活动在60年代初也开展起来,其中期刊的协调采购和馆际互借是重要内容。1964年8月,省会图书馆界(公共、教育、科委三大系统)组建长沙地区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当年即编印出《湖南地区图书馆预订资版期刊联合目录》、《中文期刊预订目录》,1965年初制定了《馆际互借暂行办法》。
文化大革命期间,公共图书馆遭遇到浩劫。公共图书馆的藏书被当作“封资修黑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对于将馆藏作为“四旧”加以破坏的行为各馆给予了不同形式的抵制。如省图书馆抢救了一批准备送造纸厂化浆的图书。在当时大批“洋奴哲学”的日子里,省图书馆仍然保持了绝大部分外文期刊的连续订阅。更为可贵的是,当时省图书馆的一些同志富于远见地认为,“文革”中的各种传单和各派别的各种印刷宣传资料是记录当时历史的宝贵资料,他们冒着危险广泛收集各类“文革”资料,使其成为湖南图书馆的一种特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湖南省公共图书馆事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亦是馆藏增长最快的时期。1978年全省公共图书馆共有藏书681万册,年购书经费62.5万元,到1988年底,藏书增长到1191万册,年度购书经费增长到131.7万元,分别增长75%和111%)为进一步拓宽馆藏来源,加强地方文献征集工作,1983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出了《关于征集地方书刊资料的通知》,指定省图书馆具体担任征集工作,并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藏书体系。1995年促成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和湖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征集地方文献工作的通知》,对地方文献的征集承办单位、征集范围、征集办法与要求作了明确规定,有力地推进了全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许多地、市、县建立了由当地公共图书馆担负地方文献征集的体制,加大了地方文献工作力度,10余年来省图书馆和各市、县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8年5月全国地方文献工作研讨会在湖南韶山召开,会上,湖南公共图书馆的代表与国内同行进行了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地方文献工作。经过多年的收藏,省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已初具规模和特色,整理和开发了一些专藏,如徐特立藏书、张舜徽藏书等,开发或出版了一批成果,如《湖南资料手册》、《当代湖南人名辞典》、湖南名人资料数据库。湘潭市图书馆的地方文献突出了齐白石、王阎运等人物的特色,并参与了地方名人资料整理出版工作,如《齐白石全集》的出版等。湘籍作家谭谈在涟源市图书馆设立了分馆“爱心书屋”,目前已收到作家捐书4万余册。
随着藏书建设的发展,各馆加强了藏书建设的规范化。1983年6月湖南省文化厅在大庸召开全省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研讨会,邀请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专家沈继武老师作专题讲座,研讨市县图书馆藏书建设中的问题,1984年文化厅颁发《湖南省市、县图书馆藏书补充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对市、县图书馆的藏书结构、采购原则和复本标准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各馆根据条例和本地、本馆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重点地补充藏书,使藏书结构日趋合理,在全省公共图书馆藏书中,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所占比例为28%、30%、25%和10%(1988年统计),较好地满足了各类型读者的阅读需求。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藏书建设中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省文化厅于1993年9月在岳阳召开了藏书建设研讨会,会上,邀请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专家肖希明老师作专题讲座,介绍了我国和世界范围图书馆藏书建设进展情况,特别介绍了文献资源建设新概念和我国近年来宏观文献资源建设和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大大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会议收到一批理论联系实际的有观点有见地的论文,会后印发了会议纪要,出版了藏书建设文集。在这次会议基础上,省文化厅对原有的《县市图书馆藏书补充工作条例》(试行草案)进行了修订,颁发《湖南省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规则》,对全省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健康发展起了积极指导作用。
“文革”以后,我省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藏书体系混乱、家底不清、书卡不符的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1982年省文化厅在南县召开藏书清点现场会,培训骨干和布置各馆进行全面清点的任务。各馆先后清点了藏书,同时进行了剔旧工作。80年代末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文献资源调研评估工作,湖南图书馆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通过馆藏评估,进一步明确了省馆藏书的强项,如“毛泽东思想研究”、“湖南地方研究”、“中国近代史”、“图书馆学”、“建筑科学”、“轻工业、手工业”、“农业经济”,经与评估书目核对这7个学科(专题)的平均收藏率为92%,达到研究级水平。
湖南省公共图书馆收藏有大量古籍,据J988年统计,全省公共图书馆共收藏古籍148.4万册,其中善本19.8万册。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省图书馆就收藏有古籍90万册。80年代以来,省里对古籍较多的图书馆划拨了专项保护资金和宣纸等修补材料,培训了古籍修补技术人员。一些馆对馆藏古籍进行了整理、编目,初步改善了保管及利用条件。省图书馆从1985年起,在全国缩徽中心的支持下开展了缩微复制工作。目前古籍善本和建国前旧报刊的拍摄复制工作已经完成。
《图书馆》杂志配合藏书建设做了一些宣传工作。80年代中期就市县图书馆藏书的实用性及与其他系统图书馆的协调收藏上进行了探讨;80年代后期举办了“文献资源研究”征文,并开设专栏。这些都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有力地推进了全省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工作。
2.2文献整理等基础业务工作
图书馆文献整理工作,包括文献编目、目录组织、文献分类标引和文献主题标引等基础工作,这些工作是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的基础。湖南公共图书馆长期以来重视文献整理等基础业务工作,经过50年的发展,全省公共图书馆的文献整理工作在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已取得可喜的成绩。
建国之初,随着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分类、编目等基础工作。1953年春,省图书馆在全省率先按《中国人民大学图书分类法》来分编图书,并对原有按皮高品分类法分编的图书进行改编。这时,新的卡片目录体系也随之建立起来。省图书馆设立了三套读者目录(分类目录、书名目录和著者目录)二套公务目录(订购目录和排架目录),另外还设立了典藏目录、科技书分类目录等辅助性目录。这个时期,为配合中心而编制了大量的书目、索引,如省图书馆编制的《关于贯彻婚姻法参考资料图书目录》、《鲁迅生平与著作书目简介》、《农业合作化图书资料索引》等,为图书馆的书目参考工作奠定了基础。
50年代省图书馆加强了业务辅导工作,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也得到加强。解放前省图书馆也曾有研究辅导部,但并没有真正开展辅导工作。1953年设立辅导研究部(1954年撤消,1956年又恢复为辅导组),将辅导工作作为全馆工作的重点,先后帮助湘潭市和南岳特区建立了图书馆,对全省49个文化馆图书室进行业务辅导,指导基层图书馆(室)进行图书分类和编目,组织目录。省馆还通过举办业务学习班和住馆实习等形式培训基层图书馆(室)干部,并加强了对农村图书室的辅导,编辑出版《农村图书室工作》小册子,辅导基层图书馆(室)的业务工作。1956年9月,由省图书馆牵头,成立了湖南省图书馆工作者联谊会,省馆与联谊会联合编辑《湖南图书馆通讯》,报道图书馆工作,辅导图书馆业务,对全省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1957年湖南省图书馆工作者联谊会受“反右派”斗争的影响而被撤销。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迸”,使图书馆也受到影响,图书馆开辟“红旗”阅览室,搞“大兵团作战”,编印有关“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的书目索引数十种。
1964年8月,省会图书馆界通过充分酝酿协商,组建了以省图书馆为核心馆的长沙地区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当年编印出《湖南地区图书馆预订资版期刊联合目录》、《中文期刊预订目录(以后连续编印至1966年)。1965年初制订公布了《馆际互借暂行办法》、《长沙地区科技图书室协作网试行办法》,开展了书刊资源的共享工作。
“文化大革命”使全省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受到重挫,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大多停滞不前。1970年后,省图书馆在对市县馆辅导中主要工作是“促(县、市馆)开放”,在衡阳市召开了“促开放”的会议,至1974年开放了36个县市馆,到1977年全省共恢复和新建71个县(市)图书馆。“文化大革命”后期图书馆的业务工作逐渐有所加强。1974年,随着《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出版使用,湖南省公共图书馆积极开展学习、推广《中图法》的活动。1974年5月6日至12日省图书馆举办《中图法》学习班,市县图书馆和部分高校图书馆55人参加了学习。1975年元月23 日至28日,省馆在长沙召开“关于改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试用本座谈会”,长沙、衡阳、株洲、湘潭、益阳、常德等6个市馆的部分分编人员参加了会议。省图书馆从1974年6月1日起正式使用《中图法》分编中外文图书。1976年6月起,省馆集中一部分人员用《中图法》改编馆藏中文社会科学图书,至1978年2月,共改编图书63458种188869册。1976年6月15日至7月13日,省图书馆举办全省地市县图书馆干部短训班,参加学习的有99个单位的111名学员,通过学习,使全省公共图书馆干部的基本业务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湖南省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随着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得到加强。1979年元月4日至2月9日,省文化局组织了对全省71个地市县图书馆的普查,检查内容包括图书馆基本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和业务工作情况。1980年6月15日至7月14日,省文化局在南岳召开市、县图书馆干部短训班教学问题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地的37名业务骨干出席会议,共同研讨图书馆学和业务建设的重要问题,完成了编写图书馆业务教材和教学研究两大任务。在教材方面,通过集体讨论,专人执笔,编写和修订了《图书馆的方针、任务》、《藏书建设》、《图书分类》、《图书编目》、《读者工作》、《辅导工作》等6门课程近15万字的讲义。这套讲义在一段时期内促进市县图书馆业务建设上曾经起到积极的作用。
进入80年代后,湖南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开始向规范化、标准化迈迸,1983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扩大会议在长沙召开,会议审议了《图书著录规则》、《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讨论了《非书资料著录总则》,会议期间,我国文献著录标准化领域著名学者阎立中、黄俊贵、姜树森等应邀作学术讲座,对于促进全省公共图书馆编目工作标准化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80年代初,省文化厅根据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新进图书馆工作的人员较多的情况,每年举办新馆员培训班,培训公共图书馆的新馆员,促进了市县图书馆基础业务工作的不断提高。这一做法一直沿袭下来,90年代由文化厅举办改由省图书馆主办,参加学习的新馆员除公共图书馆系统外还吸收其他系统的新馆员参加,因而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80年代以来,业务建设被各馆提到重要位置下大力气来抓,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为促进基础业务工作的提高,举办了各种形式的业务技术竞赛和练兵活动。1985年11月15日至18日,由文化厅组织的全省公共图书馆第一届分编技术竞赛在湖南图书馆举行,来自全省14个地市的36个图书馆的选手共45人参加了这次竞赛。这次竞赛分分类、编目、图书加工和目录组织四个大项进行。竞赛成绩喜人,常德地区获团体第一名,怀化地区获团体第二名。临澧县图书馆汪筱玲获个人全能。长沙市图书馆易琼英、安乡县图书馆丁敬钧、汨罗县图书馆罗建国、临澧县图书馆汪筱玲分获分类、编目、图书加工和目录组织四个单项的第一名。在全省竞赛前,大部分地市都举行了业务技术练兵和选拔赛,如湘潭市图书馆连续举办了二届业务技术比赛。通过这样大规模的竞赛活动,使基础业务建设放在了各馆重要议事日程上,分类、编目的规范化日益深入人心。进入90年代,图书馆基础业务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1991年全省举办了第二届文献分编知识竞赛。竞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地市为单位组织县市馆进行预赛,通过预赛确定选手组成参加全省决赛的代表队;第二阶段为全省决赛。全省竞赛于9月16日至19日在岳阳市举行,有16个代表队64名代表参加。竞赛分分类。著录单项赛和团体赛。单项赛以笔答形式进行,侧重于实践;团体赛以口答(含个人必答、集体必答、抢答、风险题)形式进行,侧重于理论。经过两天激烈的比赛,邵阳熊焰、郴州李星分别获分类、著录单项第一名,常德市代表队获团体第一名。这次比赛是湖南省公共图书馆业务竞赛中规模较大的一次,据统计,直接参加省、地级竞赛的选手便有196人,加上各地组织的参赛队员和组织观摩人员约在1000人左右。湖南公共图书馆注重基础业务建设,使其在全国性的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1991年11月16日至19日,全国公共图书馆黄鹤杯业务知识竞赛在武汉举行,在这次竞赛中,湖南图书馆张勇经过激烈角逐,以387.5分的好成绩荣获图书分类单项比赛冠军,湖南图书馆荣获团体第三名。
80年代以来,湖南公共图书馆采取多种形式,如专题研讨会、培训班,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大力倡导和推进图书馆基础业务的规范化。1989年11月在张家界市索溪峪举办的“《中图法》三版暨图书馆学研讨班”参加学习的有150余人,1999年在省馆举办的“《中图法》四版研讨班”参加学习的有110余人。全省公共图书馆全部使用图书分类国家标准《中图法》,按照国家颁布的文献著录规则进行著录,为向现代化过渡打下了坚实的业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