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会概况  组织建设  学术研究  学会活动  中青年人才库  共享工程  图书馆50年  图情刊物  学会30年 
  当前位置: 首页>图书馆学会>全国学会动态
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发布书香城市(县级)、书香社区标准指标体系的通知

2015年05月18日

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发布书香城市(县级)、书香社区标准指标体系的通知

 

各专门工作委员会,各分支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学(协)会:

全民阅读,是立足中国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要求。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一项长期性任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2014年委托中国图书馆学会开展书香城市指标研究及推广项目,期望通过制定并发布书香城市(县级)、书香社区标准指标体系,指导各地开展书香城市(县级)、书香社区建设工作,倡导并推动全民阅读。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专家成立课题组,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结合国内实际及未来发展趋势制定出“书香城市(县级)”、“书香社区”标准指标体系。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中国图书馆学会决定发布书香城市(县级)、书香社区标准指标体系(详见附件),指导各地书香城市(县级)、书香社区建设工作。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体现党和国家有关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方针政策,推动在全国建设一批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参与度高、阅读成效显著的书香城市(县级)、书香社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引导性、科学性的从事全民阅读推广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为各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二、基本原则

(一)城乡一体、公益普惠

“书香城市(县级)”、“书香社区”建设,着眼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全体市民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突出公益性、均衡性、普惠性、便利性,充分满足各阶层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

(二)政府主导、广泛参与

“书香城市(县级)、“书香社区建设,贯彻“政府主导、专家指导、社会运作、媒体支持”的运作机制,广泛动员,形成政府、社团、社会等多种力量共同推进全民阅读的生动局面。

(三)稳步推进、重在建设

“标准指标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阅读活动的基本规律,注重广泛吸收国际先进理念与经验,以体系化的指标来适应多元化的需求,以定量化的标准来衡量“书香城市”建设的成效,使整个指标体系不是停留在评价现状,而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着眼于促进建设。

(四)科学可考、便于操作

指标体系的建设中,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现状,区别东、中、西部地区,广泛征求国内专业领域高层次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将门类众多、涉及领域广泛的各类要素加以汇总、整合,按照全民阅读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书香城市”建设、发展规律,进行科学归类,在同类要素中,选取核心可考、操作简便的要素,作为入选指标。

三、标准依据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文化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文化部 财政部关于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文社文发〔201049号)和标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及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用地指标、评估定级标准等为遵循,制定具体创建标准。

 

附件:1.书香城市(县级)标准指标体系

2.书香社区标准指标体系

3.书香城市(县级)、书香社区标准体系指标说明

 

 

 

       中国图书馆学会

       201555


 


附件1

书香城市(县级)标准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单位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阅读设施

公共图书馆

县级图书馆等级

 

部颁一级

部颁二级

部颁二级

 

图书馆总分馆制

 

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实行总分馆制

 

乡镇图书馆设置率

%

100

80

80

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包含在乡镇综合文化站中

千人面积

m2

符合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并在本省处于领先地位

 

文化馆

阅读设施(包括数字阅读设施)

 

文化部文化馆评估标准

流动服务车

 

1

1

1

提供流动阅读服务

农家书屋

设置率

%

100

100

100

乡村

职工书屋

设置率

%

50

40

30

占区域内千人以上企业的%

学校图书馆

设置率

%

100

100

100

包括区域内所有全日制学校

公共阅报栏(屏)

 

 

提供时政、三农、科普、文化、生活等报纸,每天更新不少于两份

车站、集贸市场、商场、广场等人流密集场所设置

文化共享工程

县级支中心

 

100%达到文化部规定的配置标准

 

基层服务点与公共电子阅览室设置率

%

100

100

100

 

出版物发行网点

县、乡镇实体书店、书报亭、代销点

 

基本健全

 

阅读资源

公共图书馆

人均藏书量

/

1.2

0.96

0.6

县级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以及纳入公共书目检索系统的农家书屋藏书(不包括电子图书)

人均年新增藏书

/

0.06

0.04

0.03

同上

乡镇图书馆报刊

70

50

30

 

可用数字资源

TB

4

3

2

包含电子图书、数字报刊、数据库等

农家书屋

藏书

/

1200/2000

 

报刊

30

30

30

按农家书屋建设规定

音像制品

100

100

100

按农家书屋建设规定

职工书屋

图书

3000

3000

3000

参照《职工书屋实施意见》

学校图书馆

生均拥有藏书

 

达到教育部对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生均藏书的规定指标

 

阅读活动

阅读推广活动

讲座、展览、经典诵读、亲子阅读、读书沙龙等阅读推广活动

 

根据需求与特色,公共文化机构、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广泛开展

 

阅读品牌活动

 

 

举办县域阅读节、阅读月活动;

一乡镇(街道)一品牌

 

阅读服务

公共阅读设施免费开放时间

县级公共阅读设施

小时/

56

 

乡镇图书馆

小时/

48

 

农家书屋

小时/

40

按农家书屋文件

职工书屋

小时/

18

按南宁市实施意见

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公共电子阅览室

小时/

40

40

40

设置在公共阅读机构中的应与该机构免费服务开放时间相同

编制导读推荐书目

 

 

每月2

每月1

每月1

导读推荐书目包括面向中小学生优秀出版物推荐书目、新书推荐书目、专题导读书目、图书馆外借排行榜等。

编发阅读品鉴资料

 

3

2

2

图书馆、文化馆、新华书店、学校、社会阅读组织等编发经批准的导读性、品鉴性资料性出版物

数字阅读服务

建有县域公共阅读服务平台

 

县级公共阅读服务设施

具有文献检索、阅读、咨询等功能的统一平台,并能直接使用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资源

免费WIFI

 

县级公共阅读服务设施内提供

考核时现场测试

提供数字资源阅读和下载服务

 

所有公共阅读服务设施

 

特殊人群阅读服务

少儿阅读促进

 

重点开展婴幼儿亲子阅读指导、学龄前儿童基础阅读促进、中小学生分级阅读服务,留守儿童阅读关爱

视障读者服务

 

有盲文阅览室、有视障读者专用设备、有适合其阅读的服务

 

外来务工人员服务

 

有就业信息、工地借阅服务

 

老龄读者阅读服务

 

交流、品鉴、计算机使用技能培训

 

阅读环境

大众传媒

新闻媒体设全民阅读专题节目

/

48

48

48

包括报纸、电视、电台

网络媒体设全民阅读频道

 

政府网站有阅读平台的链接

公益广告

新闻媒体投放全民阅读公益广告

 

100%的新闻媒体投放全民阅读公益广告

新闻媒体主要指当地的报纸、电视台、电台和网络媒体。

主要公共场所广告屏投放全民阅读公益广告

 

100%的广告屏每天投放全民阅读公益广告

主要公共场所指城市和乡镇车站、集贸市场、商场、广场等人流密集地点。

场所指引

 

 

在道路指引系统、地图中加入阅读场所标识指引

 

阅读成效

市民综合阅读率

 

%

80

 

市民阅读活动参与率

 

%

全省先进

考核时随机调查

市民满意率

 

%

85

考核时随机调查

公共图书馆

人均外借册次

册次

1

0.6

0.4

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外借总册次/常住人口

人均到馆次数

1

0.6

0.4

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到馆总人次/常住人口

人均数字资源点击次数

1

0.3

0.2

县图书馆网站点击次数/常住人口

社会阅读组织

 

60

40

20

每个组织每年活动不少于4

阅读消费

人均书刊消费

100

80

60

常住人口

保障条件

组织保障

党委政府设立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

 

机构健全

 

成立全民阅读专家指导委员会

 

机构健全、活动正常

 

经费保障

全民阅读经费

 

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按照指标要求加以测算,落实保障当地常住人口享有公共阅读服务所需资金

队伍建设

阅读推广人

2

2

2

阅读推广人是指参与全民阅读工作的个人。

业务培训

/

县级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每年参加脱产培训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村(社区)专兼职人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

 

政策保障

制定全民阅读规划

 

 

制定绩效考核制度

 

有制度,执行良好

 

制定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

 

有政策,执行良好

 

激励机制

开展评奖评优活动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有制度、促创新、重效果、可持续

 


附件2

书香社区标准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单位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阅读设施

包含公共阅读功能的社区文化活动设施

面积

平方米

200

200

200

示范区标准

阅读坐席

10

10

10

 

免费WIFI

 

现场检查测试

数字阅读终端

台数

10

10

10

包括电脑、Pad、手持阅读器等

数字阅读一体机

 

 

阅读设施指引

 

能够引导居民前往公共阅读设施

阅读资源

图书馆

图书总量

/

5000

5000

5000

 

年更新图书率

%

30

30

30

包括周转文献调配

报纸期刊

30

30

30

 

音像制品

100

100

100

农家书屋标准

数字资源

 

能通过联网计算机利用数字资源

 

阅读活动

针对少儿的阅读活动

 

/

12

 

 

针对老年人的活动

 

/

12

 

 

有社区特色品牌阅读活动

 

1

 

 

阅读服务

开放时间

 

小时/

48

48

48

双休日应开放

新书推荐

 

12

6

4

 

特殊人群服务

 

 

 

阅读需求反馈

 

 

 

阅读成效

社区居民满意率

 

%

80

公众满意率是指公众对阅读环境、阅读设施、阅读资源、阅读服务、阅读活动、阅读成效及保障条件的满意程度。

外借册次

 

/

5000

4000

3000

 

人均到馆次数

 

/

1

0.5

0.5

占社区常住人口的比例

阅读组织

 

2

1

1

每年至少开展4次活动

 


 


附件3

 

书香城市(县级)、书香社区标准体系

指标说明

 

《书香城市(县级)和书香社区标准体系》(以下简称《标准体系》),主要用于指导书香城市(县级)和书香社区的创建工作。

《标准体系》的制定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能够参考的标准、指标或依据不多,因而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加以修正和完善。

 

一、研究方法的说明

《标准体系》在制订时,结合实际,注重了先进性和可操作的结合。今后评比时,建议由申报主体在参考本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申报主体的实际,提出创建规划和指标,再经过创建和验收,可以逐步对《标准体系》加以修订和完善,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创建书香社会活动的开展,全民阅读逐渐成为风尚,使得《标准体系》的完善成为动态化和常态化。

《标准体系》的指标设定,考虑到我国地域广袤,区域经济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平衡,借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经验,将指标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个部分。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等9个省市对应东部标准,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海南等10个省级行政区对应中部标准,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对应西部标准。在分析相关数据时,也按此划分东、中、西部。

东、中、西三个地区的指标需要平衡,承认地区之间存在合理的差异,其比例关系需要具有科学性,因而在指标中需要比较准确地掌握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基础和实际。在研究中,采用了三个办法来寻找各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

一是用三个地区20112013三年的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以前称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平均数作为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依据(附表一),这些数据,作为《标准体系》中与硬件建设、经费投入等相关的指标测算参考依据。

二是将2013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按东中西三个地区的数据(附表二),作为地区间公共文化建设基础差异的代表,用以计算三个地区在《标准体系》中公共文化相关指标。

三是以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县级公共图书馆20112013年的统计数据作为依据(附表三),作为确定书香城市标准体系中与此相关指标的参考依据。

另外,本标准体系在计算指标值时除了遵循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外,还主要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文化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文化部 财政部关于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和标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及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用地指标、评估定级标准等,包括参考了《“书香苏州”建设指标体系》、《张家港市“书香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和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新西兰等发达国家与阅读相关的规定与服务政策。除此之外,各地区在前一阶段公共文化建设上实际等因素,也作为影响因素,有时甚至需要用到经验数据。

在《标准体系》指标先进性上,考虑到书香城市(县级)和书香社区的评比,一定带有引导性和示范性,且因为局限于一个县和一个社区,范围较小,总体上的创建难度应该小于示范区,但也有某些指标因为无法依托地级市的资源而变得更加困难,在确定指标值时,已经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

 

附表一:东中西三地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与常住人口差异(单位:亿元、万人)

 

东部收入

中部收入

西部收入

东部人口

中部人口

西部人口

2011

29306.38

12421.70

10819.03

47327.71

50491.8

36221.65

2012

33290.74

15024.77

12762.78

47675.83

50685.15

36427.52

2013

37319.75

17246.74

14444.95

47980.8

50898.52

36636.22

三年平均

33305.62

14897.74

12675.59

47661.45

50691.82

36428.46

2013年人均收入

0.7778

0.3388

0.3943

 

 

 

2013年差异

1

0.4356

0.5069

 

 

 

三年人均收入

0.6988

0.2938

0.3480

 

 

 

三年平均差异

1

0.4204

0.4980

 

 

 

经济和人口数据,可以视作衡量一个地区在建设书香城市或书香社区上的经济实力情况。从上述数据来看,至少人均指标上,西部地区要高于中部地区。

 

附表二:东中西三地区公共图书馆2013年主要指标及平均差异

指标

2013

中与东差异

西与东差异

备注

东部

中部

西部

公共馆个数

776

1373

962

 

 

 

单馆服务人口

61.83

37.07

38.08

1.668

1.624

不包括分馆

分馆数量(个)

4366

1442

676

 

 

 

单馆覆盖人口

9.33

18.08

22.37

0.516

0.417

分母为总、分馆数

馆舍面积(万)

515

407

212

 

 

 

千人平方米

10.73

8.00

5.79

0.746

0.540

 

阅览坐席

320928

311720

172708

 

 

 

千人阅览坐席

0.67

0.61

0.47

0.91

0701

 

专业人员数

19490

23436

11667

 

 

 

专业人员比例

0.406

0.46

0.318

1.133

0.783

万分比

财政拨款

502043.2

284670.3

201916.7

 

 

 

人均财政拨款

10.46

5.59

5.51

0.534

0.527

 

人均财政收入

7778

3388

3943

 

 

 

上两项之比

0.134%

0.165%

0.14%

1.231

1.044

说明人均投入

购书经费

86916.5

31558.2

16067.6

 

 

 

人均购书经费

1.81

0.62

0.44

0.343

0.243

 

总藏量(万)

34073

25561

12017

 

 

 

图书藏量(万)

24917

20702

9393

 

 

 

人均藏书

0.52

0.41

0.26

0.79

0.50

 

年订报刊

485525

359213

228057

 

 

 

千人征订报刊

1.01

0.71

0.62

0.703

0.614

 

年增图书

2762.65

1351.26

626.50

 

 

 

人均新增藏量

0.058

0.027

0.017

0.466

0.293

包含电子图书

数字资源

20409

9970

6982

 

 

单位为“万页”

人均数字资源

0.43

0.20

0.19

0.465

0.442

单位为“每人页”

有效证(个)

17327599

6943995

2739601

 

 

 

持证读者比例

3.611%

1.364%

0.748%

0.378

0.207

 

外借图书(万)

24995.40

10418.35

5454.56

 

 

 

人均外借图书

0.521

0.205

0.149

0.393

0.286

每人年借书册数

到馆人次(万)

28805.53

13089.58

6918.15

 

 

 

人均到馆次数

0.600

0.257

0.189

0.428

0.315

每人年到馆次数

网站点击(万)

33770.61

11989.05

12098.03

 

 

 

人均点击次数

0.704

0.236

0.330

0.335

0.469

每人年点击次数

讲座与展览

27732

23079

14221

 

 

 

现场参加活动人次(万)

2241.74

1388.39

716.91

 

 

只包括讲座、展览、培训三个内容

参加人次比例

0.047

0.028

0.020

0.60

0.426

 

 

附表三:20112013年县级图书馆主要指标平均数及差异

指标

三年平均

中与东差异

西与东差异

备注

东部

中部

西部

县级馆个数

674

976

1005

 

 

 

分馆数量(个)

3206

3449

971

 

 

 

馆均拥有分馆

4.76

3.53

0.97

0.742

0.204

 

馆舍面积(万)

264.33

169.33

150.67

 

 

万平方米

馆均面积

3922

1735

1499

0.442

0.382

平方米

阅览坐席

198850

153952

143036

 

 

馆均平均坐席

295

158

142

0.54

0.48

从业人员数

12329

10636

8970

 

 

馆均从业人员

18.3

10.9

8.9

0.6

0.49

财政拨款

192664.57

75478.97

97324.4

 

 

万元

馆均财政拨款

285.85

77.34

96.84

0.271

0.339

万元

购书经费

27525

6174

6986

 

 

万元

馆均购书经费

40.84

6.33

6.95

0.155

0.170

万元

总藏量

16432.33

8229.33

8391.44

 

 

万册(件)

图书藏量

13311.67

6389

5931

 

 

万册

馆均藏书

19.74

6.54

5.9

0.331

0.299

万册

年订报刊

255574

131658

165346

 

 

馆均征订报刊

379

135

165

0.35

0.44

年新增藏量

1046.89

542.5

437.14

 

 

万册

馆均新增藏量

2.09

0.56

0.43

0.268

0.206

万册

馆藏数字资源

2263.33

1250.98

893.14

 

 

万页

馆均数字资源

3.36

1.28

0.89

0.381

0.265

万页

有效证

6615477

2468705

1458608

 

 

馆均持证读者

9805

2527

1446

0.258

0.147

外借图书

10637.12

4327.8

3588.83

 

 

万册(件)

馆均外借图书

15.77

4.33

3.56

0.275

0.226

万册(件)

到馆人次

14086.08

5192.55

4357.86

 

 

万人次

馆均到馆次数

20.86

5.31

4.32

0.255

0.207

每馆年到馆读者

网站点击次数

48495790

15549376

10421632

 

 

馆均点击次数

71952

15932

10370

0.221

0.144

每馆年点击次数

讲座与展览

15588

10719

10452

 

 

场次

馆均讲座展览

23.1

11

10.4

0.48

0.45

场次

活动次数

21724

14780

15486

 

 

馆均活动次数

32

15

15

0.489

0.468

现场参加活动人次(万)

845.41

443.74

505.14

 

 

只包括讲座、展览、培训三个内容

馆均参与人次

12543

4547

5026

0.363

0.401

 

 

二、书香城市(县级)标准体系主要指标说明

1.一级指标:阅读设施

1.1二级指标:公共图书馆

1.1.1县级图书馆等级。

本指标是指创建城市中县级图书馆在上一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所获得的等级。

公共图书馆等级是通过文化部对公共图书馆现场评估后综合打分的结果,涉及到公共图书馆馆舍、设施、资源、服务、活动、管理、效益等方方面面,是全面考量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益的指标体系,虽然在同一等级中较难判断办馆优劣,但如相差一个等级,则说明两馆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

在书香城市(县级)建设中,县级公共图书馆是提供阅读条件、资源、服务等方面的主要力量,又是当地总分馆体系的总馆,其服务能力的强弱,对当地能否构建阅读社会至关重要。东部指标定为一级是必须的,考虑到中部和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实力和公共图书馆建设基础条件上的差异,确定指标为东部一级,中部和西部均为二级。

 

1.1.2图书馆总分馆制

本指标是指创建城市必须建立起县级总分馆体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日益体现出服务的均等和高效。书香城市是全体市民阅读兴趣、阅读意愿、阅读资源、阅读条件俱佳的城市新常态,不仅需要考虑投入上的低成本,还要兼顾服务上的标准化和均等化,而总分馆正好具备这种优越性:不仅服务效益高,而且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也更低,因而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书香城市,更应该采用总分馆制。

在两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建设县级总分馆,且实现资源共享。因此,本标准确定该项指标东、中、西三个地区均需要建立总分馆体系。

 

1.1.3乡镇图书馆设置率

本指标是指创建城市中没有乡镇图书馆的乡镇数与当地全部乡镇数之间的比例,公式为:乡镇图书馆设置率=1-没有乡镇图书馆的乡镇数/当地全部乡镇数。

这个公式没有采用“当地乡镇图书馆数量除以当地全部乡镇数量”,原因是撤乡并镇后,一个乡镇不一定只有一个乡镇图书馆,但同时可能有些乡镇没有乡镇图书馆。

乡镇图书馆是县与乡村(社区)之间的纽带。乡镇图书馆一般隶属于乡镇综合文化站,独立建制的不多。一个县级书香城市,除非乡镇图书馆和乡村图书馆同时都直接为县级图书馆的分馆,否则乡镇图书馆的缺失会使乡村图书馆(室)的服务能力大打折扣,因而会制约书香城市的建设。

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是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点工作之一,成效显著,这应该使目前乡镇综合文化站中的图书馆有较好的基础条件,两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要求“乡镇(街道)设置综合文化站,按照国家颁布的建设标准等进行规划建设”。

乡镇图书馆设置率指标确定为东部100%,中部和西部均为80%

 

1.1.4 千人面积。

该指标是指当地每一千常住人口所拥有的公共图书馆场馆面积,这里的公共图书馆场馆面积包括了县级图书馆、乡镇分馆和社区(乡村)分馆,但不包括总分馆体系外的农家书屋、职工书屋、乡村图书室等场馆面积。

创建示范区对东部的标准均为“本省领先”的定性指标,对中西部没有要求,根据统计资料,东部为10.73平方米,中部为8平方米,西部为5.79平方米。

按《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三万人对应的公共图书馆面积应为800平方米,折算成每千人面积(上限)则为37.5平方米,但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总体上是一个原则性的标准,在针对乡村、社区这种一个区域中人口不足三万时可能不具备完全的指导意义。另外在一个总分馆体系中,一个分馆的设置可能也难以完全按照这个标准执行。

从统计数据看,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千人面积指标差异是10.7460.540。但从东、中、西三个地区的情况来看,西部人地广人稀,个别县只有数万人口,用人均指标与东部地区相比,可比性并不太强,难以套用统计数据的平均数来计算定量指标。因此,本指标按创建示范区标准,确定为“本省先进”。

 

1.2 文化馆阅读设施

本指标是指设置在文化馆内为市民提供免费借阅服务的场所和设施。

文化馆的阅读设施可以是报刊、图书等阅览,但主要是指公共电子阅览室。这在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中有具体指标和要求,只要是达到相应等级的文化馆,应该具备阅读设施。

创建示范区标准中,东部是二级文馆,中部是三部文化馆,西部是80%以上达到三级文化馆。

张家港市的标准中是一级文化馆。

由于本指标中另有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指标,所以本指标对文化馆阅读设施没有规定具体面积,但不管是东、中、西地区,都必须要有,且能提供阅读服务,否则本指标不能得分。

 

1.3流动服务车。

本指标是指县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可以是县图书馆,也可以是县文化馆)有的为乡村提供包括图书借阅等公共文化流动服务的专用汽车。

流动服务车是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补充,也可以说是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特别适合在人口稀疏、设置固定图书馆不经济的区域提供服务。

创建示范区标准规定东部至少有一辆(流动图书馆),对中西部未作规定。《意见》明确要求至少配备一辆流动服务车。要建设一个县级书香城市,起码能够达到为全县域提供均等化的阅读服务,拥有一辆流动服务车是起码的标准。本指标确定为“至少1辆”,不分东中西。

 

1.4 农家书屋设置率

本指标是指创建城市农家书屋的数量占乡村数量的百分比。

创建示范区标准中,只有对中部地区规定了60%的设置率;按八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农家书屋文件精神,农家书屋应该是100%设置。由于乡村中,图书室大多缺失,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公共电子阅览室等一般不提供纸质图书和报刊,因此,对于书香城市而言,不管东、中、西,农家书屋应该100%设置。

 

1.5 职工书屋设置率

本指标是指创建城市职工书屋数量占当地千人以上企业数量的百分比。

职工书屋是工会系统牵头开展的职工阅读设施。由于企业情况复杂,且政府只有引导,一般当地的总工会对其建设有所支持,有地方(如苏州市区)总工会则将职工书屋的建设与图书馆合作,在社区分馆设置职工书屋专架,并有经费补贴。

因此本《标准体系》要求千人职工以上的企业设置职工书屋,越多越好,具体底线是东部50%,中部40%,西部30%

 

1.6 学校图书馆设置率

本指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图书馆的数量占当地学校数量的百分比。

学校图书馆是必设制,教育部对各类各级学校均有具体规定,因此本指标不分东中西,统一为100%

 

1.7 公共阅报栏屏

本指标是指创建城市需求在车站、集贸市场、商场、广场等人流密集场所设置公共阅报栏(屏)

本指标没有可以参考依据。近年来,各地在公共阅报栏屏的设置上做法各异,有的地方大力建设电子屏,作为当地政府的实事项目;又有报道称当地公共阅报栏严重缺失,影响居民的报纸阅读。从新闻信息获取来看,电子屏对重要的口号式、碎片式的新闻传播具有时效上的优越性,但替代不了市民利用纸质报纸对新闻内容的深度获取,而且许多人(特别是老年人)有从报纸阅读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习惯。因而需要兼顾两者,指标也合并,由当地根据实际设置。

由于已经要求创建城市中按科学布局设置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所以公共阅报栏(屏)的设置,主要是车站、集贸市场、商场、广场等人流密集场所。

 

1.8 文化共享工程

1.8.1县级支中心

本指标是指创建城市是否按规定建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且正常运行。

按照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相关文件要求,每个县(区)都必须建立支中心,且达到文化部规定的配置要求,中央财政对中、西两个地区有专项经费补贴,对东部地区有专项奖励。因此该指标三个地区均必须100%设置。

 

1.8.2 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公共电子阅览室设置率

本指标是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公共电子阅览室的设置完成的程度。

创建示范区对东、中、西三地区的标准分别为100%80%60%。但按共享工程和相关文件要求,每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图书馆)、社区和乡村都必须100%设置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公共电子阅览室,且按公示时间开放。由于共享工程建设启动迄今已经十多年,因此本指标不分东、中、西地区,全部为100%

 

1.9出版物发行网点

本指标是指创建城市中,县、乡镇实体书店、书报亭、代销点等出版物发行网点基本健全,便于市民购买图书、征订报刊。

除利用公共阅读设施外,许多市场会选择自行购书、征订报刊,一方面建立家庭藏书,另一方面使自己的读书更有私密性。在创建书香城市中,必须为这部分市场提供便利。曾经,新华书店的网站遍布全国,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一方面新华书店作为企业,从经济效益角度从一些乡镇等退出,另一方面书店经营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不管如何,书香城市不仅要解决市民利用公共阅读设施的快捷,也要解决市民购书、藏书的便利。

 

2.一级指标:阅读资源

2.1 二级指标:公共图书馆

2.1.1 人均藏书量

本指标是指每个市民(按常住人口)拥有县图书馆、乡镇分馆和乡村(社区)分馆的多少藏书(只指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内书目数据库中的藏书)。公共图书馆藏书是市民阅读中最没有门槛的文献资源,其数量和质量能否满足市民阅读需求,直接关乎书香城市建设成功与否。

从附表的统计分析来看,东中西三地区之间不管在地方财力、公共图书馆拨款、原有藏书基础、新增藏量等都存在着差异。另外,东、中、西三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分别为0.52册、0.41册、0.26册,三地区之间的差异为10.790.50;东、中、西三地区县级图书馆的平均藏书量分别为19.74万册、6.54万册、5.9万册,三地区之间的差异为10.3310.2992011年起的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活动,拉高了指标,第二批示范区的创建标准中,东、中、西三个地区分别是人均1册、0.6册、0.4册。

综上,本指标确定东部人均藏书为1.2册,东、中、西三地区之间的差异为10.80.5,即,东、中、西三地区的指标分别为人均1.2册、0.96册、0.6册。

 

2.1.2人均年新增藏量

本指标是指当地平均每位市民拥有公共图书馆(包括县级馆、乡镇和乡村分馆)当年新购进图书的册数。影响该指标的最主要因素是购书经费和人口数量。

对于以图书馆为主的公共阅读场所,文献资源更新的数量、质量和频率是市民对图书馆利用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李国新考察,日本对图书馆年文献更新率就规定了最低要求。

附表二中,东、中、西三地区公共图书馆的人均新增藏量分别为0.058册、0.027册、0.017册,三者之比为10.4660.293;三地区平均每个县级图书馆年新增藏量分别为2.09万册、0.56万册、0.43万册,三者之比为10.2680.206。创建示范区标准是0.040.030.02

本指标与上一个指标存在关联,在藏书没有剔旧的前提下,以上年底藏书量为期初数,本指标是一个增量,本期末数就是当年的藏书量,除以常住人口数就形成上一个指标,因此,要完成人均藏书量的指标,除了期初藏书量外,主要依靠本指标的完成,这就决定本指标不能太低。

综合上述数据和分析,确定本指标东、中、西分别为0.060.040.03

 

2.1.3乡镇图书馆报刊

该指标是指为乡镇图书馆征订并提供市民阅读的公开发行的报纸和期刊的种数。

乡镇图书馆不纳入目前公共图书馆统计范畴,所以征订报刊数也没有历史统计数据,创建示范区标准以及乡镇文化站管理规定等中也未作规定。

在公共图书馆的统计中,东、中、西三地区县级馆馆均报刊征订为379135165,三地区之间的差异为10.350.44,与馆均到馆读者差异10.2250.207相近。

根据前几年数次对乡镇、社区图书馆的调研,报刊其实是读者(特别是老年读者)十分喜爱的读物,报刊征订数量多的,往往读者就多。低于30种时,扣除必订报刊后读者选择的余地就会大幅降低。按照总分馆建设的经验来看,几个分馆建设成功的地区对分馆报刊征订都不低于100种,如苏州规定社区分馆的报刊征订不得少于100种,深圳福田区92个社区分馆,平均每馆征订报刊153种。

本标准体系确定东、中、西三地区的指标分别为70种、50种、30

 

2.1.4可用数字资源

该指标是指创建城市公共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数字化文献资源的数量(下载到本地服务器),其单位为“TB”。

在信息时代,文献载体多样化,使用数字化设备阅读的人群日趋增多,但网上信息垃圾也不少,所以通过图书馆提供正规、正版并组织有序的数据文献资源,是书香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统计数据中使用的单位是“万页”,东、中、西三个地区公共图书馆分别拥有数字资源分别为20409万页、9970万页、6982万册,平均到每人为0.43页、0.2页、0.19页;三个地区平均每个县级馆拥有3.36万册、1.28万页、0.89万页,其差异为10.3810.265。创建示范区标准中对该项指标是东部4TB,中部3TB,西部不作要求。

由于共享工程国家中心有大量数字资源,每个县又有县级支中心,有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在服务中也要求定期下戴一些电影、讲座等数据进行播放,而这些也构建数字资源,但另一方面,一些外购的数据库却不一定安装在本地。

综上,本指标确定为东部4TB、中部3TB、西部2TB

 

2.2 二级指标:农家书屋

2.2.1藏书

本指标专指农家书屋的藏书,既有种的要求,又有册的要求,其目的是在规定藏量的基础上控制复本数。

按照《意见》“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统筹管理,实现农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的精神,如创建城市将农家书屋的馆藏文献统一纳入县级总分馆体系采购、分编、流通,并定期进行更新、补充、调配的,本指标可考虑加分。

按公开报道,农家书屋初始建设开放时的藏书为1000册,经过若干年的补充,加上社会捐赠等其他途径,藏书应该不断增加。

示范区创建标准中只对中部地区有2000册要求,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农家书屋藏书的问题在于适用度不高和复本量偏大,因此,本指标对东、中、西三地区都要求藏书种数不低于1200种,藏量不少于2000册,两个数据均须达标。

 

2.2.2报刊

本指标专指农家书屋的当年征订报刊的种数。农家书屋一般报刊均不多,直接影响了农民的阅读兴趣,按前几年总分馆建设的调研,少于30种报刊对读者到馆阅读的兴趣影响较大,因此,本指标要求东、中、西三地区的农家书屋当年征订报刊都不少于30种。

 

2.2.3音像制品

本指标是指农家书屋中提供农民外借的音像制品,如DVDCD等。

音像制品是文献载体之一,艺术欣赏是阅读的形式之一。在农家书屋建设中,规定了农家书屋馆藏文献中须配置音像制品100种,本标准体系按这个规定执行,东、中、西三个地区均不少于100种。

 

2.3职工书屋藏书

本指标是指职工书屋中的藏书册数。由于职工书屋中的藏书是企业自己所购,不用担心复本量。按20081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开展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的实施意见》(总工发[20083)的规定,本指标不分东、中、西部,均为3000册。

 

2.4学校图书馆生均拥有藏书

本指标是指学校中平均每位学生拥有本校图书馆藏书的数量。

教育部对各种类型的学校生均拥有藏书有明确的规定,纳入学校评估定级指标之中,因此,本标准体系规定本指标按教育部规定执行。

 

3.一级指标:阅读活动

3.1阅读推广活动

本指标是指当地政府、公共阅读机构为倡导、推动全民阅读而举办的各种阅读推广活动,包括讲座、展览、经典诵读、亲子阅读、读书沙龙等阅读推广活动

要求根据需求与特色,公共文化机构、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广泛开展

 

3.2阅读品牌活动

本指标是指某项阅读活动的名称、做法、成效得到市民以及行业认可,形成影响。

创建城市可以通过举办县域阅读节、阅读月活动等等,形成一乡镇(街道)一品牌。指标不分东、中、西。

 

4.一级指标:阅读服务

4.1 二级指标:公共阅读服务设施免费开放时间

4.1.1县级公共阅读设施

本指标是指县级图书馆,以及文化馆等其中的公共阅读设施的免费开放时间向社会公示,并按公示开放。

在《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各地的公共图书馆管理条例或管理办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政策,以及创建示范区标准等中均有对县级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时间规定,本标准体系遵循这些相关规定,不分东、中、西地区,均为每周56小时。

 

4.1.2乡镇图书馆

本指标包括乡镇综合文化站中的图书馆、县级图书馆的乡镇分馆,其开放时间达到每周48小时,不分东、中、西地区。

 

4.1.3农家书屋

本指标是指农家书屋的免费开放时间要向社会公示,并按公示开放。

本指标在八部委文件中有明确规定。本指标按此规定:不分东、中、西地区,均为每周40小时。

 

4.1.4职工书屋

本指标是指职工书屋的免费开放时间。

在职工书屋的相关文件中,并无免费开放时间的具体规定,检索到广西南宁市《职工书屋实施意见》中,规定了职工书屋每周开放不少于18小时间,本标准参照这个数据,不分东、中、西地区,均为每周18小时。

 

4.1.5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公共电子阅览室

本指标是指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和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免费开放时间。

本指标根据共享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的管理规定,按上限设置标准,不分东、中、西地区,均为每周40小时。

 

4.2编制导读推荐书目

本指标是指创建城市公共图书馆编制并向读者推送的导读书目期数。

本指标的导读推荐书目包括新书推荐书目、专题导读书目、图书馆外借排行榜等。通过公共阅读服务机构向市民推荐新书、适读书,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

东部地区每月2次,中、西部地区每月1次。

 

4.3编发阅读品鉴资料

本指标是指创建城市的各级各类图书馆编发经批准的导读性、品鉴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免费向市民公布、发放或由市民自由领取。

本指标不分东、中、西地区,每季度1期。

 

4.4 二级指标:数字阅读服务

4.4.1建有县域公共阅读服务平台

本指标是指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阅读机构建有为市民提供具有文献检索、阅读、咨询等功能的统一平台,并能直接使用公共阅读设施的数字资源。

 

4.4.2免费wifi

本指标是指在县级公共阅读机构中有为市民提供开放的免费无线上网服务,以便于市民在公共阅读机构时可以使用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无线设备进行阅读。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个人无线设备已经非常普及,阅读多元化已经基本形成,提供移动阅读的平台、资源和环境已经成为公共阅读服务的重要组织部分,同时,借助个人移动阅读设备,可以弥补阅读资源不足、发挥馆藏数字阅读资源完全无排他性的优势。

 

4.4.3提供数字资源阅读和下载服务

本指标是指在创建城市中所有公共阅读服务设施内,都有为市民提供数字资源阅读和下载的设施和服务。

 

4.5 二级指标:特殊人群服务

《意见》规定:“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公共图书馆服务宣言》要求公共图书馆为所有人提供服务,为特殊人群提供特殊服务,以体现服务的普遍均等。本指标重点设置以下4个。

 

4.5.1少儿阅读促进

本指标是指公共阅读服务设施具有提高少儿阅读兴趣、培养少儿阅读习惯、提高少儿读写能力的设施和服务。

阅读兴趣的提升,从少儿开始培养最为有效,所以,公共阅读服务机构应该具备少儿阅览设施,有增加少儿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的阅读活动和服务项目。重点开展婴幼儿亲子阅读指导、学龄前儿童基础阅读促进、中小学生分级阅读服务,留守儿童阅读关爱等。

由于少儿阅读兴趣培养需要较强的专业性,因此本指标不规定创建城市由哪家公共阅读机构实施(一般会以县级图书馆承担),但一定要有这样的服务项目。

 

4.5.2视障读者服务

本指标是指县级图书馆具备可供视障读者阅读的场所、设备、资源、活动等条件和服务。

由于阅读主要依靠视力,因而视障者是读者中最为特殊的群体,不管是公共阅读服务的均等化,还是书香城市建设,或者社会和谐,为视障读者提供阅读服务都是一种必须。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宣言》、《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图书馆服务规范》等中都有公共图书馆要设置盲文阅览室、配备视障读者专用设备,提供适合其阅读的服务。

本指标确定为县级公共图书馆必须设置盲文阅览室,并有为视障读者提供合适的服务。

 

4.5.3外来务工人员服务

本指标是指有创建城市有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所开展的阅读服务,除普通的阅读服务外,还应该提供如就业信息,为工地民工开设的就近便捷的借阅服务等。

外来务工人员是城市人口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书香城市建设的重点问题,还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难点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前提,中央的政策和文件中多次提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

因而本标准体系中,除了这里特别突出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外,其他指标其实都包含着外来务工人员,如少儿阅读兴趣培养、老龄读者阅读服务,都包含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和老人。

东、中、西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都存在差异,但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一般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所以,本指标不分东、中、西。

 

4.5.4老龄读者阅读服务

本指标是指为六十周岁以上读者提供的阅读服务。

老龄读者一般都已经退休在家,有较多的阅读时间,在阅读中可能会更多需要使用深阅读,通过品鉴对作品有较为深刻地理解。另外,由于数字技术发展速度,而老龄读者因历史原因使阅读方式局限于纸本阅读,对网络、移动等阅读产生困难。所以,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特殊的阅读服务,如上网培训。

针对老龄读者上述的需求,公共阅读服务机构需要为老龄读者提供阅读交流、阅读品鉴、计算机使用技能培训等等服务。在本标准体系中对此指标不分东、中、西,只要求有这样的服务,可以与阅读创意活动、品牌活动的开展结合起来。

 

5.一级指标:阅读环境

5.1 二级指标:大众传媒

5.1.1新闻媒体设全民阅读专题节目

本指标是指当地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要开设全民阅读的专栏或专题节目,并每年达到一定的期数。

本指标缺乏可资借鉴的统计、调研数据。根据经验,每月4期(全年48期)应该在合理范围中,也不会给媒体造成大的压力,指标不分东、中、西。

 

5.1.2网络媒体设全民阅读频道

本指标是指当地政府设立的网站须有全民阅读的频道、专栏,或在网站相对显要位置有与图书馆网站链接的窗口。

 

5.2 二级指标:公益广告

5.2.1新闻媒体投放全民阅读公益广告

本指标是指创建城市100%的新闻媒体都必须投放全民阅读公益广告,此指标中的新闻媒体包含政府和公共阅读机构的网站。

 

5.2.2主要公共场所广告屏投放全民阅读公益广告

本指标是指创建城市100%的公共场所广告屏必须每天投放全民阅读公益广告,具体播放的时间长度,由创建城市在创建方案中确定。

 

5.3 二级指标:场所指引

该指标是指在建有公共阅读设施服务范围内的道路、小区、广场等公共场所有引导、指示的标志,在地图上有公共阅读设施标识,或有专门的公共阅读设施地图向市民免费发放,能够引导市民即使第一次前往公共阅读场所,也能根据指引找到目标场所。

此指标不分东中西,考核时抽样,根据指示标志能引导考核人员到达公共阅读设施。

 

6. 一级指标:阅读成效

6.1市民综合阅读率

2013年全国的平均综合阅读率为76.7%,因此,本指标不分东、中、西,要求达到80%以上。

 

6.2市民阅读活动参与率

本指标是指现场参与当地政府、公共阅读机构阅读活动的居民与当地常住人口的比例。此指标在考核时由考核小组采用对市民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

该指标在一些公共图书馆的统计和总结中有相关数据,但针对一个县级城市却缺乏相关的统计数据。另外,对于现场参与活动的人数统计也存在相当的难度,对于平时不注重统计工作的某些图书馆更是如此。

2013年公共图书馆统计数据中,现场直接参与讲座、展览和培训的读者参与率情况为:东部地区人均4.7%,中部地区2.8%,西部地区人均2%,尽管此项统计只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活动的一部分,但由于直接现场参与阅读活动的人数不可能如同广场群文活动,其需要策划、组织的专业特性也使其无法与跳广场舞相比。创建示范区标准中,要求东、中、西三地区分别为7%5%3%,本指标要求达到本省先进。

 

6.3市民满意率

本指标是指市民对当地公共阅读机构服务的满意程度,此指标在考核时由考核小组随机抽样调查。

此方法在创建示范区的验收中委托第三方进行,考虑到第三方调查时暴露出的样本数量不足、调查成本等问题,本标准体系的考核都直接由考核小组自行负责。

公众对阅读服务的满意率,是市民对当地政府在全民阅读上的政策和经费投入、提供的阅读资源、服务、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因而涉及到当地经济实力、政府作为、公共阅读机构服务的理念和提供,与基础也有相当大的关系。考虑到虽然东、中、西三地区在经济实力和公共文化服务基础上存在差异,但满意率往往是纵向比较的结果,创建城市一旦认真开展创建活动,市民的满意率会随之提高,因而确定不分东、中、西,指标均为不低于85%

 

6.4 二级指标:公共图书馆

6.4.1人均外借册次

本指标是指创建城市一个年度中平均每位市民在当地县级图书馆及其分馆中借出的文献册次数。

2013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的人均外借册次为0.302册,其中东部地区为0.521册,中部地区为0.205册,西部地区为0.149册,三个地区之间的差异为10.3930.286;全国东、中、西三地区县级图书馆馆均外借册次为15.77万册、4.33万册、3.56万册,差异为10.2750.226

创建示范区标准中没有直接的人均外借册次指标,经过换算,分别为1册、0.42册、0.2册,这个标准,在验收时几乎都能完成,而且创建示范区中对中部和西部地区没有总分馆的要求。

考虑到本标准体系要求各创建城市建立县级总分馆体系,因此,中、西部地区的乡镇图书馆将会纳入统计范围,因此,确定东、中、西三地区的指标分别为1册、0.6册、0.4册。

 

6.4.2人均到馆次数

本指标是指一年中平均每位市民进入县级图书馆及其分馆中享受借阅服务、参加活动的人次数。

2013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读者到馆人次为48812.63万,其中东部地区为28805.53万,中部地区为13.89.58万,西部地区为6918.15万,三地区人均到馆分别为0.6次、0.257次、0.189次,差异为10.4280.315;东、中、西三地区县级图书馆的馆均到馆人次分别为20.86万、5.31万、4.32万,差异为10.2550.207

创建示范区对东、中、西的指标分别为0.5次、0.3次、0.2次。根据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大部分地市级、县级图书馆的到馆人次都大于外借册次,中、西部地区在建立总分馆体系后,到馆人次也会有较大增长,所以,本指标对东、中、西三地区分别确定为10.60.4

 

6.4.3人均数字资源点击次数

本指标是指一个年度中平均每位市民使用县级图书馆网站的次数。

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网站点击次数的情况为:东部0.704次,中部0.236次,西部0.33次,三地区的差异为10.3350.469;东、中、西三地区县级图书馆馆均点击次数分别为71952次、15932次、10370次,三地区的差异为10.2210.144

自共享工程项目开展后,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分的县级图书馆建设支中心都有补贴,文化部也有支中心的建设标准,搭建网站的硬件和软件都不成为问题,但事实上,有些地区的县级图书馆因为缺乏计算机专业人员,这项工作启动得较慢,网站上也无自建特色资源,影响了读者使用的积极性,相比较而言,东部地区的县级图书馆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

所以,本指标按东、中、西,分别确定为10.30.2

 

6.5社会阅读组织数量

本指标是指创建城市通过公共阅读机构组织或社会力量自发组织,且一年内至少开展过4次活动的阅读组织数量。

一个缺乏行政约束力的组织,如果缺乏正常的活动就无法凝聚,按照经验,团队活动一个季度应该至少活动一次,否则难以持续。

本指标要求东部地区至少有60家阅读组织,中部地区不少于40家,西部地区不少于20家。

 

6.6 阅读消费:人均报刊消费

本指标是指创建城市平均每位市民在一个年度中购书或征订报刊的消费支出。

本指标未发现权威的统计数据,但有媒体报道。如《福州晚报》2012730日报道《居民阅读消费偏低,福州人每月图书花费不到30元》,从逻辑上来说,此报道明显不了解实际情况,可能也缺乏真实的统计数据,如果人均每月图书消费达到30元,则应该是很高的数字,就不会得出消费偏低的结论。

苏州市书书香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中规定平均每人190元,张家港市的书香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中规定该项指标为平均每人110元。考虑到苏州市为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出版物销售在全国名列前茅,所以,确定指标东、中、西三地区分别为100元、80元、60元。

 

7.一级指标:保障条件

7.1 二级指标:组织保障

该二级指标下的三个指标,考核时均需要提供文件原件,并与政府信息公开数据相符,另外,还需要提供各机构的活动台账资料。

7.1.1党委政府设立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

本指标勿需说明

 

7.1.2 成立全民阅读专家指导委员会

本指标勿需说明

 

7.2 经费保障:全民阅读经费

本指标是指创建城市有针对全民阅读活动的工作计划所需经费支出的财政预算,并按照指标要求加以测算,落实保障当地常住人口享有公共阅读服务所需资金

考核时创建城市需要提供人大通过的财政预算表、经费拨款单,并与创建台账相符。

 

7.3 队伍建设

7.3.1 阅读推广人

阅读推广人是指参与全民阅读工作的个人。

公共图书馆为市民提供服务的能力,除了需要馆舍、文献等外,专业人员是最重要因素。《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中,规定为公共图书馆专业人员与常住人口的比例为110000125000,中间跨度有些大。我国对公共图书馆的统计,只有省、市、县三级图书馆,即乡镇及以下的图书馆不在统计范围中,其专业人员亦不在这个规定比例之中。而书香城市建设,乡镇(街道)、乡村(社区)占了很大的一块,需要有专业人员提供服务,一个地区的阅读推广工作是否有成效,与是否具备一支合格的阅读推广人队伍有直接的关系。

为培养一支合格的阅读推广人队伍,中国图书馆学会已经拟定阅读推广人培训计划,培训教材正在编写之中,计划推动后,所有有志于推动阅读的人员,都可以报名参加培训,取得阅读推广人的证书,为阅读推广提供专业服务。

本指标不分东、中、西,要求阅读推广人不少于当地常住人口的2‰。

 

7.3.2工作人员培训

本指标是指公共阅读机构中工作人员一年内接受专业培训的天数。

创建示范区标准中,规定不分东中西地区,专业培训时间均为县级为15/年,及其为5/年;《意见》规定同上。

确定本指标为县级每年每人15天,其他每年每人5天。

 

7.4 政策保障

政策保障在书香城市创建中会起到关键作用,因为只有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才会有政策保障。在政策保障下,各个部门才会在书香城市建设中协同作战、互相配合;各公共阅读机构才能得到开展服务、举办活动的各项资源和条件。以下各三级指标虽然独立成条,但却是一个政策保障体系。

 

7.4.1 制定全民阅读规划

书香城市建设不仅需要创建,还需要维护,只能持之以恒,才能形成书香城市的新常态。所以,书香城市建设需要制订长期规划,设立全民阅读的长远目标,开展战略管理。

考核时,东、中、西三个地区都必须提供规划文本,同时提供分解的年度计划和落实规划的证明资料。

 

7.4.2制定绩效考核制度

本指标是指当地政府对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按创建书香城市标准体系和创建方案的成绩与业绩有考核制度,并能加以落实到位。

本指标考核需要提供相关资料

 

7.4.3制定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

本指标是指当地政府有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书香城市建设的政策或文件。

本指标考核时需要提供相关的政策文本和落实的事实依据。

 

7.5 激励机制:开展评奖创优活动

本指标是指在创建或巩固书香城市时,当地党委和政府要以颁布文件的形式建立奖励机制,并每年至少通过考核评优一次,以激励各部门、各乡镇、各单位展开竞赛,调动创建书香城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本指标的考核不仅需要创建城市提供文件,还需要提供考核评优的台账等资料。

 

三、书香社区标准体系主要指标说明

1. 一级指标:阅读设施

对于社区而言,很少有机会在社区范围中有市、区(县)政府所设置的公共阅读设施。退二进三后,大多数社区中也不太可能会有上规模的机构和企业。因而,本标准体系对于社区的公共阅读设施主要是社区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大多数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附属设施,但也有独立设置、或是某个图书馆的分馆。

 

1.1 二级指标:包含公共阅读功能的社区文化活动设施

1.1.1 面积

本指标是指社区文化活动设施的面积,但其中必须有一个独立的阅读区域。

对于社区图书馆没有标准可以参考,但如果是某图书馆的分馆,各地对于分馆设置一般都有要求,如苏州市对于社区分馆的要求是不少于使用面积200平方米,从对全国总分馆的调研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社区分馆的使用面积都不少于100平方米,这是因为作为一个图书馆的分馆来说,需要提供与总馆标准基本一致的专业服务,这就要求具有一定的规模。除深圳市外,还没有发现把每个社区图书馆都建成分馆的城市,按人口数量或服务半径设置分馆,并不需要每个社区都设置分馆。所以,本指标不可能要求创建社区都必须有正规的社区分馆。

创建示范区对于社区文化活动设施有一个标准,本指标参照这个标准,即不少于200平方米,不分东、中、西。

 

1.1.2 阅览坐席

本指标是指在创建社区中,至少具备的公共阅览坐座数量。

限于上一个指标,本指标只能规定一个下限:10个阅览坐席,但此指标不包括电子阅览坐席。

 

1.1.3 免费wifi

本指标是指创建社区的公共阅读阅读场所中为居民提供免费的wifi无线上网服务。本指标不分东、中、西。

 

1.1.4数字阅读终端

本指标是指创建社区须有达标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按照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社文发〔20125号)的规定,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的计算机终端不少于10台。本指标原则上遵循这个标准,但考虑到数字阅读终端新产品的日新月异,因而本指标中的计算机终端包括了电脑、PAD、手持阅读器等。指标不分东、中、西。

 

1.1.5 数字阅读一体机

本指标的目的是创建社区为居民提供新的数字阅读体验。

因此,本指标只要求“有”即可,不分东、中、西。

 

1.1.6 阅读设施指引

本指标是指在社区内有公共阅读设施的引导标志,能够引导社区内外的居民即使第一次前往公共阅读场所,也能根据指引找到目标场所。

此指标不分东中西,考核时抽样,根据指示标志能引导考核人员到达公共阅读设施。

 

2. 一级指标:阅读资源

2.1 二级指标:图书馆

2.1.1 图书总量

本指标是指社区内图书馆或分馆内的藏书量。

社区图书馆的藏书是否符合读者需求、数量是否满足读者的选择,是图书馆持续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社区图书馆最起码的藏书数量缺乏历史统计。在总分馆情况的调研中发现:没有一个分馆的藏书量低于5000册,一般都在700010000册,这种情况应该不偶然,而是各地经验的总结。所以,本指标确定为5000册,不分东、中、西。

该指标考核时需要提供相应的依据,如为分馆,则由总馆提供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该社区分馆的藏书地点的藏书量统计表;如为独立的社区图书馆,则应提供管理系统中的书目数据,采用手工管理的,应提供馆藏图书登记册,并进行现场抽查。

 

2.1.2 年更新图书率

本指标是指社区图书馆一年内更新图书的数量占上一年底馆藏总量的百分比。

与书香城市的相应指标不同,更新的图书不一定全部是新书,可以有部分是周转书,只要第一次出现在本社区图书馆即可,以体现资源共享。

本指标历史上没有标准。但开展总分馆建设地区对社区分馆都有年更新图书的规范,如苏州总分馆规定社区分馆每月更新图书不少于400册。

按书香城市(县级)标准体系中对应的指标,东、中、西三地区人均年新增图书分别为0.06册、0.04册、0.03册,但该指标是在一个县级总分馆体系中统一调配,对于一个分馆而言,每年得到的图书更新并不是简单的以人口数乘以指标,而是可以按照读者需求进行调配,其图书的适用度要比单独的社区图书馆高得多。

对于一个有一定读者群的社区图书馆来说,如果不能保证每月有一定量的新书更新,则会引起读者流失。本指标根据社区分馆的办馆经验,以一个百分比来控制:本指标不低于30%,不分东、中、西。

 

2.1.3 报纸期刊

本指标是指社区图书馆年度征订的报纸和期刊的种数。

在书香城市(县级)标准体系中的相应指标说明已经说过,不能少于30种,因此,本指标不分东、中、西,年度征订的报纸期刊不少于30种。

 

2.1.4 音像制品

本指标是指社区图书馆向居民提供外借的音像资料种数。

本指标缺乏参考依据。但从图书馆外借文献的趋势来看,音像资料的外借服务受到相当多读者的青睐,在国外公共图书馆考察时可以发现,音像资料外借的陈列位置都在读者进馆方便之处,且数量巨大。国内的公共图书馆近几年来向读者提供外借的音像资料也越来越多。

如果社区图书馆以分馆的形式存在,则不需担心资源问题,考虑到创建社区的图书馆可能会独立设置,因此,本指标规定一个象征性的值:不少于100种,不分东、中、西。

 

2.1.5 数字资源

本指标是指在社区图书馆的读者可以通过公共电子阅览室的终端与当地市、区(县)图书馆联机,获取其馆藏数字资源。

与读者利用家庭、办公室网络不同,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一般不能完全在网上公开,特别是外购数据库,这时必须通过一定的协议,或社区图书馆本身就是其分馆,否则可能产生知识产权的纠纷。

从均等化角度,社区居民就近享受到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是书香社区的重要体现。

 

3. 一级指标:阅读活动

3.1针对少儿的阅读活动

本指标是指社区或社区图书馆针对少儿为对象的阅读活动的数量。

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从小开始,因此少儿阅读活动的开展是全民阅读和书香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举办少儿阅读活动并使少儿读者有参加活动的意愿和兴趣,活动的策划、组织都需要专业性,少儿阅读活动还需要分级进行,幼婴儿与少儿、学龄前与学龄后都有不同的兴趣,幼婴儿的亲子阅读都需要家长参与。

独立的社区图书馆一开始会有较大难度,社区分馆因为有总馆的指导,总馆还会统一策划和组织少儿阅读活动,分馆只要按方案实施即可,因而要容易得多。

综合上述情况,确定指标为每年12场次,不分东、中、西。

 

3.2 针对老年人的阅读活动

本指标是指专为老年读者举办的阅读活动的次数。

老年人是一个大家庭的家长,家长的阅读行动对家庭其他成员有身教言传的作用。让老年人喜爱阅读,可以带动家庭阅读,而组织老年人的阅读活动,是培养老年人阅读兴趣,提升其阅读方法和品味的有效途径。

老年读者活动的内容多为阅读品鉴、上网技能培训等,特别是上网技能培训,是一种新形势下的“扫盲”,意义重大。社区中老年人的空余时间较多,从经验数据来看,许多老年人几乎每周都设法听讲座、看展览。苏州图书馆总分馆的“扶老上网”活动(老年人上网技能培训)报名踊跃、供不应求。因此,只要可能,一个社区每周开展一次适合老年人的阅读活动都是可能的。但考虑到社区图书馆的专业力量有限,加上还有正常的借阅服务需要开展,因此,确定指标为每年12次,不分东、中、西。

 

3.3 有社区特色阅读活动

本指标是指策划和组织符合本社区实际、有明显特色的阅读活动。

本指标的关键在于掌握社区实际,并作精心策划。这样的活动不可能多,所以本指标不分东、中、西,均为每年1次。

 

4. 一级指标:阅读服务

4.1 开放时间

本指标是指社区中公共阅读设施的免费开放时间向社区公示,并按公示开放。

按相关规定,并参照本标准体系乡镇图书馆开放时间,本指标不分东、中、西,每周开放48小时。

 

4.2 新书推荐

本指标是指社区公共阅读机构为加速馆藏图书流通而向社区居民推荐新书的次数。

推荐新书一般是更新图书到馆后,正常情况下,社区图书馆应每月有新书更新,因此,新书推荐应每月一期,考虑地区差异,本指标确定东部地区每年12期,中部地区每年6期,西部地区每年4期。

考核时,应提供所有新书推荐的存档,考核小组应根据图书更新时间与新书推荐的时间相核对。

 

4.3 特殊人群服务

本指标是指社区公共阅读机构方便残障人士、少儿、老年人、农民工等人群阅读的服务。

如为盲人读者、因故出门不便等提供的送书上门,方便少儿完成回家作业的服务,为阅读困难者提供朗读服务,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等等。

本指标只要求社区有资料证明提供了这样的服务即可,不分东、中、西。

 

4.4 阅读需求反馈

本指标是指社区公共阅读机构为不断提高文献资源和服务的质量,通过调查、征询、座谈等途径,了解、掌握居民阅读需求的机制。

阅读需求反馈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目前阶段只要求开展了这项工作即可,不分东、中、西。

 

5. 一级指标:阅读成效

5.1 社区居民满意率

本指标是指社区居民对本社区的阅读环境、阅读设施、阅读资源、阅读服务、阅读活动、阅读成效及保障条件的满意程度。

从理论上讲,居民的满意程度大都是纵向比较的,与地区差异关系不太,因此,本指标确定不低于80%,不分东、中、西。

本指标在考核时由考核小组随机调查。

 

5.2 年外借册次

本指标是指社区图书馆一个年度中借出文献的册次数量。

对于一个社区图书馆一年中借出多少文献为合理,缺乏历史统计数据。在总分馆研究中,苏州总分馆体系201246个分馆平均每馆借出文献4.4万册(件),2012年重庆渝中区7个分馆平均每馆借出文献4.02万册(件),2009年厦门图书馆的3个直属分馆平均每馆借出文献为3.75万册(件),深圳福田区201392个社区分馆平均每馆借出文献3712册(件),其中最高的一个分馆借出16776册(件)。对深圳福田区的情况需要作些说明,福田区是每个社区有一个分馆,分馆数多、分馆密度大都会稀释读者,从而降低平均服务效益。

创建书香社区的指标当然要高于一般的平均水平,因此,本指标确定为东部5000册(件),中部4000册(件),西部3000册件。

 

5.3 人均到馆次数

本指标是指社区图书馆一个年度中接待的到馆读者人次占社区常住人口数的百分比。

一个社区图书馆的到馆人次是馆舍、资源、服务等等因素综合的结果,还与这个社区的人口数量相关。2012年苏州市46个分馆平均每馆接待到馆读者11.52万人次,2009年厦门3个直属分馆平均每馆接待到馆读者4.64万人次,2013年深圳福田区92个分馆平均每馆接待到馆读者3.67万人次。

但各个社区的常住人口数量均不一样,人口的多少会影响到社区图书馆到馆读者数量,因此,本指标以“人均到馆次数”这个相对数作为指标,东部为1,中、西部均为0.5

 

5.4 阅读组织

本指标是指创建社区中,年开展活动不低于4次的阅读组织家数。

阅读组织是阅读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团队,有着共同的阅读兴趣,愿意分享阅读经验、心得、方法,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团队阅读活动,也可能会帮助社区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是阅读推广活动中的骨干力量之一。

本指标要求东部地区不少于2家,中、西部不少于1家。

 

201505051353363.doc
发表评论
版权所有 2009-2010 湖南省图书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