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乡土文化
主页 四好少年 网络利&弊 益阳乡土文化 好书共享

 

益阳银城,渔米之乡,三周故里,文化名城。                                          

 
 

  益阳位于北纬27°58ˊ38″至29°31ˊ42″、东经110°43°02″至112°55`48″,东西最长距离217公里,南北距离173公里,从地图上看,像一头翘首东望、伏地待跃的雄狮,威踞于湖南省中北部。它北近长江,同湖北省石首县抵界,西和西南与本省常德市、怀化市接壤,南与娄底市毗邻,东和东北紧靠省会长沙市及岳阳市。

  全市辖桃江、安化、南县三个县和大通湖区,代管沅江市,市区设赫山、资阳、朝阳三个区。全市总面积12144平方公里,为全省总面积的5.83%,其中山地占39.71%,丘陵占10.05%,岗地占6.7%,平原占32.44%,水面占11.10%。总人口460万,中心城区面积50.5平方公里,人口51万。境内由南至北呈梯级倾斜,南半部是丘陵山区,属雪峰山余脉;北半部为洞庭湖淤积平原,一派水乡景色。“背靠雪峰观湖浩,半成山色半成湖”。南部山区最高处为海拔1621米,北部湖区最低处为海拔26米,南北自然坡降为9.5%

    市境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境内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具有气温总体偏高、冬暖夏凉明显、降水年年偏丰、7月多雨成灾、日照普遍偏少,春寒阴雨突出等特征。年平均气温16.1℃—16.9℃,日照1348小时—1772小时,无霜期263天—276天,降雨量1230毫米—1700毫米,适合于农作物生长,是一个山青水秀、环境适宜的风景胜地。

  益阳是远近闻名的“小有色金属之乡”。已知的矿床、矿点有140多处,已探明的矿床、矿点40余处,其中中型矿床5处,小型矿床15处,矿点和矿化现象120多处。主要矿藏20多种,锑、钨、钒、石煤的储量占全省第一。主要矿种中,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有锰、锑、金、钒、铁、石煤、硫铁矿、磷矿、石灰岩等10多种,其中锰、锑、钒、石煤、硫铁矿、石灰岩储量丰富,开采远景可观。稀有金属分布较多,尚有待勘探、开采。水晶矿、重晶矿、粘土矿、石英砂、萤石、高岭土等非金属矿藏,也有一定储量。此外,山区的石料和湖区的潮土,资源较为丰富,是发展建筑材料工业的重要原料。

  益阳水资源丰富。山丘区有资江南北贯通,平原地带河网纵横、湖泊棋布,水路经洞庭湖外通长江,内联湘、资、沅、澧水道,向有灌溉、航行之利。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779亿立方米,其中年均地表径流量约为91亿立方米,平均每亩耕地拥有水量1770多立方米。另外,资水、沅水、澧水和荆江三口每年给我市带来过境容水2200多亿立方米,蕴含丰富的水能发电资源。据测算,仅资江可供发电贮量就达100万千瓦,现因在其上游建了2个水电站(柘溪电站、马迹塘电站),开发量已达50万千瓦。

  益阳野生动物资源,按经济意义和生态地理分布,大致可分两种类型。境内东北部的南县、沅江市和赫山区东部,湖泊众多,河港交织,水草丰茂,盛 产鱼虾和龟、鳖、鳝、螺等小水产。每年秋后,还有大批雁行目、鸻形目候鸟来此觅食越冬。陆栖脊椎动物较常见。境内西南部和中部地域,包括安化县、桃江县、赫山区和资阳区西南部,山丘延绵,森林广布,耕地和居民都较分散,野生动物以哺乳类、爬行类和鸟类居多。主要为斑鸠、野鸡、野兔、野猪、獾、貉和蛇等。全市植物资源有藻类、菌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六大类,广泛分布在山地、平原和水域,直接或间接地被农业利用。

  全市土地质量较好,有林地56.27万公顷,耕地24.54万公顷,水面 13.99万公顷,草地8.2万公顷,湖洲6.53万公顷。滨湖平原由河流冲积而成,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多种作物,是粮、棉、麻、油、糖的主要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苎麻产量居全国首位,芦苇、黄(红)麻、糖料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中部丘陵岗地,土壤多属板页岩风化而成,呈酸性,含养分较高,是南竹、油茶、茶叶、果木等经济林生产区。益阳是全国有名的“竹子之乡”,南竹、茶叶产量居全省第一。西部中低山地,土质相对较差,但适宜多种林木生产,是主要林业生产基地。益阳水域广阔,全市总水面215万亩,可养面积80多万亩,已放养面积72万亩,其中精养面积33万多亩。大通湖面积达12.4万亩,是全省最大的内陆养殖湖泊。全市盛产乌鲤、鳜鱼、大口鲶、优质鲫鱼、优质鲤鱼等名贵鱼和甲鱼、乌龟、河蟹、青虾等特种水产品。

益阳农业发展得天独厚。全市十大家产品产区中,有不少被定为国家级的商品粮基地、商品棉基地、商品鱼基地、瘦肉型获得基地及综合商品基地。益阳工业已形成纺织、电力、化工、煤炭、机械、电子、建材、冶金、造纸、仪器等34个行业,以麻纺、造纸、食品、电子工业最著特色。主要名优工业产品有橡胶机械、柴油机、编织机、汽车灯泡、三氧化二锑、苎麻产品和肉类仪器等210多种。

  益阳水陆交通十分便利。长常高速公路、石长铁路、319国道穿越境内,是省会长沙通往大西南的要道。水路经洞庭湖、内通湘、资、沅、澧四水,外达长沙各口岸。湘黔铁路穿越安化县境,洛(洛阳)──湛(湛江)铁路线在益阳设立枢纽站。目前益阳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的交通项目有益阳绕城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益娄高速公路、益阳-溆浦高速公路、益阳-南县高速公路、益阳-平江高速公路、益宁城际干道、长益常城际铁路、益阳-汨罗城际铁路、益阳-娄底城际铁路、洛湛铁路荆益段、怀益九铁路等等。

  益阳投资环境日臻完善,海关、商检、外运、国际保险、金融、法律等涉外机构均在建立.

 

 

 
上图为益阳文化名人周立波的故居
上图为益阳著名风景区桃花江水库
上图为益阳著名风景区碧云峰
上图为益阳大通湖风景
上图为益阳八百里洞庭一角
上图为益阳奥林匹克体育馆
上图为益阳桃花江竹海
上图为益阳百竹园
上图为益阳秀峰公园

 益阳三周  

周立波


  
人民作家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益阳市赫山区邓石桥人,著名作家。1932年在上海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后调《解放日报》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整理自己边区战地之行的采访记录与日记,写出了一系列报告文学作品。1946年在松江省(今黑龙江省)珠河县(今尚志县)元宝镇参加土地改革,创作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1951年写就了以工业建设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铁水奔流》。1955年回到家乡深入生活,创作了反映农村合作化运动的著名优秀长篇小说《山乡巨变》,以后又创作了不少以湖南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如《山那面人家》、《禾场上》和《韶山的节日》等散文。1978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湘江一夜》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出版有《周立波选集》、《文学浅论》、《战场三记》等作品集,译著有《被开垦的处女地》等。曾任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周谷城

    周谷城(1898-1996),益阳市赫山区欧江岔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既是一位博大精深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爱国爱民的社会活动家。

周谷城18岁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大学期间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21年毕业后,应邀回长沙省立第一师范任教,教授英语和伦理。当时毛泽东同志在一师附小任主事,两人谈吐投机,很快成了知己。在毛泽东的影响下,使他坚定了为工农大众服务的信念,1927年春投入了农民运动工作,任全国农民协会宣传干事。大革命失败后,他先是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32年转至上海济南大学任史地系主任,教授。1942年经中共地下党引荐,转移至重庆,进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给文、理、法、商四学院大学生讲授世界历史,解放后仍在复旦大学执教,并兼教务长。

周谷城在史学界德高望重,1932年至1942年在济南大学讲授中国历史时,他就精心编写讲稿,系统整理出了一部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国通史》,有80万字,分上下两册,于1939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1942年后进入复旦大学讲授世界通史,他大胆向“言必称希腊”的欧洲中心论挑战,自己动手编写了一部符合历史客观实际的《世界通史》,从而饮誉中外史坛。解放后,他出席了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先后担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副主席、主席,一、二、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兼教科文委主任,全国史学会会长,1996年11月10日逝于上海,终年99岁。      

                             

周扬

 

  周扬(1907-1989),字运宜,益阳市赫山区新市渡田庄湾人。1927年初,周扬在上海大夏大学读书时,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和新文化思潮,他追求真理,向往革命,面对蒋介石“四.一二”大屠杀的血雨腥风,他不顾安危,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先是在左翼剧联,后到左翼文联工作,任左联常委和中央文委委员。1932年接手主编左联机关刊物《文艺月报》,为壮大左联队伍,加速文学大众化,作了大量工作,写了不少旗帜鲜明的文艺评论。1933年至1936年底,周扬先后任左联党团书记和上海中央文委书记职务,一直负责领导上海左翼文化运动。

  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件以后,周扬奉调回陕北延安,出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由他发起成立“边区文艺界抗敌协会”,出版了《文艺战线》等多种抗敌文艺刊物,他经常撰写文艺评论,团结各界抗日,使延安成了名扬中外的新文化中心。1940年春,他调到鲁迅艺术学院任院长,亲自主讲艺术概论和文艺评论,为培养革命文艺人才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放战争中,他先后任晋察冀中央局、华北局宣传部长。1949年,周扬与郭沫若、茅盾等一起筹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被大会选为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周扬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兼党组书记,中共八大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文革中,受迫害监禁9年,1978年恢复工作,出任社科院副院长,中国文联主席,中共十一大选为中央委员,身体一直不好,1989年7月31日,病逝于北京,终年82岁。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