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著述成果
图片集锦
研究评论
纪念场所
家族亲友




丁 玲

(1904--1986)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女作家。

    湖南省临澧县人,原名蒋伟(一作玮),字冰之,笔名彬芷、晓涵,1904年10月12日生于临澧县高丰村。父亲是清末秀才,曾留学日本,因体弱多病,32岁逝世。母亲是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知识分子。在母亲的教育下,自幼萌发反封建的思想意识。在桃源第二女校、长沙周南女校、岳云中学读书时受五四运动影响,积极参加妇女解放运动。1922年到上海,入平民女校学习,后经瞿秋白介绍转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1924年去北京,想进北大,未如愿,便一边学习,一边练习绘画。1925年,结识学徒出身的青年诗人胡也频,不久结为伉俪。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她开始拿起笔来揭露旧中国的黑暗。第一篇小说《梦珂》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后又发表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作品,描写一系列受新思想影响的知识女性,呼唤个性解放、妇女解放,作品富于时代特色,文笔大胆细腻。1930年5月,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1年初,丈夫胡也频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左联党团书记,广泛团结知名作家,培养青年作家,为反击敌人的文化“围剿”,发展文艺,辛勤工作。这一时期,发表了《韦护》、《水》、《母亲》等作品,反映革命斗争和工农生活,显示出左翼革命文学的创作实绩,得到鲁迅、瞿秋白、茅盾的肯定。1933年5月,被国民党特务绑架,拘禁在南京。敌人威胁利诱,她坚贞不屈,拒不为其办事、写文章。

   1936年9月,在党组织帮助下逃离南京,潜回上海。11月初,化装转赴陕北。到延安后,曾任中国文艺协会主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陕甘宁边区文协副主任等职。毛泽东曾设宴招待她,并写词称赞:“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她经常深入前线,积极用文艺形式反映红军、八路军和人民群众的斗争生活,先后发表《彭德怀速写》、《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新的信念》、《夜》、《我在霞村的时候》等作品。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更加积极地深入生活,所写的《田保霞》等报告文学,曾受到毛泽东的肯定。1946年,在晋察冀边区参加土地改革运动。1948年写成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巨大变化,被翻译成近20种外文,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任《文艺报》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和《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多次参加国际和平促进活动和国际进步妇女活动,曾被选为世界民主妇联理事会执行委员。在繁忙的工作中,还写了大量散文、评论和小说等作品。1955年和1957年,先后被错划为“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和“丁玲、冯雪峰右派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1958年遭到“再批判”,被下放到北大荒劳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被关进监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党中央批准,错案终于得到改正。1984年6月1日,中组部发出《关于为丁玲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彻底推翻强加给她的一切不实之词。含冤达24年之久,所受创伤很深,而她对党却毫无怨言。她说:“我不只是跟党走,而且我的命运是跟党联在一起的。”

    1982年10月27日至30日,她回到阔别60年的故乡——临澧,参观了青山水轮泵站、九里茶场、楚墓群等,在县城向机关干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说:“不管环境怎么复杂变化,不管经历什么样的痛苦,自己心里要有一个东西,无论如何不能改变,不能动摇,就是要相信党、相信人民”,“我是人民的儿女,我永远替人民做事。”

    重返文坛后,她积极拥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方向,先后任全国政协常委兼文化组组长、中国作协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等职。她不顾年高体弱,多次出访,参加国际性文学交流活动,勤奋写作,热情培养青年作家,创办并主编《中国》文学杂志。逝世前,在医院病床上还顽强地坚持写作和审阅稿件,关心文艺工作的健康发展。10年内,写了大量散文、评论和小说,小说《杜晚香》很受读者的欢迎。在近60年的文学生涯中,共留下300多万字的著作。1986年3月4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终年82岁。王蒙曾撰文《我心目中的丁玲》,对丁玲的思想和创作精神作了公正的评价,澄清了原来一些人对她的误解。她与毛泽东多有交往,毛泽东曾说:“丁玲是个好同志。”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