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著述成果
图片集锦
研究评论
纪念场所
家族亲友

                                    

       廖静文
    (1923—  )

     全国政协常委,徐悲鸿纪念馆馆长。

    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女,1923年生于浏阳县社港一个贫苦知识分子家庭。儿时全家迁居长沙。先后在长沙市十一小学、周南女中读书。1939年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参加抗日文艺活动。曾任学院图书馆管理员,同时任院长徐悲鸿的助手。通过协助徐悲鸿整理画稿,初步了解了这位艺术大师攀登艺术高峰所进行的艰苦探索,对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声讨日寇、反对卖国的高尚品格十分钦佩。她的山水静物画作,得到徐悲鸿的鼓励和指点。1940年到重庆后,她在院长办公室做助理,工作搞得井井有条,受到学院的表扬。1943年考入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中文系。一年后辍学回到中央美术学院,继续协助徐悲鸿工作。1946年1月,她与徐悲鸿结婚。

    1946年8月,徐悲鸿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偕她北上居住北平,为办好全国一流的美术学校而携手奋斗。1949年1月北平解放后,徐悲鸿当选为全国美协第一届主席,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创作了大批新作品。她协助丈夫整理资料、素材,并为创作反映新中国水利建设的大型油画《当代新愚公》做准备。徐悲鸿不幸患脑溢血后,她悉心照料一年多时间,使之逐渐好转,继续给中央美院首届毕业生讲课传艺。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在主持和参加第二届全国文代会期间,再次患脑溢血而逝。为了感谢党和国家对徐悲鸿的关怀,她将徐悲鸿的全部遗作和藏画、文物,捐给国家文化部,并捐出了北京的寓所一套建立徐悲鸿纪念馆。为了写好徐悲鸿传记,她再次进入大学读书,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插班学习。毛主席派中央办公厅干部携带其亲笔信去北大看望她,关心她的学习生活。1957年夏,她完成大学学业,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开始徐悲鸿传记撰写工作,并应聘到中央美术学院讲授中国文学史。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她受到严重迫害。其辛苦收集的资料和写作的传记初稿被付之一炬,10多年的心血化作灰烬。为了保护徐悲鸿的重要作品和藏品,她上书周恩来总理。周总理立即指示保护徐悲鸿所有的作品和藏品。她又请求重建被拆迁的徐悲鸿纪念馆。1973年7月15日,毛泽东主席派人察明情况,周总理主持会议决定重建纪念馆。1982年,一座崭新的徐悲鸿纪念馆在北京新街口北大街53号矗立起来。同年,她撰写的26万字的长篇传记《徐悲鸿的一生》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反响。作为全国政协常委和徐悲鸿夫人,她还积极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到高校讲授徐悲鸿的艺术和生活道路,并进行书画艺术创作。




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