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韵文学专家。
湖南省邵阳县(今邵东县)人,笔名公羊,1922年4月生于邵阳县。1949毕业于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获教育学士学位。1949年参加湖南解放总队,历任大队秘书、指导员,后任中南教育部秘书组长、湖南工农速成中学副教导主任。在而立之年,他在仕途上有发展机会,却放弃了,立志做一个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人民教师。1957年考取华中师范学院元明清文学研究生班。曾任《小春秋》编辑,《中华时报》主笔。1959年研究生毕业后,长期在高等院校执教。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遭受迫害。获得工作机会后,又重新走上讲台,教书育人。有人说:教师像蜡烛,像渡船,像铺路石和人梯,奉献给别人,顾不上自己。他却说,作为共产党员,我没有权利拒绝去做蜡烛、渡船、铺路石和人梯,要学习和发扬中国古代教育家那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的精神,做好党的教育工作。
湘潭大学恢复建校之后,他到湘潭大学中文系担负初创工作,历任副教授、教授、中文系主任,直到离休。他是湖南省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省文联委员、省作协理事。曾任湘潭大学学术顾问、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国散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省诗词协会名誉会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省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刊》主编。
他从事古典文学教研工作50余年,勤奋教书,认真育人,桃李满三湘,弟子遍全国。他信奉“以言教者穷,以身教者从”,注重做学生的表率,带出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在教师、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望。滋兰九畹,树惠百亩,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是他的人生追求和理想。注意帮助中青年教师和学生进步,按照韩愈所说“莫为之前,虽美而不彰;莫为之后,虽盛而弗传”,用心扶持和培植后辈。
他还致力于做一个无愧于时代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精神,孜孜不倦地治学著文,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学术著述。代表作《散曲通论》获湖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被学术界誉为“六十年来第一响”、“开创了散曲研究的新时代”。至今已出版著作13部,有《唐诗百讲》、《校点宋十大名家词》、《元曲通论》、《李群玉诗集辑注》、《新译孔子家语》、《元人散曲选》、《元明清散曲三百首》、《明诗三百首》、《领略传统学术的魅力》、《唐诗精华译评》、《春秋文萃》、《迎旭轩韵文辑存》。主编了《历代论诗绝句选》、《历代名人传记丛书》等书。
离休后,婉言谢绝了当兼职教授的邀请和车马费,专心致志于学术研究,不断有新的著述问世。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年2月,被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首届湖南省荣誉社会科学专家称号。2000年12月13日在长沙逝世,终年79岁。《光明日报》称他为著名文史学家。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