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著述成果
图片集锦
研究评论
纪念场所
家族亲友




江渭清

(1910-2000)

 

     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

    湖南省平江县人,1910年11月出生于平江秀水余家洞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少年时就读于平江第四高小。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参加平西游击大队两次攻打县城的战斗。1929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团政委、湘鄂赣军区政治部党委书记、中共平江中心县委书记、鄂东南道委书记兼军分区司令员、政委等职,参加了湘鄂赣苏区历次反“围剿”和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4年12月,任湘鄂赣省扩红总队队长,提出了“前方飞兵前进,后方跑步扩军”的战斗口号,使曾经遭受了严重损失的红十六师又发展到4000多人枪,恢复了3个团的建制,受到省委、省军区表彰。在三年游击战争中,面对敌人长期的包围封锁,他和战友们经历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很难吃上一顿饱饭,有时把米磨成粉煮米汤喝,有时甚至只能吃苦菜、、松子、茨子乃至观音土,因而患了严重的风湿病,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爆发,改编为新四军,走上抗日前线。1937年任湘鄂赣人民抗日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湘鄂赣特委委员。1938年1月,湘鄂赣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任参谋长、副团长。开赴皖南抗日前线后,任皖南第一纵队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新四军新编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第十八旅旅长、江南苏皖区党委书记、苏南行政公署主任、苏浙军区第一纵队政委等职。率部挺进苏南敌后,建立起苏南抗日根据地。在皖南事变中,率部冲出重围,在苏南、苏浙皖边地区转战,多次粉碎日、伪军的“清乡”和“扫荡”,痛击国民党顽固派的挑衅和进攻,巩固、发展了苏南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野战军第六师副政委、六纵队政委、八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南京市军管会副主任。在任六纵队政委期间,他与纵队司令员王必成一道指挥部队参加苏中七战七捷和莱芜大捷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共江苏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江苏省军区第一政委、南京军区第三政委、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华东局书记处书记、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江西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江西省军区第一政委、福州军区政委等职。他深入实际,实事求是,领导有方,廉洁奉公,被干部群众称赞为“好书记”。南京刚解放,他遵照毛泽东“一定要把南京改造成生产城市”的指示,迅速确定了对城市工业实行恢复、改造、发展的方针,以永利錏厂为基础,发展化工工业;利用原先为国民党军队服务的修理和装配工业,发展电信和机械工业;同时还办起了毛纺织和食品等工业,迅速扩大了工业规模。1956年参加党的八大,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59年开始反右倾斗争时,毛泽东经过南京,他向毛泽东请示,在反对党内的错误倾向时,是不是应该掌握有右反右,有“左”反“左”,有什么反什么,有多少反多少的原则。毛泽东表示赞成,认为这样比较科学,实事求是。于是,他在江苏省坚决贯彻了这个原则,减少了反右倾斗争的损失。1960年春,在毛泽东的专列上,他大胆地向毛泽东汇报了江苏省委集体研究过的关于农村公共食堂不能办的几个理由,毛泽东听了,向一旁的周恩来示意说:“讲得有道理嘛!”不久,党中央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作出了停办农村公共食堂的决定。他多次被毛泽东召见,善于把毛泽东的指示与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抓好所属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粉碎“四人帮”后,在中共十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长篇回忆录《七十年征程》。

    2000年6月逝世,终年90岁。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