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闿
(1880-1930)
湖南省长兼湘军总司令,建国军北伐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
湖南省茶陵县人,字祖安,号畏三,人称其为“畏公”,1880年1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其父谭钟麟系进士,曾任陕西巡抚和陕甘、闽浙、两广总督等职。他聪颖好学,5岁入私塾。其父规定:三天要写一篇文章,五天要写一首诗,还要练写几页大、小楷毛笔字。11岁学制义文学,光绪帝的师傅翁同和称之为“奇才”。1904年3月开封会试第一名,填补了湖南在清代200余年无会元的空白。是年7月殿试,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当时“湖湘三公子”,授翰林编修。时值清政府推行“新政”,他回湘积极兴办新式学堂。先后任长沙中路师范学堂(后改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监督和湖南教育会会长。变卖首饰、家产,捐款创办简易师范学堂,资助明德学堂,发展湖南教育,培养人才。1906年起,积极进行立宪活动,组织湖南宪政公会。先后任湖南语议局局长、中央资政院议员、湖南宪友会干事等职。反对清政府断送主权借外债筑路的铁路国有政策,参加全国立宪派第三次请愿活动。在各省洛议局联合会第二次会议上当选为联合会议主席。由一名封建士大夫逐渐成为资产阶级民主立宪派的著名领袖。
辛亥革命爆发后,湖南积极响应,宣布独立。焦达峰、陈作新任湖南军政府正、副都督。他任湖南省参议院院长兼民政部长。焦、陈遇害后,他在湖南军、学、商界地方人士和革命党人支持下继任湖南都督,第一次主湘。为稳定湖南当时的局势,他隆重举行了礼葬焦、陈活动,利用湘人关系,推动四川、广西、福建等7省独立。在武汉形势危急时,他鼎力相助,先后派出三批湘军增援,筹备大量钱款、粮油,运往武昌,支援黄兴革命军队,对巩固武昌革命基地,推动全国革命形势发展起了较大作用。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他率先表示拥护。8月加入国民党。9月任国民党湖南支部长。1913年,孙中山发动讨袁“二次革命”,他左右摇摆不定。7月,响应孙中山的号召宣布湖南独立。8月,又取消独立。袁世凯视他为异己,罢免其督军职并判处徒刑。后有人说情而获特赦。1916年8月,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段祺瑞任命他为湖南省长兼督军,第二次督湘。一年后辞职回到茶陵。1918年第三次督湘,先后任湖南督军、省长、湘军总司令。在三次督湘期间,大力兴办实业与教育,首设湖南实业科、湖南军路局,创办湖南金工厂、陆军工厂、省农事试验场、模范制丝厂、茶叶讲习所、陆军讲武堂、邮电学校,兴建长潭军用公路,拨款扶持私立学校,选拔优秀人才办教育,发布发展农业生产的训令,为推动湖南的经济、教育事业发展办了一些实事。
1920年起,他积极支持孙中山的国民革命,得到孙中山的器重,成为国民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先后任大元帅大本营内政和建设部长、湖南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湘军总司令兼大本营秘书长、北伐联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委常委、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国民政府军事部长、代理国民政府主席等职。他变卖田宅资助孙中山北伐,拒任北洋军阀新内阁内务总长职务,率军配合孙中山,讨伐陈炯明的广州叛乱,支持和维护国共合作。孙中山逝世后,坚持孙中山制定的“三大政策”,推动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率部参加平息滇、桂、粤军的叛乱,参加指挥北伐战争。1927年1月,主持召开削弱蒋介石权力以提高党权的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宁、汉分裂,他以“左派”自居,没有奉行蒋介石“清党”和捕杀共产党人的命令,却指责农民运动。武汉汪精卫集团宣布分共、蒋介石通电下野后,他与李宗仁在庐山开会,筹划宁、汉合流。9月,宁、汉、沪三方代表在上海成立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他被推为成立大会主席,任改组后的国民政府常委。从此公开背叛革命,成为国民党右派,走上反共反人民的道路。先后任国民党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职。为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奔走效劳,周旋于国民党各派系之间,从中调和,被喻为“药中甘草”。
他素以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尽兴游玩、美食豪饮、不纳妾室而著称,又工于书法、诗文,是个博学多闻、新旧兼通的学者。其书法兼汇众家之长,尤得颜书精髓,对书法理论颇有研究,有“近代颜书大家”之称。诗文有感而发,真实简朴,有《祖庵诗集》传世。
1930年9月22日在南京病逝,终年50岁。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