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著述成果
图片集锦
研究评论
纪念场所
家族亲友




周维寅

(1895—1949)

 


    国民革命军第十集团军中将参谋长。

    湖南省沅江县(今沅江市)人,1895年生于沅江县三眼塘镇。县立高等小学堂毕业后,相继就读于湖南陆军小学、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6年冬任湖南陆军第二炮兵团第二连副连长、连长,湘军第八混成旅炮兵营营长,驻防澧州,以少胜众,攻破吴佩孚北军。后调唐生智部下,参加护法战争,升任第十四团团长。1926年参加北伐,驻防祁阳,率部驰援被叶开鑫部队围困的友军,激战两昼夜,收复邵阳,旋即跟踪追击,与友军迭克宁乡、益阳、常德、桃源。升任十二旅旅长,率部经湘阴进攻岳阳,追击吴佩孚部,协同何键师合围汉阳,与张发奎部会师武昌城下。秋末,随大军兼程北进,相继攻克广水、武胜关。1927年2月晋升师长。当时报载:“三十六军三师师长周维寅勇敢善战,能以少胜多。”同年夏,与友军连克漯河、临颖,与冯玉祥所部会师郑州,随即升为三十六军副军长兼三师师长。

    1927年蒋介石叛变后,三十六军回师武汉。8月,奉令讨蒋,率第三师冒酷暑由九江进攻,配合东征军行动。后调任十二军副军长并代军长,参加第二次北伐,以破竹之势直下北平。他呈请带职入陆军大学学习,1931年毕业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军事厅中将厅长。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兼任第十集团军中将参谋长,驻防杭州及温州沿海一带,提出既能阻敌前进、又能保护新建的钱塘江大桥的方案,受到好评。11月,他奉陈诚令,指挥第六十二、七十五两师及第四、五两旅在金山卫等地与日军展开激战。1938年11月回军事参议院任中将参议,直至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因不满国民党发动内战,呈请退役还乡。乡居之日,他捐资修建海上小学,并捐山田3石以充常费;捐垸田470亩,资助县中学和本乡中心小学,还常至各校勉励学生求知识求上进。

    1949年8月4日,他参与唐生智等湖南各界人士署名响应程潜、陈明仁领衔发出的起义通电,并吁请西南西北绥靖主任及各省主席等迅速采取一致行动,完成全国解放事业。长沙解放后,即从省城返回沅江,筹措谷物支援解放军进军大西南。1949年冬逝世,终年54岁。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