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赣省军区副总指挥,红八军代军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耒阳县(今耒阳市)人,1899年秋生于耒阳县哲桥乡一户小康农家。其父是清末秀才。幼年父母早丧,依兄嫂生活,曾读于私塾,爱好武术。1920年考入耒阳城北花萼小学读书。1922年毕业后,到遥田乡石仙坪小学任教师,因看不惯当时社会的腐败,后毅然弃文从武。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认真阅读马列主义书籍,与同乡李汉藩等进步学生创办《耒阳新潮》半月刊,以挽天的笔名,发表了《为十月革命敬告被压迫的中国民族》的文章,热情歌颂俄国十月革命,呼吁中国人民效法苏俄,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北伐战争中,任叶挺所部的先遣独立团排长,在汀泗桥战斗中负伤,伤愈后转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科学习,结业后曾任武汉地区工人纠察队中队长、大队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汪精卫叛变革命后,随贺龙二十军参加南昌起义,任该部某团连长。起义失利后,转战潮汕,再次负伤,送到香港医治,伤愈后返广州,在三河坝同朱德取得联系,到所部任营长,不久,朱德派他回耒阳组织农民武装斗争。1928年春,朱德率部攻克耒阳县城,成立苏维埃政府,他被推选为军事委员会主席,在保卫新生的红色政权中初显军事才华,指挥全县3000农军,配合工农革命收复县城。上井冈山后参加了数十次战斗。1929年,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曾任二纵五支队队长、二纵队纵队长,指挥部队,配合伍中豪所率的第三纵队,歼敌郭凤鸣部于长岭寨,攻克沙塘湾土围子,杀得敌人胆战心惊。1931年11月任湘东独立师师长。1932年1月,中共湘赣省委决定成立湘赣省军区总指挥部,任副总指挥兼第一师师长,同师政委王震率部艰苦转战,在数十次的激烈战斗中取得了辉煌战果。不久,红八军成立,任该军代理军长。1933年,王明“左”倾路线在苏区推行,他因坚持原则进行抵制,被调离部队,到红军大学“改造思想”,改任红七军团十九师五十五团团长,降职使用。他不计较职务高低,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胸怀,在寻淮洲军团长的领导下,英勇顽强地作战,掩护中央红军主力转移。1934年调入红军大学学习,后任粤赣边军政委员会委员。1935年2月,留在革命根据地继续坚持游击战争,和孙发力等率红二十四师余部,向东江发展。不幸在江西寻邬县的突围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36岁。
1959年2月,陈毅在《回忆三年游击战争》一文中,高度赞扬他是党和人民军队的优秀干部。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