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著述成果
图片集锦
研究评论
纪念场所
家族亲友




蔡协民

(1901-1934)

 

     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军委书记,革命烈士。

   
湖南省华容县人,1901年12月29日生于华容县城南磐石垸一个贫农家庭。8岁入私塾读书。1921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预科。一年后因病辍学回家,执教小学。1924年秋,考入何叔衡创办的长沙湘江学校农村师范班。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改原名蔡杰为蔡协民,立志为人民战斗终生。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人广州第五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2月毕业后回省,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南(县)华(容)安(乡)沅(江)4县农民运动特派员,兼国民党华容县党部执行委员、农民部长。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华容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有三处提及,给予很高评价。1926年底,中共华容党支部改为华容特支,任特支书记。1927年3月,中共华容县委成立,杜修经任县委书记,他任组织部长。在华容县委领导下,县农民协会会员及农民自卫军得到迅速发展。

  马日事变后,他去武汉,由毛泽东安排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司令部工作。1927年8月1日参加南昌起义,任二十五师连指导员。1927年底,派往湖南郴县开展革命活动,发动和组织农民武装。1928年1月,他率领郴县农民武装参加了朱德、陈毅发动的湘南暴动。同年4月,随朱德、陈毅带领的湘南起义军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胜利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先后任三十团党代表、三十二团党代表。1929年1月14日任三十一团党代表,跟随毛泽东和朱德向赣南闽西进军,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

  1929年7月,中共闽西特委在上杭蛟洋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红四军前委和毛泽东决定调他和谭震林等人参加闽西特委工作,领导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武装斗争。他转入福建地方工作后,任特委委员兼组织科长。

  1929年冬任福建省委秘书。1930年任福建省总行动委员会秘书长。因与李立三“左”倾路线进行斗争,受到错误批判。11月,福建省行动委员会解散,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员、省委秘书长。1931年1月任省军委书记兼福州市委书记,以福州为中心,领导包括闽北、闽东和甫田等地的革命工作。福建省委机关被敌特破坏后,他挺身而出,和曾志、董云阁建立临时省委。他任省委书记、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领导和发动福州各界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同时,还发动农民群众反对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开展减租减息斗争。

  1932年1月,调厦门中心市委工作。闽西地方军阀陈国辉强令惠安县村民扩种鸦片,横征暴敛,人民怨声载道。他即赴惠安,利用帮会武装,联合其他力量,成立抗捐运动指挥部,亲任总指挥。“万人惠北大抗捐”取得胜利,打击了反动统治,免除了惠北人民的鸦片捐税,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东路军向闽南的进攻。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却对他采取了“左”的错误的组织处分,指责他执行“富农路线”,停止其组织关系,清算错误。他坚定地表示:“我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我还要为党工作。”他拖着瘦弱的身体,到市郊禾山打石头、修马路维生,并坚持发动和组织工人斗争,开展党的工作。他的革命精神感动了省委的同志,也赢得群众的尊敬和信任。

    1933年7月,他回到党内,被派到安溪中心县委任秘书。他不论职位高低,发挥自己能带兵打仗和做组织工作的特长,和方毅等积极协助安(溪)南(安)永(春)游击队,筹划军事斗争,使安南永游击基地不断扩大。他撰写了《怎样分田地》的小册子,指导土地革命工作。

  1933年11月20日,福建事变发生,他身染疾病,处境困难。1934年4月16日,他离开厦门转往根据地,因交通员叛变而被捕。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百般利诱和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崇高气节。7月在漳州被杀害,牺牲时年仅33岁。1952年12月30日,毛泽东亲笔在烈士遗像上题字:“蔡协民烈士遗像”,以表达对烈士的深切怀念。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