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著述成果
图片集锦
研究评论
纪念场所
家族亲友




朱建士

(1936—   )
 

    

    
    中国工程院院士,流体力学专家。

    湖南省长沙人,1936年3月28日出生在长沙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湖南省战时第二保育院过着流亡生活。少年时代酷爱学习求知。1948年考入长郡中学读书,养成了对数学物理科学的浓厚兴趣和钻研问题的良好习惯,并在反内战、争民主的青年学生运动中经受了锻炼。

    长沙和平解放后,他的家庭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上得以改善。他潜心读书,是三好学生。195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踏上理论研究之路。他学习刻苦,善于思考,注重研究方法,在同学中小有名气。他说:“大学的一、二年级,是我这一生学习过程中承受压力最大、最困难、最努力、收获最大的时期。它使我逐步掌握了科学理论研究思维方式的入门一一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体系中抓出主要矛盾,理论论证要严格,思维逻辑要明晰。”

    1958年大学毕业后,奉命参加中国核武器科研事业,进入国家第二机械部九院从事研究工作,在著名核物理科学家的率领下开始鲜为人知的攻关战斗。1960年参与中国首次原子弹力学过程的计算。1963年到核武器实验基地参与现场实验工作,以亲身的努力参与迎来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40年来,历任研究实习员、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副总工程师,在科研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荣获中国工程技术领域的最高学衔。他还是北京理工大学力学工程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热心于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培养人才。

    他是中国流体力学方面的著名科学专家,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的基础研究和型号的物理设计工作,涉及到爆轰理论、爆炸力学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是中国核专家群体中又一颗耀眼的明星一一具有较高理论造诣的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专家。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内爆过程的首次计算和原子弹中与中子源有关的流体力学过程的科学研究,为中国的原子弹爆炸成功贡献了青春年华,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主持完成的"核武器的一种新原理突破"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主持完成的“人工热核微聚变增强装置”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他的科研成果“核武器新构形的理论设计”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在科研方面成绩显著,1994年获得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在长期科研实践的基础上,出版了《理论爆轰物理》等专著,撰写了《定常爆轰数值模拟中人为粘性与人为反应的选取》、《爆轰中侧向澎涨和人为粘性反应》等研究论文和报告,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在本学科领域中享有盛誉。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时,他正处于年富力强、创造力旺盛的年华,怀着科技兴国、科学报国的宏愿,继续向高新尖科学技术高峰奋力攀登。他有一句名言充分体现其人生观:“一个人,为人类、为国家、为民族、为周围的人们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不管他成名与否,都未虚度此生。”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