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学专家。
北京人,1930年11月26日出生。其父系留美物理学博士、中央大学教授。由于国家处于战乱之中,他的中小学阶段不能安稳求学。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考取北京大学物理系。1953年分配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执教。先后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助教、原子工程系讲师,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60年代初任核试验光辐射测试任务组组长,参加了中国第一、第二次核爆试验,成功地完成了测试任务,有3项成果获得省科学大会奖。他全心全意从事科研工作,忘我奋战,直到38岁才结婚。“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地当作“特务”审查。1971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南迁,原子工程系先搬迁重庆,随后迁来长沙,他任长沙工学院教研室主任,花了两年时间艰辛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科研成果,后任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副教授、教授、光电对抗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从80年代初开始向激光研究新课题发起冲击。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工作需要,也因为父母年迈体弱需要照顾,他调任北京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把家搬到北京,把工作放在长沙,每年在北京、长沙两地奔波,继续进行科研。
他长期从事原子分子物理和物理学激光技术等尖端科技的研究与教学,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国防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60年代初,研制成功核爆炸光辐射最小照度到来时间测试仪,参加中国第一次、第二次核试验,获得了有价值的数据和测量结果,受到上级的表扬。70年代,潜心致力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提出从原子微结构出发,求出辐射液体计算中所需材料或介质性参数的一系列具体的物理力学算法;后又提出激光脉冲引起固体热激波,产生高压、层裂;连续激光使材料软化,产生力学热学联合破坏;激光烧蚀玻璃钢产生碳化,改变其电磁物性等多种机理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80年代以后,专攻强激光技术的研究,不断创造新技术成果用于国防尖端事业,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部委级科技进步奖。著有《角动量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中的气体物理力学》、《激光与金属相互作用时涉及的原子分子物理问题》等170多篇研究论文。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还是中国力学学会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激光专业委员会成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委员、光电子技术专业组副组长,《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副主编。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