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院士,湘雅医学院院长,内科学家。
湖南省长沙人,1897年12月28日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1914年考入湘雅医学院。1921年以学业成绩和毕业论文两个第一获医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湘雅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历任助教、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并进行医学实验研究。1926年赴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医学院学习。1927年回国执教、从医。在协和医院内科创建临床消化专业组,开展内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933年再度赴美国,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进行胃消化功能研究。1934年回国,任北平协和医学院讲师、副教授。其时日军进逼华北,他不愿在敌伪统治下工作,愤而辞职回长沙,先后任湘雅医学院内科教授、教务主任、院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率湘雅医学院师生辗转贵阳、重庆,坚持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办学,培养医学人才,为前方抗战输送医务人员,救护抗日将士。1947年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考察医学教育。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兼协和医院内科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协和医学院(今协和医科大学)内科教授、协和医院内科主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内科杂志》主编。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国著名的医学家,是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消化系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是中国西医先驱,著名的内科专家,在临床内科及学术上很有造诣。毕生从事内科、胃肠病的临床实验、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是中国胃肠病学的奠基人。在美国进行人体血容量研究时,首次证明糖尿病酸中毒患者的血容量降低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受到美国同行的重视。通过对患病时的呼吸、代谢肾上腺功能等进行广泛研究,建立起血容量测定方法,为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并纠正了以往错误的观念。后来转入消化系统研究,建立消化专业门诊部,开展胃分泌功能研究,在国内第一次采用组织胶法进行胃液化验,对消化性溃殇病、胃溃殇与胃癌的关系和腹膜结核、阿米巴病疾、溃殇性结肠炎等病患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他一生从医,诊断和治疗了许多疑难病症;撰写发表了《糖尿病酸中毒时的血容量》、《胃液分析的组织胶法》等有关消化、代谢和血液方面的论文50多篇;执教数十年,培养了大批中国医疗事业的业务骨干。
1987年8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