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著述成果
图片集锦
研究评论
纪念场所
家族亲友




张淳源

(1934-   )
 

    

    
    断裂力学专家,20世纪全球成就奖获得者。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934年生于醴陵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2年长沙雅礼中学毕业后,考入武汉大学机械系。1956年毕业留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77年调入湘潭大学机械系任教,先后任粘弹性力学研究所主任、硕士生及研究学者导师。

    他长期从事流变学和力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的研究,首先以湖南拓溪水电站混凝土坝墩裂纹问题为背景进行了系统的有关基础理论研究,并深入钻研了粘弹材料裂纹的时间效应、热效应及应用软件化非线性效应等课题,先后在三个层次上创建了三门新学科,为中国与国际断裂力学界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拓溪水电站混凝土坝墩裂纹在蓄水8年后出现突然失稳,他参与科研攻关,大胆采用线弹性断裂力学进行相关分析和论证,成功地解释了这一现象。在艰辛探索中,逐步创建和完善了第一门新学一一线粘弹性断裂力学,首次提出了“裂纹延迟失稳”等一系列创新观点,并给出了确定裂纹延迟失稳临界载荷或裂纹尺寸等的计算公式,有关论文在美国及国内举行的国际会议上倍受推崇。此后,又在这一学科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应变软化材料的断裂力学问题,在裂纹尖端衰坏区应变软化的非线性效应的探索中,采用Rabomov模型,得出了确定裂纹扩展速度和裂纹寿命的公式,成功地创立了第二门新学科一一应变软化材料的粘弹性断裂力学,填补了中国断裂力学研究的一项空白,其成果“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其应用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获湖南省高校六五科研成果奖,有关论文被列为1992年第一届国际混凝土结构断裂力学会议的大会特别邀请报告。在研究中,他大胆对经典断裂理论进行修正,提出“裂纹扩展必然伴随着热传导和愤产生,经典断裂理论中假设的绝热或等温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断裂理论是热力学不相容的”,并在国际断裂学界首次得到断裂表面上的一组平衡条件并推导了有关公式。以其完整而领先的理论体系,再次成功地构造了第三门新学科一一非线性热粘弹性断裂力学,填补了国际断裂力学的空白。其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奖”,被热力学权威刘叔仪教授评价为“具有国际水平”,国际权威杂志Ehgieering Fractuie Mechanics对其理论框架作了专版刊载。

    他潜心断裂力学研究30年,出版专著、专论、译著10余本,编写专业教材6本,主持完成省级、国家级科研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粘弹性断裂力学》是其学术成就的集中总结。他的学术成果和事迹先后被收入《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辞典》和《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1994年11月荣获美国传记研究院颁发的20世纪全球成就奖,确认他为“最令人敬佩的人”。作为学科的带头人,他巳培养和指导了数十名流变学及固体力学研究生。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