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897年生。1921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到北平协和医学院进修,成绩优异,又选送去美国哈佛大学深造。1929年学成归国,曾任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上海雷氏德研究所细菌学系主任、上海医学院教授、英国伦敦国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政府中央防疫处处长、第八届国际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新中国建立后,任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菌种保藏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全国生物制品委员会主任。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培养出沙眼“病毒”的学者。沙眼病原问题,从19世纪末以来,就有“细菌病原说”和“病毒病原说”两个学派观点。他根据自己对沙眼的研究,断定沙眼病原不是一般的细菌,应是近似立克次体的一种大病毒,1933年,他用日本野口氏的“沙眼杆菌”种入自己眼里,证明它不致病,推翻了野口氏的“细菌病原说”。1955年,他采用立克次体研究技术,用鸡胚卵黄囊接种和抗生素抑菌方法分离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又将所分离出的“病毒”种人自己的眼里,造成人工感染,以便观察典型沙眼的病理过程,再把病毒从自己的眼里分离出来,从而无可置疑地证明了这株“病毒”对人类的致病性。沙眼“病毒”的分离成功引起了世界科学家的注意。英国著名病毒学家科里尔在伦敦雷氏德研究院肯定了他的发现,誉为“汤氏病毒”。从此结束了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沙眼病原的争论,还推动了对鹦鹉和鼠蹊淋巴肉芽肿病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导致微生物分类学中增加了一个介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衣原体”目。沙眼病原体被命名为“沙眼衣原体”。
他在战争年代里保存和发展了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为新中国的微生物学、免疫学和抗生素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938年,他去昆明重建原在北平已被日军占领的中央防疫处,国民政府仅给300元钱,全靠自己各方奔走筹措,白手起家,在昆明湖畔的一片荒滩上建成中央防疫所。不顾战时条件困难,密切结合生产进行科学研究,攻克了一系列生产难关,如废琼脂利用、乙醚处理牛痘杂菌、改良马丁氏白喉毒素培养基,生产了大批疫苗、血清,满足了大西南的防疫需要,支援了陕北解放区,亦为当时在远东作战的英美盟军所采用。1943年,他用自己分离的中国菌种研制出国产第一批青霉素。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防疫所迁回北平。原址已被日军破坏,他筹集资金,重建了中央防疫处,建立了“抗菌素室”,附有实验车间,开始生产青霉素。这是中国第一个抗菌素生产研究设施,后发展为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1946年,他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场,培养了中国第一代实验动物学人才。建国后,他负责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质量管理机构即卫生部生物制品检定所,并兼任所长,制订了中国第一部《生物制品规程》,使中国从此有了生物制品质量监督体系,还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
50年代初,烈性传染病猖獗,他组织力量赶制了防疫急需的疫苗、血清,并用自己改进的方法生产了大量的优质痘苗,使中国在1950年开始普种牛痘,到1960年消灭了天花。1950年为了防止美国的细菌战,他又解决了病毒毒力变异问题,研制成中国的黄热病减毒活疫苗。1955年,他把研究重点转向麻疹和脊髓灰质炎,采用在单层细胞上培养病毒的技术,分离出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病毒,并开始制造疫苗的研究。
他热爱祖国,多次拒绝国外高薪聘请,一心为祖国科学研究贡献力量。几十年从事微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研究,硕果累累,先后发展论文44篇,翻译美国秦思尔教授巨著《秦氏细菌学》。
1958年9月30日在整风运动后期含冤逝世,时年61岁。1979年卫生部为其平反昭雪。1981年5月,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十五届国际沙眼防治组织大会上,获防治沙眼金质奖章。1982年11月,国家追授他成功分离沙眼衣原体科学发明二等奖。英国科学史权威李约瑟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称他为“他的国家的优秀科学公仆”、“人类的朋友”、“预防医学领域里的一名顽强战士”。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