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著述成果
图片集锦
研究评论
纪念场所
家族亲友




石声汉

(1907—1971)
 

    

    
    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植物生理学家,生物学家。

    湖南省湘潭县人,1907年11月19日生于湘潭县仙女乡一个家道中衰的知识分子家庭。受父亲影响,从小酷爱读书,涉猎中国古籍和诗词散文,12岁即能赋诗抒情。13岁插班考入长沙明德中学,因家贫几度辍学,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17岁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生物系。1928年从中山大学毕业后留校,任中山大学助理、助教,曾深入广西大瑶山进行哺乳类、爬行类动物科学考察和研究。著有《瑶山采集记》、《采集队采集日程》、《广东北江瑶山初步调查报告》、《中国哺乳类学丛书》、《中国兽学丛书》《广西瑶山哺乳类第一次报告》等书。同时收集瑶族诗歌300首,作罗马字母、英文拼音标音,在《语言历史所周刊》上连载发表。正当他生活和事业小有成就之时,遭受世态炎凉的打击,被排挤出校,远赴他乡谋生。1931年任浙江大学讲师。1932年同老师辛树帜到陕西高原考察,立志在西北建一所高等学校,用知识开发这块贫困的土地。考取中英庚款留学后,于1933年去英国伦敦帝国大学理学院植物生理研究班攻读研究生,选择植物水分生理作为研究方向,翻译了《中国植物学文献评论》,获得植物生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36年学成回国后,满怀科学救国的情怀,放弃大城市名校的招聘,自愿到偏僻而遥远的大西北,任陕西武功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教授。后又任同济大学理学院生物系主任、教授,武汉大学生物系教授,从事生物学教学和研究工作10多年。他在任教武汉大学时,应同乡前辈、中国化学工业巨子范旭东关于应当有一本中文书写出中国人自己的“生物学的人生观”的建议,花费8个月的业余时间,精心撰写了30万字的《生命新观》,表达对生命的认识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此外,他还翻译了《比较生物进化引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农学院植物生理学教授、生物化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全力以赴于科研和教学工作,著作颇多。编有《微生物和食品》、《生命和水》、《食品制造原理》等书。译有《动态生物化学》等书。根据国家农业部关于整理祖国农业科学遗产的要求,他努力承担研究《齐民要术》的任务,3年时间内,编写了近百万字的《〈齐民要术〉今译》,由科学出版社出齐4卷本巨著。日本人很重视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的这部农学巨著,把此项研究称为“贾学”,他们认为石声汉的著作出版是“贾学之幸”。他还撰著了《〈齐民要术〉看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知识》,后以《〈齐民要术〉概论》出版了英译本。《〈汜胜之书〉今译》英译本亦在国外发行并再版4次。通过这些研究成果,充分表明了中国古代在农业生产上具有显著的创造发明,深刻揭示了关于植物的遗传性与变异性的关系、人工选种的作用、种植绿肥特别是豆科植物以提高土壤肥力的理论。在这方面中国比欧洲要早数百年乃至上千年。

    1961年他又承担了《农政全书》等古典农学遗产的整理任务,负责对该书进行校、注、按、译等全面整理,写出50万字的注义;著有《〈四民月令〉校注》、《〈农桑辑要〉校注》、《中国古代农书评介》、《中国农业遗产略要》、《辑校徐衷〈南方草术状〉》等书,翻译了达尔文的《肉食本草》。他深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用现代化科学观点整理古农书、进行古为今用的研究,对中国农业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有益的。1962年,经考古学家董作宾推荐,他的旧著《生命新观》在台北出版。1963年他在给老朋友杨东莼的信中再次阐述了他的生命观念:“黄金时代不在过去,尤不在将来;目前最不可放过:平生一切,皆为此为动力来源。”他一生即以这种人生格言规范自己的行为实践。尽管在旧中国的困境中,在十年动乱的冲击下,他仍然没有失落对科学的认识和追求。他曾当选为陕西省人民代表,是中国植物学会理事、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1971年6月28日在天津病逝。

    他生活、工作的60多年,正是中国社会变迁的时代。他从小体弱多病,中年以后又患上严重的肺心病及哮喘。在时难世艰的几十年里,他满怀对中国农业生物学的关注和热爱,以赢弱之躯,顶着各种干扰,孜孜不倦地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写作完成60多万字的科学著作,涉及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学、动物学、古农学、农业教育等多个领域和学科,饮誉海内外。他在中国古农学研究、注解等方面的成就,英国、日本的专家学者都很重视。英国李约瑟博士所著《中国科技史》就多次引用他的著作论点。他又爱好文学和诗词,平生喜好文艺创作,词作上400首,现流传存世的词也有近百首,史学家顾顿刚、古典文学教授刘永济均称赞他的词作“不下宋名家”。抗日战争期间,他对国民党及其所属机构的达官贵人,以办教育而谋私利的行径十分痛恨,曾写了3首《水调歌头》予以抨击和揭露。“飞机过,大炮响,始匆忙。太太细软文件,偷向四川藏。”形象地勾勒出官僚政客们的本质丑相。同时,表达了一个以科学救国为己任的爱国知识分子在黑暗中的呐喊:“附和事容易,难在泯天良。人才事,百世计,许荒唐? 廿年卅年以后,粉骨岂能偿!人生糊口而外,尚有其它可贵,长叹起彷徨。”他身后有颇具人文价值的中华传统诗词集《荔尾词存》传世,可作为他“春蚕作茧不须怜”,“虽九死而犹未悔”的高尚人格境界的真情显示。2000年4月的《光明日报》载文称他是“开发大西北的先驱”。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