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著述成果
图片集锦
研究评论
纪念场所
家族亲友




彭司勋

(1919-    )

 

    

    
    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物化学家。

    湖南省保靖县人,土家族,1919年7月28日生于保靖县迁陵镇。1942年毕业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南京药学院前身)。曾在中央卫生实验院、上海药物食品检验局从事药物和毒性分析研究。1948年考取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赴美留学。195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药学硕士学位。1950年底回国,任南京药学院(今中国药科大学)副教授。后任教授、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教务长、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江苏药品检验所所长、南京药物研究所所长等职。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兼药学组召集人,卫生部药典委员会、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医科大学仿生及天然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曾当选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七届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第八届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三届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主委,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与卫生工程学部院士。

   他热爱祖国,立志振兴中国的药学事业。出国之初曾立下誓言:“我要为祖国忠诚服务一辈子。”学成之后,他不顾美国当局的利诱,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在南京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执教几十年,他讲授的有机分析、药品鉴定、毒物分析、药物化学等课程,深受学生好评与喜爱。他注重教材建设,1958年主编了中国第一部《药物化学》教科书。1979年主办了中国第一个“药物设计”讨论班。

    他早年主要从事药物分析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研究,重点研究安定药物和镇痛药物,成功试制了爱卡眠等具有镇痛和降压作用的吲哚类化合物多个,合成了祖师麻甲素类似物,指导研制出对淋巴瘤、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具有疗效的“六甲密胺”。1979年以来他承担了计划生育药物的研究课题,先后合成了对一一羟基苯烯酸衍生物、白花素衍生物及马兜铃次酸开环衍生物等40多种非甾体化合物。他还主攻心脑血管药物的研究,已发现具有开发前景的抗心律失常和抗血小板活性物质。

    他关注世界药物研究前沿,极力推动中国药学事业。他多次参加了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卫生部组织的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考察组活动,经常出国访问、交流和讲学,为中国的药学教育体制和课程改革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对促进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先后荣获1995年山东省和199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同年被评为江苏给优秀学科带头人。主编教材和专著5部,发表论文140余篇。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