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著述成果
图片集锦
研究评论
纪念场所
家族亲友




潘自强

(1936-    )

 

    

    
    中国工程院院士,核辐射防护专家。

    湖南省益阳人,1936年6月1日生。青少年时期学习刻苦,成绩优秀。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是新中国培养的原子能核物理学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核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核工业部安全卫生防护局局长、研究员,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安防环保卫生部主任、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国家环保局核环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理事长、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委员、国际原子能机构放射性废物管理顾问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中国代表、香港核学会名誉会长。

    他长期从事辐射防护测量和监测方法体系、辐射防护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建立,尤其专长于核辐射防护、核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研。1963年发表《保健物理概论》,参与建立中国实用保健物理学。他倡导和推动天然放射性本底调查和国民剂量评价,建立了较完整的评价方法学。他设计并组织中国核工业30年辐射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其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防科工委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96年美国保健物理学会最高学术奖——摩尔根学者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院士。

    他致力于中国保健物理学、环境保护学研究与应用工作40多年,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有重要的建树。已发表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150多篇,具有科学价值。其主要论著有《中国核工业三十年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中国天然本底辐射与居民剂量》、《弱放射性样品测量装置》、《临界装置监测系统》、《保健物理概论》、《重水反应堆辐射防护评价》、《核电站及其环境的影响》、《辐射防护监测技术》、《中国核工业辐射水平与效应》、《辐射防护手册》、《环境危害评价一一公众健康危害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加强辐射防护的基础结构》、《核燃料和煤燃料链对健康、环境和气候影响的比较》等,在核防护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