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菌学和病毒学家。
湖南省湘乡县(今委底市)人,1898年10月16日出生于湘乡县乐善乡一个没落的乡宦家庭。自幼立志从医。1918年考入湖南湘雅医学院,走医学救国的道路,刻苦学习的思想激进。1919年任学校学生组织干部,和毛泽东一起编辑《新湖南》。1920年参加了驱张(敬尧)运动,后由毛泽东介绍加入新民学会。1925年毕业后,接受协和医学院的聘请,在细菌学系任初级研究员。1926年,在系主任卡尔·坦布鲁克教授的指导下,研究出防止猪霍乱瘟病疫苗,在《免疫学报》上发表了《自家血球凝结》的医学论文。1929年,被推荐去美国留学。1931年日本侵华后,他抛弃高薪待遇,毅然回到祖国,投身抗日救亡行列,先后在协和医学院、上海医学院、陆军医学院和中央大学任教授和系主任。他以渊博的学识,培训了大批医务工作者,对军事医学有所建树,1943年提升为国民党陆军少将。1949年2月返回美国,重新从事医学研究。1955年加入美国国籍。
他是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在病毒学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1930年,和里费斯成功研究了“李氏一里费斯”病毒疫苗培养法,为病毒疫苗的制作开辟了道路。为征服小儿麻痹症脊髓炎,以强烈的献身精神,全身心地投入了医药科学研究的实践。与黑伯尔发明了把血清注入了老鼠脊髓的“李氏一黑伯尔"脊椎内注射法,标志着老鼠对小儿麻痹症第三种类型的毒株被征服。接着,和谢菲尔研制出防止小儿麻痹症的"李氏一谢菲尔”疫苗(或称IS-C)。从此,他的名字与小儿麻痹症病毒疫苗永远联系在一起。在此领域取得成就后,又着手癌症病源研究。根据自己吃海味食物增进健康的经验,认为海洋动植物有5种重要的抗致癌机理,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1968年退休后,继续完成了两部有关中国医学的著作,即《中国的草药》和《中国的抗癌药剂》,增进了中西医学科学的交流。
他是一位爱国者。早在20年代,就和毛泽东一起探索拯救中国的道理。后来虽然选择了医学救国,但一直关注中国的命运。1945年南京国共谈判,他充当和平谋士,为早日实现祖国复兴,奔走联系于国共两党之间。在国民党军队服役期间,一直保持与毛泽东的老关系。
他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73年、1975年和1978年多次回到祖国,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接见。1973年6月29日,毛泽东会见李振翩、汤汉志夫妇时谈话长达90分钟,相见甚欢。他和美国总统布什有较深的交往,在逐步改善中美两国关系的过程中,他多次穿梭于中美两国政府代表之间,推动中美建交和两国之间科学技术的交流,为建立两国通向友好的桥梁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致力于中美医学界的密切联系,组织了美国中国医学科学中心和美籍华人全国协会,活跃在医学、政治和文化领域,增进友谊和了解。
1984年11月16日病逝,终年86岁。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医学科学事业,晚年为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享有“科学医星”和“中美友好使者”的殊荣。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