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著述成果
图片集锦
研究评论
纪念场所
家族亲友




李  薰

(1913-1983)
 

    

    
    中国科学院院士、副院长,物理冶金学家。

    湖南省邵阳县(今邵东县)人,1913年11月20日出生在邵阳县一个官宦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先后就读长沙育才、明德、长郡、岳云等中学。193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冶金系。1937年通过公费留学考试,赴英国雪菲尔德大学冶金系研读,次年获该校布朗敦奖章及奖金,194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研究院研究员。

    1938年,英国研制的新型喷气式战斗机在试飞时发动机主轴断裂坠毁,当时对主轴断裂原因不明,众多专家束手无策。英国当局将这一科研难题交给其时年仅27岁的他,通过艰苦探索,他发现钢材中存在氢气,是导致主轴断裂的根本原因。又经过反复试验,找到了含氢的原因、规律和去氢的方法,从而发现了钢铁中氢脆现象和创造防止氢脆的方法。这一成就轰动了西方科学界,公认他是这一领域的开拓者。雪菲尔德大学1951年授予他冶金学博士学位,他成为该校自1923年建立博士制度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二人,是中国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1951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邀请他回国组建冶金研究所,领导祖国的冶金研究工作。他毅然舍弃优厚的待遇和完备的科研条件,回到祖国,建立中国科学院沈阳冶金研究所,并长期担任该所所长。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主任。

    他在所内成立金属气体分析研究室,负责全国所有钢铁基地的气体分析实验,指导钢铁生产,研制了铝镁耐火砖,在国内首创电炉氧化炼铁。1956年,荣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接着,研制了航空涡轮发动机片及涡轮增压器的关键性高温合金材料,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60年代初期,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回援华专家,企图扼杀中国的原子能和其他尖端科学的研究工作。他响应中共中央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号召,完成《核燃料元件生产流程研究与定型》课题,领导全所科研人员完成69个科研项目,其中有5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项填补国内空白。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期间,他为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的研制,都提供了关键材料,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化大革命”中,横遭迫害,由于周恩来总理的保护,幸免于难。1971年,某军工厂生产的数百架飞机,因质量问题,无法出厂,他应邀进行技术鉴定,逐一检查并作出确切的结论,避免了巨额经济损失。1972年,受中国金属学会的委派,赴法国参加氢在金属中的作用国际学术会议,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并任执行主席。

    1981年5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技术科学部主任,锐意改革,励精图治。经其倡议,科学院分期分批组织学部委员对所属研究所进行评议,为日后的全面体制改革起了促进作用。他还十分关心中国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组织有关学部委员和同行专家讨论,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他是第二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科协代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国金属学会副会长,《金属学报》主编。

    1983年3月20日,在赴攀枝花钢厂考察途中,因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和冠心病突发,抢救无效而去世,终年70岁。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