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古生物学家。
湖南省郴县(今郴州市苏仙区)人,1917年4月8日出生于郴县秀才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7年毕业于长沙雅礼中学,1938年进入国立重庆大学,潜心钻研地质学。四年级时,与同学合撰研究论文《南川西南之古代地层》,获第一届陈康先生奖学金。1942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历任练习员、技佐和技士等职,1944年到李四光领导的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工作,任工程师。1951年5月,参与创建中科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古植物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受聘为南京大学地质系兼职教授。1980年11月,当选为中科院地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现任《古生物学报》主编,曾任中国古植物学会理事长,被荐为美国植物学会会员,《华夏古生物》(英文版)第一副主编,受聘为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长期兼职教授;曾任古生物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组第一、二、三届评审员,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会理事长、国际古植物学会中国代表、国际地科联冈瓦纳地层委员会和石炭纪地层委员会选举委员、国际植物命名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321项目科学顾问。主要从事古植物学和陆相地层的研究,已出版9部专著,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10多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中科院重大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
他在古植物学和陆相地层学方面知识渊博,尤精于古生代和中生代植物群的研究。新中国成立之初,曾在华北、内蒙古等地参与地质勘探,采集了大量化石标本,为日后从事地质生物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材料。1956年春,第一篇论文《论拟织羊齿》,受到南京古生物所所长斯行健欣赏,并认定这是被忽视了的一种重要的二叠纪植物。他在鉴定采自青海的一批化石材料时,提出了它们是东亚首次发现的纳缪尔期植物群,肯定其中有一种是斯行健以前也不敢确认的、过去只见于西欧石炭纪的“沟木”。代表性专著有1963年发表的《华北月门沟群植物化石》(中英文版),是研究东亚华夏植物的重要著作。其中一些新创立的或有代表性的属种,被收入到国际古植物学会编篡的综合性巨著《古植物学论丛》(法文版)。对华北石炭二叠纪地层划分对比提出的新观点,突破了前人的框架。更重要的是,对瑞典古生物学家赫勒关于华夏植物群的经典著作进行了重要补充和修正,引起了国内外有关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此书创立的华北古生代植物组合层序划分方案,至今仍在华北煤田地质实践中广泛应用,荣获1978年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他最早发现了中国晚白墨纪被子植物化石;首先纠正了前人鉴定藏南舌羊齿植物群时代的错误;还为了解全球古生代植物区系的演化,提供了有重要价值的确凿证据。与他人合著的《中国东北吉林河杉早白主纪晚期植物群》一文,参与撰写的《西藏古生物》第五分册,为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作出了重要贡献,并获1987年度中国科学院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擅长研究古生代鳞木类,对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地层、植物化石和古生物地理分布的研究也卓有成就。其中,与他人合作的论文《大羽羊齿植物生殖器官化石在华南的发现》,提出了华夏植物群典型类群分类位置的新观点,是对近百年来研究这类植物的重大突破,已收入国外英文版和俄文版的古植物学教科书,并获1987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他在古植物地理学方面有很大的贡献。在《东亚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地理分区》中,首次将华夏植物区分南北两个地区。《青藏高原华夏植物群的发现及其二叠纪植物地理分布》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中国及邻区晚古生代植物地理分区》(英文)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古植物与孢粉学评论》上全文发表。他对生物地层学,特别是晚古生代陆相地层的研究颇有建树。其代表作《中国晚古生代陆相地层》一书一直是有关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他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先后10次在美、英、法、澳、日、印、俄、巴西、西班牙、韩国等国家访问、考察、讲学,与外国同行切磋交流,并不断著文在国内外推介中国在古植物学研究方面的新成果。1995年秋,他在南京策划举办了地质时期陆生植物的分异与进化国际学术会议,由他主笔的《中国地质时期植物属》(中文版),加深了国外学者对中国古植物学研究状况的了解,提高了中国古植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他在国际学术专业组织和国际合作项目中担任了众多职务。1991年,加拿大地质专家将他发现的一个新属新种一一模叶类植物化石,命名为“李氏模叶穗”。国外学者以中国专家姓氏命名新发现的植物化石,在中外古植物学研究史上还是第一次。1992年获美国植物学会终身通讯会员荣誉称号。1993年,获第二届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1996年7月在美国加州召开的第五次国际古植物学大会,授予他沙尼国际古植物学协会奖章。1998年被国务院授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称号。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