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达
(1908—1969)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事家。
湖南省长沙县人,原名许德华,1908年11月9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少时就读于郎梨高小、长沙师范学校,受徐特立、周以栗等进步教师的熏陶,思想倾向进步,参加了学生运动,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春,经湖南党组织选调,考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冬转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炮兵科学习,任炮科中共支部宣传委员。大革命失败后,随南昌起义部队参加了多次战斗,身负重伤,与部队失去联系。先后辗转于上海、安徽、江苏、河北、长沙等地,寻找党组织。历尽艰险,于1929年7月经安徽省委介绍到达上海,参加了周恩来主持的军事训练班学习后,以中央代表身份前往洪湖根据地,先后任红六军参谋长兼红二纵队政委、红十七师师长、红八师师长等职,指挥了多次战斗,在应城之役中再次身负重伤。1932年5月,中央决定他去苏联学习并治疗,6月入莫斯科国际列宁学院学习,4年后又转入东方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到延安,先后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抗大三分校校长。他的妻子邹靖华也由徐特立介绍到延安,进入抗大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夫妻离别10年得以团聚。他从事军队教育工作,先后发表了《抗大最近的动向》、《抗大在国防教育上的贡献》、《战术发展的基本因素》及论述抗日军队组织形式和战略战术等方面的文章。1941年初,任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交通司令、卫戍司令。1942年,抗日根据地进入最艰难的岁月,他请求上前线获准,到晋西北地区任独立第二旅旅长兼晋西北军区二分区司令员,率部开展反“扫荡”、反“蚕食”斗争,加强对国民党的统战工作,努力发展根据地的生产,并派得力干部组织武工队深入敌占区,肃清汉奸特务,摧毁敌伪组织,建立抗日政权,还筹集了大量粮款物资送往延安。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绥野战军代理参谋长、第三纵队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三军军长、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兼甘肃军区司令员等职,率部参加了绥远战役、榆林战役、清涧战役、宜川瓦子街战役、西府陇东战役、澄部战役、荔北战役、扶郎战役、兰州战役,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功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中央军委之命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任装甲兵司令员。当时,仅三、四野战军各有一个坦克大队,坦克都是从国民党部队缴获的,在此基础上组建装甲兵是十分困难的。他首先抓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按统一编制整编部队,将原有坦克部队整编为3个战车师,新组建3个坦克团;二是抓干部培养,在天津组建了第一所坦克学校,又陆续组建了3个编练基地和4所坦克修理厂。抗美援朝时,他亲自组织坦克部队赴朝鲜参战,并对部队的战场集结、作战使用及技术保障等作了充分考虑和周密的部署。1951年4月,还亲赴朝鲜战场实地考察。他经常深入部队调查研究,对装甲兵的组建、使用、训练、技术保障及装备建设等,提出了许多指导性很强的意见,指导各大军区都成立了装甲兵领导机关,还组建了4所坦克学校。1957年,为适应装甲兵发展的需要,组建了装甲兵学院和装甲兵工程学院,为装甲兵部队培养中高级指挥干部和技术人才,并亲自兼任装甲兵学院院长。在兵种建设上,提出“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兵”的口号,强调政治工作与技术工作相结合,军事训练与实践需要相结合,注意研究国外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重视干部政治与业务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他注重理论修养和经验总结,撰写《当前装甲兵部队建设中的几个问题》、《在集训会议上的报告》、《当前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关于装甲兵分队战术现场会议向军委的报告》等文稿,致力于推进装甲兵的现代化建设。1985年出版了《许光达论装甲兵建设》一书。
他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1959年9月任国防部副部长。
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感人至深。1955年人民解放军授衔时,他听说自己已列为大将之一,就几次写报告要求降格授衔。毛泽东看到他几番让衔的报告后激动地说:“这是一面镜子,共产党人自身革命的镜子!”
“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诬陷和迫害,他光明磊落,旗帜鲜明地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百般折磨摧残了他的身体。1969年6月3日含冤去世,终年61岁。1977年6月21日,中共中央军委为他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