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石门县人,1935年12月19日出生于石门县磐石乡望仙村一个农民家庭。1949年冬参加地方工作队,1951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一名青年学生,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副司令员。历任战士、文书、教员、参谋、副股长、股长、团副参谋长、参谋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副军长、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湖南省军区司令员、广西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在保卫祖国边境安全、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战区部队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贡献。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他两次率部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1979年2月率三七一团执行穿插任务,从广西龙州出境,在山岳丛林中百里奔袭,直捣高平。战斗中指挥靠前,灵活果断地处置了多种复杂情况,总结出了“大胆穿插,边打边进;迂回包围,侧后攻击;利用夜暗,小群多路攻击”等战法,圆满地完成了作战任务,所率团队有85个单位、1350名官兵荣立战功和授予荣誉称号。1981年带领师侦察分队赴广西边境执行任务,侦察捕俘,多次设伏,潜伏歼敌,指挥若定,两次受到广州军区通报表扬。
他多次参加两湖、两广地区的抗洪救灾。早在1952年随部队参加了广东东江地区的抗洪抢险。1982年带领部队参加广东北江地区抗洪救灾工作,受到总参总政通报表彰。1993年广西柳州、梧州、玉林等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他及时协调指挥驻桂陆海空三军及武警部队,战柳州、保梧州,最大限度确保了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998年,长江流域和洞庭湖区遭受百年罕见的洪灾,受命担任湖南地区陆海空三军和武警部队抗洪总指挥,将精干指挥所设在大堤上,调兵遣将,率5万多官兵在常德、益阳、长沙奋战40余天,战8次洪峰,排数百处险情,实现了党中央、江泽民主席“三个确保”的目标,人民群众称他为“抗洪司令”。
他积极研究和探索部队、民兵预备役建设的特点和规律。1989年至1990年任湖南省军区司令员期间,注重抓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对株洲预备役师、湖南民兵机动预备役团等部队的建设倾注了心血,取得了成效。在广西军区任司令员4年半,跑遍了1020公里边防线,实地研究解决问题,指导部队建设,为保持边境安全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1994年12月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以来,全程参与了筹划和领导驻香港部队的组建、进港前的准备、进驻时的指挥,圆满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广州军区的任务。1998年,任全军澳门驻军准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广州军区澳门驻军准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驻澳门部队的组建、部署定点、部队进驻准备等工作,以确保1999年12月20日驻澳门部队准时进驻澳门,履行防务。在分管军区部队后勤工作期间,经常深入部队,积极研究新时期部队后勤工作的特点及规律,为部队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启动了军区部队、机关的“百营营房建设”、“安居工程” 、“菜篮子工程”等项目,使军区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上了新台阶。1998年,党中央、江主席作出军队、武警部队、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的重大决策后,任军区不再从事经商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率军区机关有关部门的同志赴京参加中央会议,深入企业了解情况,按时完成100多家企业的移交、撤销、保留工作,受到军委、总部的肯定。
他注重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1979年8月被选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外国语学院武官系学习。1990年至1991年两次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防研究系第五期和进修系第十二期集训班培训。还主编了《区域性整体防御工作》一书,26万字,由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表军事学术论文多篇。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