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著述成果
图片集锦
研究评论
纪念场所
家族亲友




陶峙岳

(1892-1988)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新疆军区副司令员。

  湖南省宁乡县人,1892年9月18日出生于一个耕读世家。幼年勤学好武。15岁时考入湖南陆军小学。1911年考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堂。参加了武昌起义。1915年转入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深造。毕业后任湖南省督军公署参谋处上尉参谋。

    大革命时期,参加国民革命军,随北伐军转战大江南北。历任营长、团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军第三师副师长、师长,第八师旅长、师长。为推翻封建军阀统治打了许多仗。大革命失败后,他陷入内战迷津,曾三次参加“围剿”革命根据地,有两次未与红军接触,一次被红军击败。因而引起蒋介石摘系疑忌,屡遭贬逐。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军委会直辖的第一军军长,后任国民党第七十六军军长兼第八师师长。由陕西率部驰援上海抗战,部队进入阵地后,全军官兵同仇敌忾,一举击溃日军。在敌海陆空军强烈攻击下,坚守阵地22天,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被誉为“抗日名将”。旋任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洛阳第一战区政治部主任兼第三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河西警备总司令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任新疆警备司令部总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宫。他积极支持张治中的和平民主政治主张,接受共产党的建议,将盛世才关押在新疆的共产党人全部释放,并亲自安排130多人返回延安。通过与共产党接触,他开始倾向革命。当国民党政府将其部队调往内地作最后挣扎时,他明拖暗顶,按兵不动。在此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派联络员密赴乌鲁木齐,阐明和平解放新疆的政策和主张。经周密计划,他与包尔汉于1949年9月25日通电全国,举行起义,新疆得以和平解放。年底,他领导的起义部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在任兵团司令员期间,他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认真做好部队官兵的思想政治工作,同心同德,坚定地跟共产党走,并按照“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原则,整顿部队作风,平息地方残匪叛乱,维护社会秩序,带领和组织广大人民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从而稳定了新疆局势。

    1954年8月,第二十二兵团与第一兵团、第五军合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他坚决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屯荒、戍边、开拓资源,进行经济建设”的指示,经常深入垦区检查指导工作,亲自参加垦荒、开渠、植树等生产活动,与少数民族群众打成一片,为发展新疆的工农业生产,繁荣经济,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巩固边防进行不懈的努力,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尊重和信任。他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至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至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2年9月,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宿愿。1988年12月26日,在长沙病逝,终年97岁。国家副主席王震说:“陶峙岳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早期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锋战士,著名爱国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全文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