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辽宁省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益阳县(今益阳市赫山区)人,1904年出生于益阳县岳家桥一个农民家庭。1918年秋到河北省保定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学习。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5月赴法勤工俭学,参加了李维汉等组织的工学世界社。1921年参加了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为争取生存权和求学权而发动的二八运动。同年10月,又与蔡和森、陈毅、李立三等一起参加了进占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法国当局以“过激分子”的罪名将他和其他学生代表驱逐出境。
回国后,奔赴广州,投入大革命的洪流。他先在国民政府航空局飞机制造厂学习军事航空技术,1924年10月被录取为国民革命军军事飞行学校学生。1925年10月,被派遣去苏联空军院校深造。先后入苏联空军第二、三飞行学校、空中战斗学校、飞行侦察学校学习飞行和通讯技术。后毕业于苏联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航空军械机械工程师职称,曾任苏联空军院校中校教官。在苏联卫国战争中,他参加空军冲击团,并以空中射击见习副团长的军职上前线,参加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第一空军集团军作战。由于他对苏联空军建设作出了贡献,在卫国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中立下战功,先后荣获列宁勋章、红旗勋章、红星勋章和苏联卫国战争勋章多枚。1926年在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4月,在中共中央的直接关怀下,他实现了多年的宿愿,回国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回国后赴哈尔滨,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党委委员、空军工程系党委书记、系主任等职,担负培养空军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在11年军校教育工作中,他以高度的革命事业心,从事空军工程系的建设,建成了兼顾教学与科研,包括能够进行飞机强度和起落架冲击试验的教学大楼,组织建立了27个教研室和一支高质量的教学队伍;创建了飞机发动机、航空军械设计、航空仪表、航空无线电、飞机场建筑、航空气象等6个专业;开办了机务干部培训班;筹建设置了导弹原子弹专科。该系为空军部队和科研院所,为国防工业和航空工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64年1月,调任辽宁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被监禁7年。1978年平反后,任辽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并当选为辽宁省政协第四届副主席。1983年11月在沈阳病逝,终年80岁。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