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中将, 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委。
湖南省宁乡县人,1951年出生。系刘少奇之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并在严格家庭教育中成长。在北京市实验二小读小学时,为了培养他的独立生活能力,父亲要求他在校食宿。9岁学游泳,11岁学骑车,13岁生活自理,15岁独自出远门。从小学毕业开始,每个寒暑假都到军营“当兵”,曾是“特等射手”和国庆阅兵的护旗队员。还从小拜黄胄为师学习国画,11岁参加巴黎国际儿童画展,获金奖。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特别是刘少奇被打倒后,他跌到苦难的深渊,被拉去陪斗和监禁,无家可归。1968年底,到山西省山阴县土坊大队接受再教育和劳动改造,在那里生活了6年多时间,深刻体验了人民群众的疾苦。1975年以后,到北京起重机厂当了两年工人。1976年天安门事件后,又成了清查对象,却受到工人师傅的保护,教他学技术,关心他的生活。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他报考,却被有关部门卡住,于是写信给邓小平申诉:“考分不够,我无怨,不让报考我不服!”经邓小平批示,准予参加考试,被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录取,成为新时期第一届大学生。1980年5月,党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他随母亲王光美赴河南开封迎回父亲的骨灰。
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大学毕业。在王光美的支持下,他毅然选择河南一一这块刘少奇曾经战斗过、最后蒙难于此的土地,到农村基层工作,为中国老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曾任新乡县七里营公社副主任,人称“公社第十七把手”,分管社队企业,奋斗一年抓出了成效。1983年4月经县人大常委会全票选举为副县长,负责抓全县的多种经营和工业生产。1984年又全票当选为县长。1985年初,以出色的成绩和较大的知名度当选为郑州市分管城市建设和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副市长,主持完成了郑州市天然气进城工程,还领导了城市建设的一系列工程,其工作才干得到老百姓的好评。1988年初,在河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上,由人民代表联名举荐,当选为河南省副省长。任副省长期间,参与领导了全省大型工业项目建设工作,如全国最大的50万伏直流超高压变电站、全国投资最大的中原制药厂、拥有世界最先进的三套设备之一的中原化肥厂相继建成技产。
1992年5月离开奋斗了10年的中原大地,调任武警水电部队少将政委,率部承担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艰巨任务。曾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副政委,晋升中将军衔。现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委。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