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企业家。
湖南省保靖县人,土家族,1949年4月出生于保靖涂乍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幼年丧母,艰难的生活历程铸就了他独立的人格和坚韧的意志。靠人民助学金和自己的发奋努力,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1969年离开家乡开始自己闯事业。他先后在枝柳铁路工程队任民工、秘书、会计。1972年走进吉首酒厂(湘泉集团的前身),与酒业结缘。20多年来,历任会计、主管会计、党总支副书记、书记、副厂长、总厂厂长,现任湖南湘泉集团和酒鬼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并进过大学深造,晋升为高级经济师。
1976年上任厂长时,酒厂家底微薄,仅有固定资产80万元,流动资金86万元,且主要产品只有单一的红薯白酒,谈品位不上档次,论产量没有规模,企业真是举步艰难。面对企业的困难,个性独特的土家汉子提出了向企业传统产品开刀,推陈出新,更新换代,创制品牌,使企业走进广阔市场,迈向兴旺发达的兴厂之路。
他始终认为:名牌是企业的生命和形象,是发展的动力。唯有名牌,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唯有名牌,才是企业获得实现高速度、高效益的源泉。在他的亲自指挥下,酒厂成立了创制名酒的技术攻关小组,并扎扎实实地干了起来。进大山,访村寨,收集湘西民间古老传统酿酒秘方;出大山,走城市,到全国各大名酒厂取经学习。历经一年多的技术攻关,反复几十次的实验,终于在井泉胜地吉首振武营“三眼泉”边的简易工棚里创制出“湘泉”、“酒鬼”名牌,并先后十多次在国际国内博览会酒类评比中荣获金奖。1995年,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为湘泉酒、酒鬼酒颁发了“国产精品”证书,同年7月,世界名牌消费品认定委员会认定为“世界名牌消费品”。
有了名牌,就要闯市场。他认为:不奋力卖酒,就永远成不了酒王。80年代初,他带领一班人背着酒坛子,开赴北京,以酒邀客,以酒会友,凭着湘西土家苗家儿女的热情,使北京城出现了湘西美酒的独特醇香。同时,利用名人效应,与酒文化巧妙结合,“湘泉”、“酒鬼”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广,名牌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现在湘泉集团的销售网络已遍及全国辐射海外。
企业有了名牌,也有了市场,似可高枕无忧了。而他却面对企业小、市场大的矛盾,果断决策,湘泉要走规模经营之路。投资2亿多元,历时十几年,分四期工程,筹建了雄伟壮观的湘泉城,使湘泉集团的主要产品生产能达到了湘泉一万吨,酒鬼一千吨。同时为顺应市场经济大势,他又提出了走资本经营的道路,在资本运作中去实现企业的另一种意义的规模扩张。“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名优为主,多品开发”,湘泉在他领导下朝大集团迈进。湘泉从1989年开始,先后兼并、联合、租赁、托管、控股十几家企业。1997年7月“湘酒鬼”股票上市成功,给湘泉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市场为导向,资产为纽带,经济为中心,资本运作为突破口”,湘泉在大踏步向现代企业迈进。
湘泉集团在他的带领下,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齐心努力,已发展成拥有35个经济实体,总资产25亿元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他个人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州、全省、全国优秀企业家和劳动模范,1996年国务院给他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奖励,199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还是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