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利公司总经理,化工实业家。
原名范源让,湖南省湘阴县人,1883年生于湘阴县城东郊泛爱坪。13岁时考入湖南时务学堂,参加维新运动。1900年东渡日本攻读应用化学,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院。1911年学成回国,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财政部秘书,并开始创办化工企业,走实业救国的道路。1912年3月赴欧洲考察盐务。1914年创办中国当时最大的精盐生产企业——久大盐业公司,自任经理。1916年9月中国首批自制精盐在天津塘沽问世,并在外国租界和各通商口岸销售,抑制了“洋盐"进口。在他的领导下,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成倍增长,成为当时中国民族工商业第一面崭露头角的旗帜。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碱价暴涨,中国进口“洋碱”锐减,以碱为原料的化工厂纷纷倒闭。针对这种状况,他急国民之所急,千方百计收集制碱资料,聘请美籍华裔制碱工程师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并在实验室夜以继日反复实验,力求早日建成中国的制碱工业企业。1920年在天津塘沽永利碱厂,成批生产碱类产品,创建了中国制碱工业的基础。又多次引进碱类工艺,碱产量成倍增长。1925年批量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建国150周年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
1929年,他承办当时号称远东第一化工厂的“南京硫酸厂”,拥有侯德榜、姜圣阶等著名科技专家;多次带领人员去黄石、湘潭、上海、南京、株洲等地考察厂址,进行矿藏资源调查;多次奔波于上海、南京、浙江融通资金,并从欧美国家选购设备。至1937年,一座占地133公顷、规模为远东第一的南京硫酸厂建成投产,生产出中国首批化肥——红三角牌硫酸钮。试产半年,生产能力达日产硫酸钮150吨,硝酸10吨。硫酸钮源源不断地销往中国沿海农村,改变了外国化学肥料独占中国市场的局面。
1938年南京沦陷,南京硫酸厂厂房、设备遭到日军严重破坏。他将人员、设备迁入川、湘,自己再度出国考察,后来历尽艰辛在川建成“自流井久大探厂”,打出了当时全国最深的油气井。1941年底,日军攻占香港,他因为过去在天津、南京永利各厂拒绝同日本人合作,并积极生产炸药支援抗日军需而处境十分危险,他烧掉“侯氏烧碱法”的生产资料,毅然携夫人逃离香港,回到内地继续从事永利化工事业。
他还创办了致力于菌类研究、化肥研究、水溶性盐类研究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中国工业服务社等,培养了大批的化工科技人才,奠定了中国化学科技的基础。
他有强烈的爱国心、正义感。九一八事变时,多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强烈谴责日军侵略暴行,两次拒绝蒋介石邀他出任实业部长或经济部长。1945年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时,他认识了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并多次交往。1945年9月17日,毛泽东主席专门会见他,称赞他为发展民族工业作出了很大贡献,盛赞永利公司人才济济,并说:“欢迎你到解放区来开办工厂。”他欣然接受邀请,说:中国的未来,只有靠共产党才有希望。不幸的是,1945年10月4日他在重庆逝世,终年62岁。毛泽东特地送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联表示悼念。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毛泽东曾命令保全南京永利钮厂,“如果毁坏了永利铔厂,就等于毁了半个南京城”。解放军将厂内守敌逼出厂外加以歼灭,永利钮厂完整地回到人民手里,成为新中国南京化工企业的基础。毛泽东后来多次强调,在近代中国,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
选自《二十世纪湖南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