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湖南氏族源流

 



 

长沙清泰都涂家仓方氏

    一世祖轨公,字范九,志笃业儒,赐进士,明洪武17年(1384)由江西徙居巴陵,后徙罗湘密岩山汪家洞,四派至大楫、大桢,大楫仍居密岩,大桢徙居丛塘。桢裔十派文圣公,字俊卿,明崇祯5年(1635)生,康熙61年(1722)卒,自密岩迁长沙清泰都三甲涂家仓。清咸丰11年(1861)纂有支谱。派语:正邦怀大志,金成永兴文,立启士声美,光家百世荣,宏才开甲榜,伟业佐朝廷,继序思端本,名传裕后昆。
 

长沙柞山方氏

    始祖子刚公,侨居歙,至蕴才公为歙令,其子文浚公家于此。又传至起莘公,筮仕豫章,知浮梁县事,遂卜宅浮梁。始迁祖竹泉公,于明中叶自浮梁迁居长沙县麻塘冲。族谱始修于清乾隆51年(1786),道光16年(1836)二修,光绪28年(1902)三修。
 

宁乡赵家河方氏

    始迁祖孔成公,原姓李,明宣德年间由江西永新县徙居楚南宁乡一都三区赵家河,传至四世,值明清鼎革之际,以李姓差役繁重而改姓方。1929年四修支谱。
 

湘潭永安乡侯伯冲方氏

    该族原籍南京直隶凤阳府定远县升高村西贰乡。后支分徙浙江严州府淳安县大兴乡曾公渡。至可盛公,字允炽,唐廉州刺史,徙江西抚州府金溪县白鹤山下大田,传至六世祖遥公,字宜之,号远山,宋淳熙12年(1185)由金溪县徙湖南茶陵县十三都营坡,至十二世祖秩公,字天叙,从征有功,升尉州卫百户,明洪武间由茶陵屯居湘潭县永安乡侯伯冲,分布于彭何观、石坝冲等处。清乾隆48年(1783)始修族谱,嘉庆23年(1818)续修,咸丰11年(1862)三修,光绪20年(1894)四修,1924年五修。乾隆24年(1759)建宗祠于湘潭十四都九甲侯伯冲大屋湾。至1948年,已传34代,族人7000余人。派序:恭日名盛化,正大启崇光,荣华彰显达,富贵必绵延,继述思为善,作求世德传,才开隆佐治,猷建广新田,常映南峰秀,永涵楚泽源,修齐徵兆瑞,慈孝耀高曾。
 

醴陵神福港方氏

    始迁祖君甫公,明天启初年自安徽休宁迁醴陵神福港。族人分布于黄冈冲、萍乡。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1000人。
 

桃江浮邱山、桃谷山方氏

    始迁祖信孚公,明代由湖北安陆避兵至益阳,后衍居桃江浮邱山、桃谷山。
 

邵阳田家湾方氏

    始迁祖正卿公,清顺治初由新化石马三都黄皮岭徙宝庆府城东门内田家湾。
 

武冈方氏

    明成祖朱棣拥兵入南京,方孝儒拒旨起草登基诏书,祸延十族。其子福避难于四川,禄避难于武冈。另有一支方氏自江西迁来武冈,两支联宗。
 

岳阳方氏

    始迁祖万甫公,讳寿一,任岳郡万户侯,后唐同光2年(924)由江西南昌铁柱观义门关前左市迁巴陵。至十一代仲明公,字碧镜,于明中叶自沙陂迁石墨港竹山坡即高垅。仲明公第四子渊公生信公,信公子七,无嗣者四,长廷暹为上关祖,四廷旻为中关祖,七廷晖为下关祖。族谱创修于清乾隆间,1914年四修,1992年五修,四修时4993人,五修时7208人。该族名人辈出:中关六世方显,字周谟,号敬斋,曾任四川、广西巡抚,有《平苗纪略》;十一世方功惠,字庆龄,号柳桥,曾任惠州知府,为湖南四大藏书家之一;十一世方大湜,字菊人,曾任山西布政使,著有《蚕桑提要》、《堤工摘要》、《授时通考》等书。宗派:祖德宗(应联)功大,朝荣国庆增(永继承),贤才逢郅治,康乐颂升平,耀远光宜蓄,源长泽益宏,肃恭同守训,景祐必蕃臻。
 

临湘方氏

    始迁祖雷塘公,宋太宗至道2年(997)由浙江桐庐白云源迁临湘小源堡鱼梁港。传至宣仪公,生荣一、荣二、荣九。元泰定中,荣一迁监利灵溪河,厥后易铭公由灵溪河徙居沅江。荣九不详。荣二世居祖地,生天福、天富、天玉,天富子二:朝宗世居小源;朝京出继外祖,改姓张,世居本邑板冲。宗祠建于清雍正10年(1732),1921年纂有支谱。
 

华容护城毛家嘴方氏

    始迁祖先得公,先祖居巴陵,清末为谋生活,自湘阴滩头围徙华容护城毛家嘴,后人分居宋家嘴白鹤窖。派语:世建争先顺,祖功锡泽长,绍文能继圣,懿德永崇昌。
 

华容东乡望夫山、杨家堰、鸡婆湾方氏

    迁湘始祖昱公,字赫一,明洪武元年(1368)由江西德兴县迁湖南临湘。其子琳,官岳州镇抚,迁居岳州大东门和柴家岭。越九世,两桂、两柏、两槐三兄弟,崇祯4年(1631)迁华容东乡,分别定居望夫山、杨家堰、鸡婆湾,后人集居望夫山和南山。堂名富文阁。派语:统是炎轩胤,珠联肇丕基,粹威张壮武,宁静养和怡,田野思劳力,官庭懔惠慈,吾侪均勉励,亲睦足纲维。
 

平江天井山方氏

    始迁祖仕南公,后唐同光元年(923)自江西南昌铁柱观避群雄割据之乱迁平江天井东阳乡。派衍于巴、平、临三邑,乃有十二族之盛。宗祠设店头,清宣统3年(1911)重修族谱。至1994年,全族人口31118人。
 

 
 

 | 下一页 |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06.10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