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湖南氏族源流

 

 


 

衡阳龙田曾氏    

    该族系传东鲁,派衍宁乡。宗圣五十六派芝公,字光显,明永乐间由山东宦宁乡,为南宗之祖。芝孙铨居宁邑麻田。铨孙玉五,讳盟铧,六十派,明宏治年间由宁迁衡。玉五长子景,字映星,正德年间避兵乱,卜居衡邑龙田,为龙田始祖。生启樑、启相、启椿,椿公嗣讫,相公再传而止。樑公子三:仁德、仁南、仁志,志公嗣讫,衍为二房。七十三派昭衔,又号熙,字子缉,又号农髯,为民国间著名书法家。至1948年,已传17代,全族人口约2700余人。族谱创修于清乾隆42年(1775),嘉庆7年(1802)续修,光绪元年(1875)三修,宣统2年(1910)四修,1940年五修。

衡阳面湖曾氏 

    迁衡始祖坝公,赵宋初年由茶陵迁居南岳方广寺,又迁衡阳唐福町,生五子:珍、圭二公仍居唐福,开九族:欧阳族、塘头坳族、左家堰族、金兰族、琥翰族、面湖族、唐福族、庙山族、湘乡族。珍公长子德杭第五子继端,由唐福徙金兰育溪。端公六代孙友通始徙面湖,友通九代孙梦桂明洪武间始定居于此。1914年面湖曾氏独修族谱,称七修,2004年八修。1938年建宗祠于光明村山拔岭。

南岳武城堂曾氏 

    2002年续修族谱,因老谱失传,何人何时迁南岳不详,从六十九代祖"繁"字派至七十七代"祥"字派,即清道光初年之后约一百八十余年繁衍,今健在约200人。七十四代曾汉荃,讳宪国,1978年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

耒阳曾氏 

    始迁祖益公,官湖南善化县,于元末时家耒阳,生有三子:贯居常宁,泰居临武,存居耒阳。

耒阳曾氏 

    始迁祖朝贵公,由江西迁居耒阳。

祁东曾氏 

    元至正年间自江西泰和迁邵阳太平老君堂,数年后迁居于今祁东乔木堂乡。

邵阳太平曾氏 

    以曾参为一世。传至五十二世福仲,一名朝奉,行什一,号遯贞子,元末官太常博士。元至正7年(1270)自江西泰和县圳上迁潭州录事,弃职隐于邵阳太平老君塘,后徙枫树林屋上,尊为邵阳一世祖。清康熙中合族修谱,同治12年(1873)福仲公九世孙惟涧(字隆源)房始修支谱,光绪33年(1907)续修,通派同。旧立编排:福财友志景兴大,永惟朝廷万载荣,世子开宗延夏统,贤侯绍武示周行,文章代焕贻风远,忠恕家传德教成,勉迪后嗣善继述,聿怀绍义先扬名。该族名人曾荣鉎,乾隆举人,著《鼓吹轩集》。曾寿麟,同治举人,海宁知州。曾廉,光绪举人,著《六书》、《蠡庵集》。

邵阳田心曾氏 

    始祖放熺公,明初由江西庐陵大岗教授资城,卜居邵阳县田家湾茶花园。子兴隆徙迁西坪田坛乡(今邵阳安义乡田心)。至1949年,已传23代,全族人口9800余人。

邵阳大 滩曾氏 

    始迁祖思义公,江西庐陵人,明初徙邵阳县新宁里大 滩。后裔瓒,明进士,户部主事。纪凤,字挚民,贵州、云南布政使,赠太子少保。纪鄂,纪凤弟,知府补用,赠太常寺卿。

邵阳曾家冲曾氏 

    自江西赣县迁此。

洞口石堰曾氏 

    始迁祖泰谕公,宋真宗咸平元年(998)自江西永兴迁居新化清水塘。孙文昭于元代自新化窝山徙武冈高沙石堰(今属洞口)。后人分衍于马鞍、洪茂、高沙等乡镇及武冈之马坪、花桥、城东等乡镇。1943年八修族谱。

洞口杨林曾氏 

    初祖纹炳,宋时携男子荣自江西永丰大湖徙武冈谜头(今武冈、隆回、洞口接界处一带),后人分衍于杨林、横溪、花园、金田及武冈邓家铺等乡镇。

汨罗桃林曾氏 

    始迁祖杨西公,祖籍福建晋江,明崇祯中迁汨罗桃林。

汨罗洞坑曾氏 

    始祖暄公,明成化中自江西永丰迁湘阴南岑,传十一世至兴信公,迁汨罗洞坑;兴任公迁临泚市。

华容新沟曾氏 

    始迁祖绍庭公,1912年自宁乡曾家湾迁居华容新沟指路碑。

华容保合垸曾氏 

    始迁祖金堂公,1912年自湘阴文洲乡躲风亭二十五都西半里迁华容保合垸。现人丁分居青雀、许沟、白合和大通湖农场等地。

华容范家岭曾氏 

    曾参后十五代据,据之后五十四世濂,居江西永丰县,元至正年间因旱灾迁华容东乡范家岭,生八子一女。长子榴之后居南山、鼎山一带;次子权之后居县城、蔡田铺一带。三子梧之后居三封寺龙开河(今松木桥、墨山铺之南)。子孙聚居护城之曾家嘴、曾家门,散居全县各地。

平江嘉义东山曾氏 

    始迁祖兴锡公,清康熙6年(1667)自广东镇平迁此。至1994年,全族人口13771人。

平江驷马桥曾氏 

    始迁祖尚祯公,清乾隆10年(1745)自江西会昌迁此。

安乡曾氏 

    始迁祖推公,字子恕,号东湖,原籍江西庐陵板陂。元至正年间至岳州省亲,因兵乱留湘,开基于安乡县治北乡系马台。至1948年,已传23代,共1500余人。

汉寿曾氏 

    宗圣五十五传宣杰公,明永乐2年(1404)奉旨均丁,由江西吉水迁至汉寿小塘,生荣公,荣公生政、富、友三公,房分三大房。友公迁常德芷湾,裔衍汉寿古陂。政公迁押西。富公守康山井边,生鼎、雅、道三公。鼎公守祖基,道公居鸦鹊岭,雅公迁落笔滩,又衍琢、珏、瓒、环、玺、瑢、瑚、珠、宝九小房。明万历19年(1591)一修族谱,清康熙35年(1696)二修,皆未刊。嘉庆21年(1816)三修,咸丰11年(1861)四修,光绪16年(1890)五修,1928年六修,1948年七修,有于右任、孙科、何应钦、左舜生、陈立夫、吴铁城等民国政要题词及宪兵司令张镇序。同治12年(1873)建宗祠于邑城小南门。

汉寿曾氏 

    始迁祖闻礼公,明永乐2年(1404)由江西迁居汉寿赤塘,生德清、德明。德清生信启、仲启、伏启、仕启,德明生仁启,信启迁毓德市 阡坪,仲启迁安化陶田,伏启迁龙潭桥,仕启失考,仁启迁横港。清乾隆15年(1750)始修族谱,道光5年(1825)、咸丰7年(1857)、光绪5年(1879)、1916年、1948年续修。旧派:闻德启方单,寿子必应绍,忠光先自远,广嗣允宗道。

桃源黄石曾氏 

    先世明万历2年(1574)由江西迁于桃源县北之黄石。至1948年,已传17代,有4000人。族人分布于九溪、温泉、漆河等地。宗祠在两河处。清咸丰8年(1858)附修通谱。

石门新河曾氏 

    元时自江西迁石门。

益阳刘家坪曾刘氏 

    宗圣五十五传孙寿庆公,生福孙,福公于明洪武3年(1370)因兵扰乱,自湖北荆州府监利县九江村火把堤徙湖南沅江山田社廖官村,旋徙益阳。生文德、文菖、文亮。永乐12年(1414)福公率德、菖二公仍归荆州。文亮入赘于益邑下七里刘家坪刘氏,遂姓刘,生四子,析居益阳古塘基、雅苗村、老屋塘、高家村、邹家桥等地。清乾隆25年(1760)初修族谱,嘉庆10年(1805)续修,皆从刘姓,咸丰9年(1859)三修时始返刘归曾,光绪18年(1892)四修,1933年五修。

益阳曾氏 

    宗圣五十五派孙怀琛,字玉珊,号鹤遐,明洪武2年(1369)自江西吉水县下符徙益阳十八里椆木嘴。八子:应富、应贵、应和、应礼、应祥、应深、应森、应沅,派衍八支。清雍正4年(1727)八房合修族谱,后分房累修。乾隆50年(1785)共建鹤遐公祠于邑城。车塘支派:怀应玄志囗廷,训汝贤钦德昌。车塘迁千家洲、十二里支派:怀应玄先仁义,必魁印仕绍志。车塘迁十二里、铁炉冲支派:怀应玄志朝吾,日舜仕贤钦德。火田支派:怀应玄辉佳觐,万守文子德昌。间山支派:怀应必思希道,泰子继嘉自承。长塘支派:怀应玄志仕单,廷文朝大仁永。鲊埠支派:怀应玄志囗端,廷必正大光明。清公潭支派:怀应必义映汉,忠朝大明(武胜)贤立。连河村支派:怀应必义映子,大庭朝登贤立。横堤支派:怀应必义映思,绍汉行国正清。桃花江支派:怀应吾如时玉,廷永国大贤德。桃花江迁七里斋婆桥支派:怀应继有增鼎,凤承省日德昌。续派:(各支同从十三世起)嗣其世业,益振家声,十传之学,惟本于诚,以是作圣,用克观成,善有余庆,久而发荣,流长两字,在读与耕。

益阳宝林冲曾氏 

    始迁祖时介公,明万历年间自江西庐陵经商来此。后嗣居宝林冲、水满冲、篦梳岭。

桃江三塘湾、胡家湾曾氏 

    始迁祖再贤公,清雍正8年(1730)迁桃江十里三塘湾、胡家湾开垦。

沅江莲子塘曾氏 

    明永乐年间自江西下泽迁居益阳县十八里桐木嘴。明嘉靖年间,由益阳县七里斋婆桥迁居县境枫木桥。至1985年,全族人口10000余人。

安化常丰石磴铺曾氏 

    始迁祖肇沅公,南宋绍兴5年(1135)由江西迁常丰石磴铺。

新化横阳月塘曾氏 

    始迁祖泰谕公,字柽卿,号鲁斋,北宋真宗咸平元年(998)携子延襁、延福、延寿及孙文谅、文迁等自江西泰和梅子坡早禾渡迁湘,卜居此地。延襁居古塘;延福居莴山(今属隆回);延寿居珂溪(今维山乡)。族谱一修于明正统8年(1443),1933年八修。

新化祥户曾氏 

    宗圣曾子四十六代孙泰谕宋咸平间自江西吉安迁湖广梅山(今新化),祥户敬、庆两房即其第三子延寿后裔。族人聚居县南维山、珂溪、马鞍山一带。1930年拟续修族谱,其时人丁近万人,又迁居四川者约130余人,迁居广西者约100人。总纂曾继辉,字月川,清末参与戊戌变法,开垦洞庭湖区,民国间任清理湖田总局局长,1950年病卒。

新化高峰曾氏 

    始迁祖宏棠公,明隆庆元年(1567)从新化迁至太阳永溪村(今冷水江市矿山乡高峰)。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06.10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