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机构  通知公告  党史国史之窗  机关党员干部应知应会300题
当前位置:党史国史之窗 -> 《中国共产党湖南简史1920—2010》 -> 第十二章 走向富民强省的新征程(2002年11月—2010年12月)
三、大力实施“一化三基”战略

   

    进入21世纪后,根据湖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化”战略,湖南省委、省政府多次研究部署推进湖南工业化问题,相继制定《关于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若干意见》、《关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通过大力推进工业化,全省工业经济总量增大、结构改善,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但与全国和中部各省相比较,湖南工业化水平仍然较低,加速推进工业化的任务依然繁重。

    省委、省政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后认为,湖南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应该是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20065月,全省“加速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座谈会召开,会上提出实施新型工业化和“一化三基”发展战略,拉开了谋划湖南经济发展的新序幕。同年11月,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省的第一推动力,正式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化三基”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根据省委部署,实施“一化三基”战略必须确立“三个立足”的指导思想,即立足现实基础、立足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与带动、立足惠及民众推进新型工业化,在战略发展上要把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作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着力点,突出抓优势产业、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推进产业集群。20071月,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新型工业化,成立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新型工业化工作的领导,并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省出台《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新型工业化考核指标体系及奖励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2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作会议,决定集中力量推行以建设100个重点项目和培育一批收入过百亿元企业为主的“双百”工程;同时实施“成长工程”,加快中小企业发展。5月,省委又着手研究部署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在郴州召开湘南三市市委书记、市长座谈会,部署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推进湘南地区开发的战略。此后,省直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为加速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献策出力,成效明显。20087月,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座谈会在长沙召开,会议强调湖南新型工业化要着力在深化、加速、带动上下工夫,着力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等。这些措施为湖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与动力,使新型工业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2009年,全省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4250.1亿元,增长20.5%。“9+3”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方案启动实施,“四千工程”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6%;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轻工、旅游等产业加速发展,千亿产业达到7个;骨干企业快速发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推进,已探索形成多种循环发展模式。

    20102月,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中央和湖南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新变化,深刻领会在新的起点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要求:把握“一条主线”,即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作为主线;坚持“五个并举”,即协同与错位、加速与转型、带动与互动、内引与外联、创造与制造并举。着重在四个方面下工夫,即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优化结构,加速推进“四千工程”;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引导帮扶,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

    作为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之一的湖南特色的新型城市化,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发展进程明显加快,从2002年到2006年,湖南城市化率年均增长1.6%,远高于全国1.2%的平均水平,与全国的城市化差距开始逐步减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全省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城镇发展的科学规划,加速形成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2007年下半年,全省召开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以更新城市发展理念,转变城市发展规模,走经济高效、功能完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湖南城镇化建设由此步人更加科学的发展轨道。20088月,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强调,新型城市化要“两型带动”,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互为促进;推进城乡统筹,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坚持可持续集约发展,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市化发展道路。至201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4.4%。

    2004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湖南自2005年起启动了新农村建设。20072月,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20082月,作出《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切实强化农业基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大“三农”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十一五”期间,与传统农业相比较,湖南现代农业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达到“产量多、质量好、收入高、生态优”四大目标。以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为重点,大幅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实现农业生产低消耗、低污染和高产出、高回报;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方向,推动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以农产品加工为龙头,促使农业生产由“低端”转向“高端”。全省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形成以隆平高科、金健米业、粒粒晶米业、沐林食品、油中王、闻得福、金浩茶油、益鑫泰等为龙头的粮油棉麻产业链;以正虹、唐人神、亚华种业、伟鸿食品、临武舜华鸭业、洞庭水殖等为龙头的肉奶水产产业链;以省茶叶公司、君山银针、泰升果汁、辣妹子、熙可食品、老爹公司、黄花集团、谊信公司等为龙头的茶果产业链;以岳阳泰格林纸、桃花江竹胶板、长元人造板等为龙头的竹木林纸产业链;以湖南中烟公司为龙头的烟草产业链。同时,稻米、生猪、淡水产品等十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2009年,全省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全年发放农业生产补贴78.6亿元。实施新增粮食产能工程取得积极进展,粮食总产600亿斤,实现连续6年增产。至2010年,全省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4.8万家,实现销售收入2560亿元,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成为全省第三大支柱产业。

    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加强“三个基础”的决策,是对湖南发展阶段的准确定位,是坚持科学发展的正确抉择,是富民强省的重大举措。在“三个基础”中,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为社会生产、生活正常运行提供公共条件的设施;基础产业主要指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供给地位的产业;基础工作主要指为经济社会发展激发活力、增添动力、营造氛围、提供保障的工作。基础设施是前提,基础产业是关键,基础工作是保障,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三个基础”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共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作为湖南建设的优先发展战略,举全省之力,一批交通、电力、能源、水利、城建、环保、科技、文化等建设项目加速推进。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全省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121.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4倍。交通建设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头戏,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突飞猛进,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四通八达。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十一五”期间完成投资151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1倍,建成通车10条,五年新增通车里程983公里,达到2386公里,省会长沙与13个市州形成“四小时经济圈”。23个出省通道全部打通,全省编就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建设规划中的一批重大项目提前到“十一五”实施,被称为“湖南速度”。同时,在“十一五”期间,全省99.87%的乡镇和80.1%的行政村通了水泥(沥青)路。铁路方面,营运里程达3647公里,在建里程1300公里。武广高铁贯通全省,洛张电气化铁路建成投入运营,沪昆铁路专线湖南段已开工建设,长沙轨道交通工程、长株潭“3+5”城际铁路也处在火热建设中。空港方面,长沙黄花机场已可满足波音777等大型客机正常起降,并跻身全球大型机场行列;20099月,总投资59.7亿元的长沙湘江综合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从2010年起,全省进一步加大水运交通建设投资,集中力量建设“3+5”城市群的高等级航道网,着力打造长株潭港口群和岳阳港两大航运中心,夯实全省现代化航运物流平台。此外,全省水利建设快速发展,洞庭湖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十一五”时期基本完成634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危加固任务。

    基础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省按照中央的整体部署,紧密围绕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原材料、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夯实发展后劲,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钢铁、食品加工、有色金属、石化、文化、轻工、旅游等迅速发展成为千亿产业集群。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汽车、轨道交通四大优势产业“百花齐放”,在全国同行业的地位稳步上升。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装备制造“工业湘军”,因掌握核心技术,其高端制造产品逆势走强、畅销欧美,是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出代表。全省制订了高新技术产业五年行动规划,至2010年,全省重点发展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太阳能光伏、工程机械、高性能金属材料5个千亿产业集群以及电动汽车等10个百亿产业,培育壮大100家高新技术示范企业。

    各项基础工作齐头并进。党的十六大以来,湖南省重点抓了党的建设、体制改革、对外开放、自主创新、对接央企、承接产业转移、人才队伍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基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时间 

出处  《中国共产党湖南简史》(19202010P232-237

湘ICP备05011312 版权所有 湖南图书馆 WebMaster:web@library.hn.cn 备案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