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土家族

文化艺术

苗族

文化艺术

侗族

文化艺术

瑶族

文化艺术

 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生活的地方。各族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湖南灿烂的文化艺术。
  在远古时期,湖南主要是一部分苗蛮系民族、百越系民族的聚住地, 也有一部分华夏糸民族的部落南迁到这里。商至西周时期,虽然已有更多的华夏民族如商人、周人南迁入三湘大地,不过这里仍主要是蛮人、越人活动的地方。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逐渐占领了湖南。楚国的移民大规模涌入,并逐渐成为湖南的主体民族。楚人与当地的土著蛮人、越人以及战国时从川东、鄂西迁来的巴人一起,创造了光彩夺目的楚文化。
  秦汉至元明清时期,当时郡县所在的城镇及邻近的平原,已大多是汉人居住。但不少郡县的山地及僻远的湘西、湘西南、湘南,仍活动着大量的“蛮夷”民族。
这些湖南的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先民一起,共同创造了湖南的历史文化。
  今天的湖南,仍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省份,生活着汉、土家、苗、侗、瑶、白、回、壮、维吾尔等五十二个民族。除汉族以外,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和维吾尔族,是湖南人口最多的八个主要少数民族。
  湖南的少数民族,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音乐舞蹈和工艺美术,他们的宗教信仰以及居住、饮食、服饰、婚姻、丧葬、节日等生活习俗方面,保持着浓厚的民族风格。新中国成立以后,湖南的少数民族不仅摆脱了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而且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得到保护和发扬。他们的文化艺术成为整个湖南文学艺术中光彩夺目的篇章。

土家族文化艺术
  湖南的土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他们的歌谣、故事、音乐、舞蹈、戏剧等文化艺术活动,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土家族的文学主要包括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两部分。口头文学主要包括歌谣和神话传说。歌谣可分为古歌、劳动歌、情歌、诉苦歌、长篇叙事诗歌等。
  《摆手歌》又称为《舍巴歌》,舍巴就是跳摆手舞的意思,摆手歌是土家族的巫师梯玛和摆手掌坛师在节日里举行摆手活动时用土家语所唱的古歌。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天地起源、万物萌生、民族迁徙、祖先业绩以及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其气魄宏大、形式多样、语言朴素生动、艺术手法巧妙,绝非某一时代某一梯玛的创作,而是土家族先民长期创作与智慧凝聚而成的古代艺术明珠。
  《梯玛神歌》是土家族巫师梯玛为他人消灾祛难而作法事时用土家语所唱的请神之歌。内容涉及到古代土家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民俗风情等,是一部史诗性的古歌。梯玛神歌的内容取决于所主持活动仪式的性质,不同宗教活动唱不同内容的神歌。如为死人祭祀时唱“送亡人歌”,为村寨挨家逐户贴避火符咒时唱“避火咒语歌”,与人消灾、招魂、求子时唱“还愿歌”,赶鬼驱邪时唱“解邪歌”。梯玛神歌唱词比较固定,即兴演唱者较少。从形式上看,梯玛神歌有双句压尾韵的自由体,也有两句一节四句一节、句尾押韵的格律。唱腔也有高腔与平腔之分。高腔高昂,感情激越;平腔舒展,感情深沉。韵律铿锵,优美动听。
  劳动号子,是土家族人民在从事各种劳动时所发出的以呼喊为主的一种歌谣。起着协同劳动、统一步调、鼓舞情绪、调节疲劳的作用。由于土家族多依山傍水而居,与岩石、木材等打交道多,故劳动号子又以船工号子、石工号子、放排号子、拖木号子等为主。劳动号子歌词简短、句式工整,一般为七言四句。演唱方式是一领众合,领与合交替,同劳动动作的起始与快慢紧密配合,有强烈的音乐节奏感,气氛浓烈、声音激昂、急促粗犷、顿挫有力。
  生产歌,是土家族进入农耕时期后出现的农业歌谣。多为自由体的长短句,风格清新刚健、简洁明快,解释性和知识性的特征比较突出。生产歌还取着传授生产知识的作用,告诉大家:“2月挖土,3月下秧。4月栽秧种包谷,5月薅草,8月收割”等。其中也有一些表述人们丰收时喜悦心情的。
  摆手舞,土家人称之为“舍巴”,是土家族人民新春佳节时所跳的一种集体舞蹈。分为小摆手舞、大摆手舞两种。小摆手舞每年举行一次,规模较小,以村为单位,选择一块空坪,建一个供奉土王的小庙,或在坪坝中央树一杆彩旗,就成了摆手堂。小摆手舞主要是跳一些农事舞,舞蹈内容多为模仿一些农事及日常生活的动作,日期不定,一般是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之间的晚上。大摆手每三年举行一次,时间也是在农历正月的初三至十五之间。不过规模较大,参加者往往有成千上万,跳起来长达7天7夜,内容除了表演农事舞之外,还有模拟军事动作的大型战舞。
  “毛古斯”,是土家一种古老的戏剧形式。它的内容主要是为纪念先祖开拓荒野的业绩。多在春节期间跳完摆手舞之后演出。表演者浑身扎着稻草、茅草、树叶等,由十五六人组成,扮演祖辈儿子一家,内容分别为打猎、种田、钩鱼、接亲、先生教书等,每夜演一场,一共演5场。 演员可歌可舞,可做游戏、玩杂耍,但以对白为主。
  土家族人心灵手巧,工艺品中最有特色的便是“西兰卡普”。“西兰卡普”是土家织锦,据史书记载,从汉代到明朝,这种土家织锦均被土司土官作为上等献品和著名土特产向皇帝纳贡。与蜀锦、壮锦一起被合称为中国的三大名锦。土家织锦多为菱形的结构,还有近似主题性的独幅装饰图和表现生物动象的几何形排列等,题材、图案大多与土家族人民猎耕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从前,土家人结婚嫁女,都要自备土家织锦,土家山寨几乎是家家户户有织机,妇女个个会打花。昔日织锦作嫁妆,今日织锌上市场。如今,土家织锦己由过去单一的铺盖发展成为壁挂、被单、服装、座垫、床垫等旅游纪念品、工艺装饰品和生活用品。土家织锦还参加了伦敦国际博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中也悬挂着土家织锦《岳阳楼》。土家织锦已经出口到东南亚、西欧、拉美等国家和地区。
  土家族的音乐粗犷、高昂。最有特色的民族乐器是木叶、咚咚喹和打溜子等。土家人随意摘下片树叶,放在口中,就可以吹出悦耳的歌曲。咚咚喹是土家族独有的一种单簧竖吹的乐器,用长约15厘米、筒径约2.5厘米的竹管制成,音色柔和、优美,是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乐器。土家族打击乐“打溜子”,由头钹、二钹、马锣和狗锣组成,曲牌繁多,韵味独特,很受群众的欢迎。

苗族的文化艺术
  湖南的苗族,主要聚居在湘西和湘西南地区。千百年来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传统。他们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歌舞等文化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苗族的神话反映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现象的解释、臆测和幻想,记录和描绘了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界的历史。如《张郎张妹》、《盘古开天地》等神话故事,记叙的就是张郎张妹兄妹结婚,创造世界繁衍人类的历史。《涨满天水》的神话故事,说的是洪水滔天的原因。
  苗族的传说故事,种类繁多,题材十分丰富,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苗族人民生产、生活和反抗反动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的历史,抒发了苗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美好愿望。从内容上分,大体有颂扬反抗压迫的故事,如《潘金盛阻马殷》、《姚民熬起兵抗劳役》等故事。有歌颂农民起义的故事,如《吴天保起义》。有反映苗民智斗财主的故事,如《头脚与身子》。有抨击包办婚姻的故事,如《们娘抗婚》。有赞美善良勤劳的故事,如《卖柴汉》。有关于人物传说故事,如《谎江山》、《哈利布》等。有关于地方习俗的故事,如《苗族“吃牛”的来历》、《油茶会的来历》等。
  苗族的男女老幼,都喜欢唱歌,苗族地区素有“歌的海洋”之称。苗歌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如《开天辟地歌》、《玩山歌》、《婚礼歌》、《哭嫁歌》、《担水歌》、《上梁歌》、《和气歌》、《饭歌》、《酒歌》、《茶歌》、《烟歌》等。《酒歌》主要流传于湘西南城步、绥宁的苗区,歌中除了叙述苗族先民的迁徙过程和各宗支苗族的定居发展外,还详细记述了苗族喜庆婚姻时的许多风俗和礼仪。苗族的苦歌,即是倾诉从前苗族人民的悲惨生活的民歌。如《长工歌》、《逃荒歌》等。情歌是苗族歌谣中最为丰富的一种。苗家姑娘小伙,多以歌会友,唱歌传情,因此产生了大量的情歌。苗族情歌,善于借景、咏物抒情,情景交融。苗歌按其内容,唱法上也各有特色。有的旋律优美,婉转缠绵;有的嘹亮奔放,激越昂扬;有的女唱男和,多情善感。其中多声部苗歌的唱词,联想丰富,旁征博引、比喻得体,颇富哲理。
  苗族人民不仅能歌,而且善舞。苗族舞蹈主要有《芦笙舞》、《跳月舞》、《鼓舞》、《龙灯舞》、《狮子舞》等。其中最有特点的要数《芦笙舞》和《鼓舞》。
  苗族逢年过节或遇喜庆的日子,都要跳芦笙舞。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重阳等,还是专门跳芦笙舞的芦笙节。“究给”,是苗家一种流行最广泛的芦笙舞。每逢节日,人们都涌上芦笙场,由一支庞大的芦笙队伴奏领舞,芦笙队保持“一”字队形,原地吹奏,群众则把芦笙队围在中间舞蹈。男的动作矫健潇洒,女的轻慢柔美,姑娘们随着身体的跳动,佩带的银饰发出和悦的声响。“丢劳毕给”,是一种男性边吹边跳的表演性芦笙舞。这种芦笙舞是集会和节日中作为表演比赛的一种形式,舞曲明快,节奏强烈,动作技巧比较难,只有少数人能跳。另外一种苗家人称之为“跳花”和“跳月”的风俗性芦笙舞,则是反映青年男女恋爱活动的群舞。一般只有青年男女参加,男青年边舞边吹优美的芦笙曲。随着优美的芦笙曲,姑娘则边舞边把自己精心绣制的花带,拴在相爱的小伙子的芦笋上。
  苗家的鼓舞种类繁多,按其表演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花鼓舞、猴儿鼓舞、团圆鼓舞、单人鼓舞、双人鼓舞、四人鼓舞、跳年鼓舞等。表演时,先将牛皮大鼓置于木架之上,表演者手拿小木棒击鼓,常用双棒敲边伴奏。鼓舞的动作,大多是来自日常的生产、生活,也有些武术和动物动作的模拟。
  苗族还有一种独特的戏剧剧种——苗剧。它以苗歌、苗老司唱腔以及苗族传统武术、舞蹈为基础,并吸收傩堂戏等剧种的表演艺术创作而成。有名的剧目有《谎江山》、《龙宫三姐》等。

侗族的文化艺术

  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文化艺术活动极为丰富。
侗族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主要有歌、耶词、垒词、款词、传说故事、神话、笑话、谚语、儿歌等。主要用本民族的语言演唱和念诵,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侗歌是侗族文化艺术中的重要部分。侗家人爱唱歌,侗乡被称为“歌的海洋”。侗家人常说,“饭养身子歌养心”,侗歌是侗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早在一千多年前,史籍上就有侗族能歌善舞的记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侗歌成了侗乡人民传授知识、交流感情的纽带。
  侗歌的种类较多,有短竟数行的抒情小歌,也有长达数百行乃至上千行的长篇叙事大歌。有合唱歌曲、伴奏歌曲和独唱歌曲。有涉及人类及万物起源的起源之歌,有叙述祖先历史的祖宗之歌,有祭祀活动采用的祭祀歌,还有表示各种礼仪的拦路歌、赞颂歌、送别歌、酒歌、敬茶歌以及情歌、新民歌等。
  侗族大歌和琵琶歌最有特色。
  侗族大歌,就是大型的歌。内容上主要是一些长篇的情歌、叙事歌以及劝人为善的说理歌等。曲调上形成了多种结构形式与表现手法,在集体合唱中,产生了应用多声部来表现内容的手法,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完善的一种民间合唱形式。
  琵琶歌,就是用琵琶来伴奏的歌。大多是男子自弹自唱,或男弹女唱。在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唱的,多是一些短小的抒情歌;另一种是由侗族歌师在鼓楼和喜庆人家演唱的,主要是一些叙事、喻世的长歌,有的能连唱几个晚上。
  从社会功用上看,侗歌的社会作用丰富。其社会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以歌纪史。将本民族的史事编成叙事大歌,相互传送,世代流传。二是以歌会客。侗家有集体做客的习惯,喜庆大事轮留相邀,用歌来表达相互间的尊敬、团结和友爱之情。接亲时,有《拦路歌》、《开路歌》等。在酒宴上有《敬酒歌》、《酒歌》等。三是以歌抒情。侗乡会朋友,总是歌先行,以歌代言,以歌传情,尽情倾吐相见前的想念之情,相见时的喜悦之情,以及相互间的爱慕之情。主要有《见面歌》、《朋友歌》、《约会歌》、《陪伴歌》、《分离歌》、《相送歌》等。四是以歌劝世。将处事为人的道理编成歌,劝人去恶扬善,劝人们继承和发扬侗族人民的传统美德。五是以歌传技。将一些生产规律和自然规律编成歌,传授知识和技能。这些歌有季节歌、种植歌、养殖歌、渔猎歌、医药歌、建筑歌等等。
  侗族的民间乐器很多。吹奏乐器主要有芦笙、侗笛、木叶、唢呐、萧、牛角、海螺,弹奏乐器主要有琵琶,弓弦乐器有胡琴、牛腿琴,打击乐器有锣、鼓、钹等。在侗乡,芦笙是最受欢迎的乐器。在侗族地区,每个村的都有一支芦笙队,每年阴历的6月6日至8月15日,侗族经常举行芦笙比赛。
  侗族传统的民间舞蹈形式和节目丰富多彩,其中以多耶和芦笙舞最有名。
  多耶,又称踩歌堂,是一种载歌载舞的群众性歌舞活动。表演者手拉手或手搭肩围成一圈,随歌声节奏踏步徐行,身体也随脚步的起落而摆动。有人领唱,众人只重复歌词末尾三个音节,或只唱“耶哈耶”、“呀罗耶”等衬词。
  芦笙舞,有单人舞、双人舞和集体舞三种。表演时边吹芦笙边跳舞,动作多是形象地刻划一些动物动作,也有一些是从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舞蹈动作。
  侗戏是侗族唯一的民族戏剧形式。表演者穿着侗家服装,用侗语说唱,舞台动作较为简单,剧目主要取材于侗族和汉族的民间故事。
  以鼓助耕也是侗族的一种很有特色文艺形式。自古以来,侗族常用鼓助耕。插秧之后,需要薅田。一家忙不过来,众人帮忙。劳动时,鼓师在田埂上击鼓唱歌,大家随着鼓声拍节,一边合唱,一边薅田。先唱《请农神》,再唱《薅田歌》。鼓声咚咚,歌声欢快,使人心旷神怡,忘却疲劳。
  侗乡的文体活动也很丰富,一般是在节日和喜庆时举行。主要项目有踢毽子、踩高脚马、打燕棒、比劲、荡秋千、摔跤、武术、牛打架、斗鸡、斗画眉,以及舞龙灯、狮子等。
  侗族的民间工艺美术也有特色,主要有刺绣、侗锦、雕刻、彩绘、银器、竹器、藤器、剪纸、印染。刺绣是侗家妇女的拿手工夫,侗家姑娘8、9岁,就开始剪花绣朵了。他们绣出的色彩绚丽的侗帕,美观朴实的花围腰,别出心裁的绣花鞋,饱含情义的花荷包,工夫细腻的窗帘、枕套、帐檐等,图案精美,很有民族特色。

瑶族的文化艺术

  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文化艺术形式极为丰富。
  瑶歌,是我省瑶族人民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文艺活动形式,是他们沟通心灵,交流经验的主要方式。因此,不论是在生产劳动,还是在民俗生活中的恋爱、婚姻、走村串寨、探亲访友等方面,到处都有瑶歌。瑶歌有长篇史诗《密洛陀》和古歌总集《盘王歌》等,还有一些脍炙人口、短小精炼、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歌谣。瑶歌的语言、歌调和句式结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句式上便有5言、7言、曲牌体、长短句等。从内容上看,《盘王歌》是在还盘王愿时所唱的古歌。歌词共有2000余行,内容包括人类、民族的来源,天、地、日、月、江、河及万物的形成,人类始祖的创世艰辛等,堪称一部瑶族的史诗,内容丰富,想象奇特。瑶歌中还有大量的情歌。情歌分为引情歌、恋歌、分别歌、寄情歌、爱憎歌、自由歌、盘歌等。其中的盘歌便是青年男女在交往中,考查对方的才华、智慧和诚意所唱的歌,男女一问一答,很有情趣。瑶歌中还有不少风俗歌、生产歌、苦歌、反抗斗争歌等。其中生产歌又名季节歌,主要是叙述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也是对年轻人进行生产教育的歌。
  “舞春牛”,是我省江永县瑶族过节民俗活动中的一种重要文艺形式,春节期间举行。活动分三个部分:迎春牛、耍春牛、送春牛。春牛由两个青年男子扮演,扎黑绑腿,穿紧身衣,牛头为竹扎框架纸糊而成,牛身由一块青土布制成。基本动作是牛走路、过桥、喝水、搔痒、撒欢、发怒等。春牛进寨时,全寨的男女老少都在寨前相迎,燃放鞭炮敲锣打鼓,还高声念《迎牛词》。春牛进到表演场中,便撒欢、“滚水”。这时,大家都争着摸春牛的眉心,讨开年吉利。送春牛是像迎春牛那样,全寨人列队恋恋不舍地将春牛队送往别的寨子。
  长鼓舞是瑶族民间歌舞的典型代表。表演时,鼓手左手握住长鼓的鼓腰上下翻转,右手随之拍击,边舞边击。表演形式主要有4人合舞、双人对舞等。动作主要有造屋、制鼓、耍鼓、模拟动物、祭祀等。舞姿刚健,风格淳朴。有的还可以在一张八仙桌上手舞长鼓,边打边跳。一般以唢呐、锣鼓伴奏,有时也唱“盘王歌”来助兴。
  在江华瑶族自治县,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文体形式“播公”。“公”是瑶族乐器。“播公”大打72套,中打36套,小打24套。有伐木、锯板、建房、架楼、生产、打猎等动作,是祭祀盘王时不可少的表演活动。旧时瑶民进官府衙门告状也要“播公”。现在,每逢婚姻喜事,欢度节日,喜庆丰收,瑶寨男女老少聚集,都要“播公”。
  湘南地区的瑶族,每年的农历10月16日都要跳芦笙伴奏的长鼓舞,祭奠盘王。据说舞蹈动作是表示盘王及其子孙开辟千家峒的勤劳勇敢;低沉哀怨的芦笙曲,是再现盘王死前的痛苦呻吟;拍击羊皮鼓面,表示为盘王报仇,惩罚山羊;唱盘王歌表示盘王后人对祖先的缅怀和追念。
  在隆回县的花瑶中间还流行着一种文艺形式叫做“打蹈”。花瑶结婚,女方亲戚朋友均可相送,只有父母不送。新娘到了男家,当天不入洞房,也不与新郎见面,整夜坐在火房,不吃不睡。双方宾客陪同新娘在火房,或坐或站自便,通宵达旦对唱山歌和嘻笑“打蹈”。“打蹈”就是坐在异性腿上敦屁股。“打蹈”前双方讲几句客套,大意是“对不起,要借你的宝贵膝盖坐坐”。受敦的人答道“只怕我这个贱腿,你的温暖屁股不愿坐”。讲完以后便向对方膝腿上坐下。女的可以坐男的大腿,男的也可以坐女的大腿,边说边笑,并不断地又摇又敦屁股,以此取乐,一直笑闹到天明。
  在湘南一带的瑶族地区,还流行着一种伴嫁歌舞的文艺形式。传统伴嫁分为两步,新娘出嫁前二晚坐歌堂伴嫁,叫“伴小嫁”;出嫁前夕伴嫁坐歌堂,称“伴大嫁,。入夜开始,通宵达旦,上半夜唱耍歌,下半夜唱长歌,第二天黎明时,跳伴嫁舞,之后新娘开始哭嫁。伴嫁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或嬉笑逗耍,或传播历史、生产知识,或歌唱风俗人情,但主要还是围绕妇女生活和出嫁而唱,如赞姐妹、颂姐、女离娘、哭嫁妆、怨爹娘、骂媒人、做媳难、童养媳苦、分离歌、送别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轮唱、合唱、边说边唱、边舞边唱、哭唱、骂唱等。伴嫁舞多是生产劳动动作出升华,如把盏、香火、走马、划船、卖酒、推磨、娘喊女等。
  在湘南江华瑶族地区,还有一种流传甚广告的文化体育活动——木棒球。木棒球是一种用坚硬的杂木削成的圆形小球,比赛场地不定,可随意在平坦的田地和草坪上进行。在场地中央挖一个小洞,先将小球放入洞内。比赛时,双方队员的人数不限,对等即可。牛角吹响,双方运动员手持弯头木棍上场,首先双方各派一名队员到场地中央争相把小球从洞内拔出,然后集体相互争夺,只要将木球打出对方的防线就算得分,得分多者获胜。

Sorry,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Java.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