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来,湖南有色金属工业不断发展壮大。10种有色金属年产量由1949年初的134吨发展到1998年的58.0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0%,居全国第2位。其中铅15.83万吨,占全国铅产量的20%;锌33.67万吨,占全国锌产量的22.7%,锑4.16万吨,占全国41.4%,硬质合金2425吨,占全国的40%;铋439吨,占全国的47%;氟化盐4.55万吨,占全国的50.7%;这些产品均居全国首位。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由1949年前遗留下来的几座残缺破败的矿山和少数几家小冶炼厂发展到拥有39.96亿元资产,包括地质勘探、设计勘察、建设安装、科研、教育和采选冶加工生产、机械制造等完整的有色金属工业体系,从业人员11万多人。湖南有色金属产品,特别是稀有金属材料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和湖南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湖南有色金属产品的1/3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8年创汇2亿多美元。株冶“火炬牌”电锌、株硬“钻石牌”硬质合金、锡矿山“闪星牌”锑品、水口山的铅和“飞轮牌”氧化锌、湘铝的氟化盐和衡阳冶金机械厂的牙轮钻机等一批优秀名牌产品深受国内外用户的好评,并分别荣获国家金牌奖、银牌奖和省、部优质产品称号。株硬钻石牌商标还获得国家著名商标的殊荣。
悠久历史,奠定“有色金属之乡”基础
  湖南麻阳早在东周时期就开始采铜。北魏时江华就以产锡闻名,称“锡方”。至唐朝桂阳已多处开矿,到宋、明两代及清朝中期达到盛采期,以铅、银为主,铜、锡次之。水口山采银有近千年的历史,公元1896年,官方开始在水口山设矿采铅锌,产量占全国铅锌总产量的90%以上,水口山遂有“铅都”之称。1897年,清朝在锡矿山设立官矿局,从此,锑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锑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战略物资——有色金属的需求聚增,湖南有色金属工业得以迅速发展,一战期间,锑年均产量达2.76万吨,创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纪录,产、销量均为世界之冠。水口山很快成为全国最大的铅锌矿山,1916年产铅、锌砂3.78万吨,创当时历史最高水平。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才发现的瑶岗仙、白云仙(现汝城钨矿)钨矿,在大战军需的刺激下,随而进入盛采期。靖县大油乡、李家山开采脉金者达2000多人。水口山、锡矿山、瑶岗仙、江华上伍岭等地的锑、铅、锌、钨、锡、金、银等矿产品不仅在国内居重要地位,而且大都进入国际市场。这一时期的发展,奠定了湖南“有色金属之乡”的基础。但是帝国主义掠夺式的开采,不仅摧残了矿工,还严重地践踏了矿产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
   1934年7月,全国第一座新法炼锌厂在长沙三汊矶面世(今长沙锌厂),开湖南铅锌冶炼先河。1941年初在冷水江建起了湖南锑品厂,开始了我国的锑冶炼工业。1944年,日本侵略军进犯湖南,湖南锑品厂由湖南迁往重庆,湖南有色金属工业,除桃源、冷家溪和平江黄金洞金矿外,其余厂矿均遭到严重摧残。1948—1949年极度腐败的国民党政府即将覆灭,这期间,特别是1949年上半年,他们疯狂破坏有色金属矿山、工厂,到处是一片狼籍,矿井充满污水、工厂变成残垣断壁。新中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起步的。
建设调整,发展有色金属工业
  从1953年起,湖南有色金属工业进入全面建设时期,老企业的扩建改造和新厂、矿的兴建同时展开。1953—1957年,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9727万元,新增铅、锌、钨、锡、锑的采矿能力120.5万吨,新增钨、锡、锑选矿能力86.03万吨,5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06亿元,利税1.34亿元,分别为1952年的3倍和2.1倍。
  锡矿山、水口山两矿务局和瑶岗仙、湘东、湘西3个钨矿被列为国家第一批技术改造的重点。经过改造锡矿山形成生产原矿53—55万吨/年、采掘总量60万吨/年的能力,采、选、冶工艺渐趋完善。改造、重建后的水口山开采铅锌能力提高两倍,选、冶能力相应配套。水口山矿务局1958年工业总产值比1950年增加50多倍,10年上交利税是国家投资的5倍。而且该局还从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支援了黄沙坪、株冶、桃林及安徽铜官山、湖北大冶铜矿等企业的建设。瑶岗仙是全省第一个立项改造的钨矿山,该矿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设计、施工,架设了当时跨度最长的索通(960米),其余工程在一年内全部完成,为全省矿山建设提供了经验。1960年湘东钨矿实行集中作业的高强度采矿,昼夜两循环,日采矿量580吨,破全国纪录。其它各矿通过发展和扩建,都初步改变了落后面貌。
  被列为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株洲硬质合金厂,由于有原苏联的成套技术装备和专家的指导,加上建厂过程中的精心组织,一套人马抓土建和安装工程,另一套人马分赴苏联和大连、上海等地实习,为投产做了人才和技术准备。1955年3月破上动工,只用了3年零1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交付使用,而且一次投产成功。
   与此同时,治金部把湖南列为发展稀有色金属的重点省之一。20世纪50年代先后投资建设了研制稀土新产品的试验车间、生产稀土产品的长沙六0二厂,开采钽铌矿的丁家冲矿和七二九矿、六0一厂的钽铌车间、生铍、锆、铪的水口山六厂等。湖南有色金属研究所从50年代后期就开始稀土分离工艺的研究和稀土金、化合物及稀土中间合金的研制工作,为稀土金属材料研究所和桃江稀土金属冶炼厂的建设奠定了技术和人才基础。
  1966年,桃林铅锌矿大体上完成了采、选生产3600吨/日的设计能力的建设,其铅、锌精矿产量超过水口山而居全省第一。在调整期间,黄沙坪铅锌矿是严格按照勘探——设计——基建——试生产的正规程序建设的,只用2年时间完成3000万元投资,建设快,质量好,投产后5年就收回了投资。株药草酸车间于1961年建成投产,1963年底草酸质量赶上日本,打入国际市场,从1976年起,获免检出口权。1966年湘铝氟化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年。宝山铜矿(现宝山铅锌银矿)经过7年的建设,于1973年底动工,次年元月投产,成为具有2000吨/日采矿、2500吨/日选矿能力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中型矿山企业。锡矿山于1972年扩建南矿采、选系统,日处理矿石量由`1000吨锑矿提高到1200吨/日。
抓住机遇,增强企业竞争力
  80年代,湖南有色金属工业进入了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从1986年到1998年的13年间,湖南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在“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指引下,狠抓企业内部配套改革,突出技术改造,从而全面提高了企业素质,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1984—1998年有色长沙公司所属企业重点技术改造66项,总投资28.01亿元,其中专项贷款8.81亿元,利用外资6719万美元,企业自筹8.93亿元,其它4.73亿元。1991—1995年期间涌现了一批优秀技改工程,如株冶仅用`2年多时间,电锌能力扩大到25万吨/年,完成了以前30年才能形成的10万吨/年电锌能力的发展历程,使株冶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株硬厂将积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同依靠国内科技攻关成果相结合,进行2000吨/年老系统技术改造,不仅产品品种增加,形成系列,型号规格国际标准化,而且产品质量整体水平达到国际80年代末的先进水平。柿竹园有色金属矿致力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对铋冶炼厂进行技术改造,将铋生产能力由100吨/年扩大到300吨/年,年实现利润309万元。锡矿山矿务局对原湿法厂进行改造,扭转了湿法炼厂的亏损局面。同时,由于锑品深加工,还初步改变了锡矿山产品单一的格局,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总之,通过技术改造,企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初步调整了产品结构,扩大了生产规模,改进了生产工艺和作业环境,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1995年,由于技术改造,每年采出矿能力增加69万吨,选矿处理量能力增加40万吨/年,电锌(精锌)产能增加9吨/年,锌品能力增加1.9万吨/年;电铅能力增加3000吨/年,电铅增加5000吨/年,钨制品和硬质合金增加352吨/年;锑深加工能力增加3000吨/年,稀土产品能力增加880吨/年;氟化盐增加`1.5万吨/年;精铋增加200吨/年;黄金能力增加965公斤/年;白银62吨/年;水泥能力增加8.8万吨/年。
   1998年湖南有色金属工业面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有色金属国内外市场价格普遍下跌,尤其是锑、铅、硬质合金等更为突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度,创造了工业总产值和产量的较高水平,实现工业总产值51.05亿元,比1997年提高0.05%;10种有色金属产量完成58.05万吨,比`1997年增长6.03%。1998年完成技术改造114项,其中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4个,自筹更新改造110项,计划总投资2.3亿元,实际完成3.03亿元。重点完成了株硬2000吨/年硬质合金老系统技术改造;水口山电锌工艺改造和综合回收工程;锡矿山10000吨/年锑白扩产工程等3项技改工程收尾、投产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添加了后劲。这3项工程全面投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5.37亿元,年新增利税1亿元,年创汇4000万美元。
Sorry,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Java.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