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湖南地方文献丛谈>

 

桃源翦姓由来考
——兼评《湖南维吾尔族》

 


 

    翦姓是一个小姓,是在湖南这块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姓氏,天下翦姓都发源于桃源县枫树乡翦家岗。桃源翦姓,闻名遐迩。之所以闻名,其一,在内陆桃源县地,有一支翦姓维吾尔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瓜瓞绵延,不少人走出桃源,走向海内外,因而备受世人关注,生出许多疑问来;其二,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在桃源县枫树乡这块古老而贫瘠的土地上升起了一颗中国现代史坛上的巨星——翦伯赞,其子天聪,谱名凝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曾任全国政协常委、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父子二人乃翦氏家族中的佼佼者,也是翦氏族人的骄傲和自豪,桃源翦氏更是声名远播。

    翦氏是维吾尔族,而翦姓是一个明显汉化了的姓氏,这姓氏从何而来呢?翦氏族谱有明确的说法,乃皇帝赐姓,有关文献记载也"复印""赐姓"之说,近几年出版的几种《翦伯赞传》和有关书刊因袭陈见,似乎言之凿凿,不容置疑,连学问淹博的翦伯赞先生也说"我的氏姓""是明代皇帝的赐姓"(《新华日报》 1945年1月16、17),诚如斯言乎?笔者不以为然。

    1996年出版的四修《翦氏族志》"序":"我们维吾尔族'翦姓'始祖哈勒.八十,字周有,原籍新疆回部哈密人。据大量的史料记载,先明勋著燕京,官拜京都总兵,从明太祖征讨,屡建奇功,成为明王朝开疆扩土的功勋。因哈勒.八十'翦除敌对势力有功',被明太祖朱元璋晋封为镇南定国将军,加太子太保衔,并赐其姓'翦',更其名'八十'为'八士',命其镇守湖广辰(州)常(德)一带,翦八士驻兵桃源枫树翦家岗,设立大本营。适时为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这就是我湖南维吾尔族翦氏得姓的由来。

    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八士因平定南方终于疆场,其子拜著继其父职,先后出征湖广、云贵等地,屡建奇功,不幸死于云南战场,与父敕葬常德东门外黄龙岗……拜著长子常蒲不愿为官,辞职北归新疆.明成祖朱棣晋封次子常黎为常德卫正指挥使。……御笔亲'威震南方'金篇(应为'匾'),悬挂镇南堂以示纪念。"据世系表载,荫袭常德卫正指挥使至第八世翦相,后降为常德卫左千户至第十二世。

    "三修志序":"......溯我始祖八士公,原籍回部,自明兴入朝,佐洪武服官授节。钺征南蛮,及二世祖拜著公,勋烈烂焉。......。"(1922年)

    "二修志序":"……溯我始祖八士公,籍本回回,考回部世系源流,乃哈勒后裔。洪武五年,奉旨征剿,翦除苗蛮,屡建奇功,太祖龙颜有喜,官封镇南将军,赐姓曰翦,此姓之所由也。二世祖拜著公,袭职征讨,战功益最,均详县志。......然不有嘉庆十九年,房祖山宽沿门采访,费尽心血,数从前故事,注草谱数部,......而道光甲辰,合族纂修,不以山宽公草谱为本,而以掘黄龙岗墓碑为凭,致祖父子颠倒,太息痛恨者久之。原墓碑之建,乃雍正年间,知县余文灿,窥元史有拜著,而未详,为萧氏之所出,遂误题拜著为予始祖,谱因错乱,是宜续修,毋容缓也。......。"(清光绪十五年,即公元1889年)

    "原序":"......我始祖八士公,先明洪武五年,奉命南征:二十年,二世祖拜著公,亦奉命镇常,三世祖常黎公,屯田戍守,因宦游以选胜,爰奠厥居其文治与武功,用绵厥绪,相承无替,与国俱长。......时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岁春三月 十三世孙如楫敬撰 "

    四修《翦氏族志》载《回部世系源流》云:

    "翦氏本姓哈,宋帝时,大元灭金,已有代宋之意,分派众文武统帅师旅四路剿扫。哈勒率师攻灭西零部落四五处,官封折冲将军。元帝以厥功最懋,改赐姓翦,寓周太王实始翦商之意。后勒死,其裔八士袭职,战功居最。至明始,祖改封荆襄都督,晋封镇南定国将军,镇守辰常一带地方。后士殁,拜著袭职如故。著殁,子常黎不愿仕,让职伯兄蒲。蒲后携室归回,八士之副将均回籍。黎乐辰常山水,遂家焉。子孙繁衍,分居湖广、广西等省。 大清同治三年甲子科乡试后十六世孙山胜敬录于岳麓书院之自省斋"

    翦伯赞先生在《我的氏姓 我的故乡》一文中说:"这篇〈回部世系源流〉是我十六世祖山胜写的,其写作的时代为清同治三年(1864)。山胜恐怕是我族第一个有汉文修养的人,他是岳麓书院的学生。他之撰此文,决非凭空杜撰,而是根据回文的世系纪录和明代的许多诏敕写成的。......"而令人不解的是,"源流"说翦姓的由来是元帝因哈勒"以厥功最懋,改赐姓翦",翦伯赞先生在此文前却明确说明"我的氏姓"是"明代皇帝的赐姓"。

    《回部世系源流》还有一个版本(见何光岳著《三湘掌故》中的第三十七章《桃源维吾尔族――翦氏》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翦氏本姓哈,其先出自西域回部,宋时为西域望族。元太祖之西征,回部附之屡从征伐。有哈勒者,尝从太祖征西夏部落,屡战克捷,以军功封折冲将军。自是族属东徙,世仕元代,是为翦氏先世东徙之始。明兴,其裔八十,佐明太祖征伐。八十勇武有韬略,屡著战功,太祖嘉之,以其翦除寇盗,赐之姓曰翦,更其名八十曰八士,是为翦氏得姓之始。洪武五年,太祖封八士为荆襄都督、镇南定国将军,加太子太保衔,命其镇守辰常一带。是年,湖广辰州四十九洞及九溪卫、水坪、散毛、渌溪等蛮夷,连结作乱,侵略旁郡。八士奉旨讨之,凡克四十八洞。后又攻铜鼓、五开、曹滴、腾浪、笃美、洪州、古州等蛮,平之。洪武十四年五月,武溪蛮复叛,八士又奉旨进讨。诸蛮望见'翦'字旗,皆窜逃无迹,自是诸蛮慑服而五溪以安。洪武十六年,论平蛮功,晋封八士为太子太傅,诰授光禄大夫。洪武二十二年,卒于军,奉旨敕葬常德关外黄龙岗,是为翦氏南迁湖广之始。八士有子曰拜著,原任荆襄都督府总兵,自幼随父征讨,习于攻战。八士卒,拜著袭其官。洪武十八年夏四月,奉旨讨五开、曹滴诸洞蛮,平之。洪武二十二年,又奉旨进讨云贵诸蛮,屡奏虏功。论功晋封靖边将军,加太子太傅衔,诰授光禄大夫。其后亦卒于军,奉旨仍葬于常德东关外黄龙洞。朝廷以八士父子平蛮有功,又念其同死边疆,乃命子孙世袭常德卫正指挥使,仍率'翦旗营'营兵,屯田常德桃源,戍守武陵。并敕建'建功楼'于桃源陬市屯戍之地,以昭忠烈。拜著生二子,长曰常蒲,此曰常黎。拜著卒,常蒲袭职为常德卫正指挥使。常蒲旋辞官北归西域回部,八士之副将,亦多随从回籍。惟常黎乐常桃山水,遂家焉。自是翦氏之族,或在夷狄,或在中国,而常黎者,实为湖广翦氏之始祖。常黎生原狄,原狄生成,成生祥,祥生锭,仍世袭常德卫正指挥使。锭生柯,改授洞庭守备。自常黎以后五世,诰敕盈馆, 戟临门,赫然为世禄之家。以后失其官爵,遂为黎庶。自前明迄今,子孙繁衍,分居湖广、广西等地,或力田为农,或服贾为商,皆聚族而居。尊奉回教,虽亦渐习汉人文书,然至今不与汉人通婚姻。至其勇敢好斗,则犹有先人之遗风焉。"

    显然,这篇《回部世系源流》是四修《翦氏族志》"序言"的增订和"完善",是桃源翦家岗翦氏族人用来糊弄何光岳先生的。

    在四修《翦氏族志》之前的一二三修"序言"中,都没有提到翦氏先世有任过"常德卫正指挥使"的经历,一修"原序"也没有讲到翦氏的由来,直到清同治三年山胜公所"敬录"的《回部世系源流》中才提到翦姓是"元帝赐姓",而二修主编、山胜公的孙子恒发公又说是明太祖赐姓。1996年四修"是在前三次修志的基础上系统全面的(地)谱(普)查了600多年来,各次修志中所遗留的问题,认真查阅了各房所处地域,祥细的(详细地)记载了各历史时期族人的资料。"于是就产生了上面所录的四修"序言"和何光岳先生书中所载的《回部世系源流》。

    下面需要重点探讨两各问题:

    第一 且不去论翦八士、翦拜著随明太祖平蛮屡建奇功的真实性,而是拜著后裔常黎(第三世)至第八世翦相是否荫袭常德卫正指挥使?

    第二 翦姓是不是皇帝赐姓?

    关于第一个问题,不仅四修《翦氏族志》"世系表"有载,清道光三年(1823)《桃源县志》"人物考"也载剪常黎至剪相袭任常德卫正指挥使,还载有剪八士、剪败著传:

    "剪八士,洪武五年讨辰州洞蛮,凡克四十八洞。复令讨铜鼓、五开、古州等蛮,报捷。十四年,五溪蛮复叛,八士仍剿平之,以功封平蛮将军。子败著,洪武十八年征剿五开诸洞蛮;二十一年,征剿云南诸蛮,俱有功,封靖边将军。父子皆死疆场,诏恤敛葬。命荫其嗣,给田三十顷,门军六名,外给养军田七百二十亩。"

    但是,明嘉靖十七年(1538)、清康熙九年(1670)的《常德府志》载常德卫指挥使一职无翦姓,如果翦氏五代人世袭常德卫正指挥使,《常德府志》是绝对不可能没有记载的,而且《湖南通志》也必然会有记载。《常德府志》载有"左千户所,剪成,固安人,成化年任;剪祥,固安人,成化年任;剪锭,固安人,正德年任",记载已经非常明确。明初开始建立卫所制度,在一些军事要地设卫,卫下设所,,全国军队都编入卫所之中。军户另立军籍,且世袭。剪成在成化年间任左千户,其子祥、孙锭世袭。固安,在河北省,紧靠燕京(今北京)。可能是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一带)回鹘哈姓族人,从元帝征西夏,后定居河北固安。至明兴,又随明太祖征"南蛮",从固安到了湖南桃源。常德卫左千户所驻桃源邹溪(今陬市),屯田在邹溪周围,即今枫树乡一带。常德卫驻常德,这是最基本的历史事实。为什么《桃源县志》又有记载呢?因为在县志肇修之时,志局要求各姓氏家族报送姓氏源流、族人官宦等方面的情况。翦氏后人虽然躬耕于垄亩,却不忘渲染先辈的赫赫功绩,夸大甚至捏造先祖的任职经历,于是呈报了类似《回部世系源流》的材料,修志人员失察,也就照翦氏族人提供的材料入志,只是删掉了过于荒诞无稽的"战功"、"敕封"之类的东西。

    关于"赐姓",《翦氏族志》自存歧义,一说是元帝因哈勒"厥功最懋改赐姓曰翦",一说是明太祖因哈勒.八十"屡建奇功",龙颜大喜,赐姓翦,并"御笔亲更十曰士"。若为赐姓翦,道光《桃源县志》在剪八士传中只字未提,且姓氏为"剪"非"翦",《常德府志》也是用"剪"。"翦,俗作剪。"(《玉篇》),如果姓"翦",志书姓氏用字绝对不会用俗字。因此,即使是元帝或明太祖赐姓,也只能是"剪",翦为剪氏后人所改无疑。不管是元帝,还是明太祖,都不可能将哈氏赐改为翦姓。哈勒及其苗裔都是随军征剿,有可能担任下级军官,至剪成才升为左千户,这是翦氏先祖最大的官了,哈勒或哈勒.八士都无法享受到皇帝赐姓的荣誉,如果得到了这样的荣誉,那剪家最大的官就不只左千户了。

    那么,翦姓是怎么来的呢?笔者推断,是常黎以居住地为氏。常蒲回新疆原籍(今南疆库尔勒县),"惟常黎乐常桃山水,遂家焉"。桃源县山青水秀,美不胜收,特别是桃花源,因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意幽深奥美,引多少墨客骚人寻求其处,吟诗作赋。常黎忘情桃源山水,寻幽探胜,始居桃源邹溪,即左千户所驻地。邹溪临沅江,溯江而上,船行60余里,就到了桃花溪,与桃花溪隔江相望是剪刀溪(今为剪市)。剪刀溪,是因为有两条溪流于此合流入沅江,溪流分岔似剪刀,故名。常黎到了风景如画的剪刀溪,流连忘返,筑庐于此。为了更好地融汇到当地的人文环境中去,也表示定居的决心,于是改哈氏为剪氏,以邑为氏,乃取氏的通例。如【湖南邵阳】《张氏族谱五卷 首一卷》 (清)张秉中等纂修,谱称始祖璞罗德,回族,明顺天府通州山河县人,以都督指挥于明洪武元年(1368)调湖广宝庆府(今邵阳),旋征云南蛮,其子版吕至明宣德二年(1427)回邵,附籍城廓张家冲,"立户张文龙",后子孙繁衍,散居湖南各地。是谱不虚饰,明白无误地写明是因住地张家冲而改为"张氏"的。而哈勒.八士后人可能因为弄不清楚自己姓氏的来由,就妄称"赐姓",也可以炫宗耀祖。翦姓初为剪,后因"剪"作为姓氏用字不雅,就改用作为"剪"的正字"翦",到现在为止,湖南还有些地方"翦"、"剪"同时作为姓氏用字,如华容县。何时改"剪"为翦,最早也在清道光三年以后,因为道光三年的〈桃源县志〉出现的是"剪八士"、"剪败著",这里的"败著"也因为"败"字不雅而改成了"拜"。

    有一本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的《湖南维吾尔族》(岳麓书社 1994),"第一章 历史源流"完全是根据《翦氏族志》和《翦伯赞同志一九五六年回乡考察座谈会纪录》(以下简称"纪录")演绎出来的。像这样的著作是要对历史负责,也要对翦氏后人负责的。《翦氏族志》纂修者攀援附会,把家族史当成一个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因年代久远,史事湮灭,于是不顾 "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修谱原则,胡编乱造,既诬先祖,更诳后人。《翦氏族志》纂修者的这种做法并非独创,乃是中国私修家谱的通病。但他人利用家谱资料,特别是关于始祖、始迁祖、世系源流的说法必须经过辨析才能使用,偏听偏信就会导致史事失实。《湖南维吾尔族》的编著者也就失察于此。

    再看"纪录"真实可否?上书只刊载了"讲话摘录",主要是讲"湖南维族祖先",和《翦氏族志》的说法完全一致,只不过加了几句"我和郭老(沫若)考证过","毛泽东主席成立共和国前夕向我询问过翦氏的来历,他赞同我的综合"等等,使伯赞先生权威性的"讲话"更具权威性。据上书载,此"纪录稿原件现存枫树乡民族完小"。很显然,这是一篇伪造的讲话纪录,只能说明《翦氏族志》的纂修者用心良苦,对他们编造的翦氏源流心里犯怵,不得不借着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之口来肯定他们的说法,甚至把郭沫若先生、毛泽东主席都抬出来了!1956年5月,翦伯赞随全国人大湖南视察组衔命回离别17年的家乡视察,22日到长沙,6月5日中午到桃源,即接到通知,要次日晨离开桃源返回长沙,伯赞先生回家看了一下。张传玺著的《翦伯赞传》(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是这样写的:

    翦先生于次日晨返回常德时,于途中便道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里枫树岗(应为枫树乡翦家岗),在这里只停留了3个小时。他首先到了村中的清真小学,这是他的母校,是为他启蒙的学校,他一见到守候在校门欢迎他的校长和老师,连忙下车,向校长和老师一躬到地,又紧紧握住他们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眼泪夺眶而出,校长和老师们也很激动。翦先生到备课室看望了正在批改作业的老师,又到教室看望了学生,还与邀请来的十余位农民代表进行了座谈。由于校舍年久失修,有些教室已有倾危之势,他建议上级给予关照(不久,上级批准,为该校建成一座有6个教室的二层楼,其他房屋亦进行翻修)。他从小学出来,不远处就是他的故居,继母李梅英尚在,已60余岁。他回家坐了20多分钟,看望了继母,又看了一下当年曾使用过的什物,与邻居见了见面,又到翦氏祖林向祖母、父、母的坟墓致哀。上午10多钟,离开枫树岗回长沙。

    这个纪录无疑是可信的,记其过程也相当详细。翦伯赞先生既然回到桃源,就是安排再紧,回生我养我的老家去看一看,情理之中。当地的老百姓一是想看一看他们引为骄傲和自豪人物的风采,再恐怕想借机向他反映一些情况,后来实际上也解决了小学校舍问题。至于在清真小学召开了"十余位农民代表座谈会",无外乎是了解一下农民的生活现状及要求,是翦先生在尽一个人大代表视察的责任而已。在这样一个例行的座谈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翦伯赞先生有时间、有心情、有必要去长篇大论翦氏源流吗?有时间发思古之幽情,写下"五古一首,七绝二首,以为纪念"?即使编造,也要符合最起码的逻辑,能自圆其说才行。如果真有"纪录"和怀古诗,那早已见之于翦伯赞先生的文集和有关书刊了。倒是这份伪造的"纪录"却透露:"有一点要说明,正式定为'翦姓',从常黎公袭职常德卫正指挥使之后才开始,也就是永乐年间,大部都改姓'翦',但我们的始祖仍然是哈勒.八士才对。"既然是皇帝"赐姓",这是翦氏家族最荣耀的事,为什么要在30多年后才"正式定为'翦姓'"呢?况且,皇帝"赐姓"是圣旨,必须遵旨,容不得你30多年后才改翦姓!恰恰说明,翦姓族人也认为翦姓从常黎始。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翦氏原为剪氏,由常黎以居住地为氏,剪氏后人因"剪"字不雅,于是改"剪"为剪的正字翦。剪姓就变成了翦姓,以至相沿至今。此说乃一家之言,祈望识者指正。


 

 

 

湖南图书馆 版权所有 @2006.4.05